《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寫作應注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把這一要求貫注于教學實踐中,必須在“體驗”二字上做文章?!绑w驗”既有“領悟”“體味”“設身處地”的心理感受,又有“實行”“實踐”“以身體之”外部實踐的含義。因此,體驗不僅重視主體的心理結構,更注重主體與客體合一的動態(tài)建構?;谝陨系睦斫猓Y合我多年的寫作教學經驗的積累,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我嘗試進行體驗式作文教學?!绑w驗式作文教學”就是從學生主體驗入手,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特定的“真”情景,讓學生設身處地,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氛圍去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使習作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依存訓練,從而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驗。體驗式作文教學是讓學生作文走向“立誠”的最佳途徑,不僅讓學生寫“自己的話”,而且讓他們寫“真情實感”的作文。體驗式作文教學一般由生活積累、活動練筆、讀寫結合這三個層面組成。
一、生活積累,充實素材——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
葉圣陶先生指出:“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yǎng)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地流淌了?!币驗樯钍亲魑牡脑慈?,所以作文教學也應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在廣泛接觸學生、全面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喜怒哀樂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和用心體驗周圍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并及時做好記錄,為寫作做積累。
1.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教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比如,開學初,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觀察校園的環(huán)境;春、秋之時,領著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大地的變化;引導孩子走進家庭,觀察爺爺奶奶的勤儉,爸爸媽媽的互動;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進一步增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實踐出真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進行社會生活實踐。比如,讓學生參與家務勞動,體驗勞動與創(chuàng)造的關系;參與社區(qū)活動,接觸社會;種植花草樹木,了解植物的生長情況;養(yǎng)小動物,了解動物的習性。暑假里,我組織學生參與“體驗生活”的活動,讓學生寫體驗日記,由于學生親身參與,感情真摯,所以寫出來的作文異常精彩。
3.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觀察,提供親自感受生活的機會,收獲真實生活,引發(fā)習作的動機。例如,把小白兔帶進課堂,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和觸摸;播放錄像,再現(xiàn)生活,鏈接記憶;設計場景,觀察體驗,激發(fā)寫作靈感……總之,充分調動學生眼視、耳聽、鼻聞、舌舔、膚觸、心感等多種器官功能來積累素材。
二、活動練筆,拓展思路——體驗式作文教學的主陣地
1.在游戲中練筆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游戲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學生在游戲中能夠“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因此,應盡情地讓學生參加游戲活動,并要求學生把活動過程中的神態(tài)、表情、動作,進行仔細觀察,以便有目的地進行練筆。
2.在手工制作中練筆
作文源于生活,需要激情。手工制作課、生活與勞動課直觀性、形象性、靈活性均較強烈,其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是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最佳契機,也是學生展示能力的一個好天地。尤其是手工課,順應了兒童好動的天性,不妨將其與習作有機揉合。
3.在趣味繪畫中練筆
繪畫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以及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和表現(xiàn)生活的能力,使學生在觀察、記憶、想象、創(chuàng)造等形象思維活動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作文教學中,根據(jù)兒童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學繪畫作文,增強了練筆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動性。為了讓學生把每周的小練筆寫具體、寫生動,可以要求學生每周畫一幅畫,并把畫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他們興趣盎然,所寫的內容豐富極了,而且貼近生活。這樣,學生在畫中鍛煉了選取材料、發(fā)散思維的能力,把枯燥的習作指導遷移到活生生的作畫現(xiàn)場,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讀寫結合,水到渠成——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課堂實踐
學生大量的學習活動在課堂上進行,尤其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課,其課堂上的閱讀材料在一定意義上為學生作文提供了“樣板”,而寫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和強化閱讀。換句話講,閱讀文章與寫作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創(chuàng)新作文體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上,讀寫必須結合。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讀和寫的緊密結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