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關(guān)于“鐵棒與鎖的對話”的故事: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開鎖,而鑰匙卻輕輕一轉(zhuǎn)把鎖開了。
鐵棒問:“鑰匙,這是為什么?”
鑰匙答:“很簡單,因為我懂鎖的心。”
教育也一樣,只有讀懂了學生的心,拿到了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那把“鑰匙”,才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鎖。
在大家眼中,出生在優(yōu)越物質(zhì)條件下的00后的孩子都應(yīng)該是快樂的、陽光的。然而我班卻有一個心理偏執(zhí)學生-—張 * *:他沉默寡言,性格怪異,行為散漫,個人行為習慣特別差,上課玩小東西、偷東西、咬手指等,不學習,不做作業(yè),注意力、情緒極不穩(wěn)定,容易急躁、憤怒,會產(chǎn)生攻擊性的行為,常常與同學拳腳相加,打急了,就用牙齒去咬。任何事情,不管是老師給他的提醒,還是同學給他的善意,他總是固執(zhí)己見:沒有自己的錯,只有別人的錯。
開學第一周的大掃除。張"* * 被分到了去掃公區(qū),我要求大家一同去,齊心協(xié)力完成后,大家一起回。同學們都很踴躍,可他足足拖了2分鐘才走出教室。掃除結(jié)束,大家回到教室,同學們七嘴八舌:都說張 * *不但沒掃地,還用掃帚打人,故意搗亂,……,此時的他邊哭邊跑邊說:“是他們在欺侮我?!蔽易飞先ダ?,他雙手一拐,幸好我當時的力氣比他大,才將他拖回了教室,傾聽他的訴說……,但同學們都反駁。
我思索:究竟誰在說真話,誰在說假話,根本就不重要了,問題的關(guān)鍵是為什么陽光般的年齡卻有如此過激的表現(xiàn)呢?我在腦子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于是,我家訪得到了答案:他的父親在香港,離婚,他跟著母親過,小學時在廣州讀書,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百般遷就,過于嬌慣,惟我獨尊。他媽表現(xiàn)出一臉的無賴:真沒辦法,看老師能否轉(zhuǎn)變。
家庭的變故給他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使他自我感覺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家庭的溫馨。我決心以行動去關(guān)心他,消除他仇視的心理,走出陰霾,融入班集體,走向陽光。
一、走進心靈,敞開心扉
我多次利用課外活動找他談家里的事、班級的事,談他喜歡讀的書等,并告訴他要衣著整齊,就像陳老師這樣,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每一件事情,自己對又對在什么地方,別人也有沒有對的地方,若是調(diào)換角色,你又將怎么看?特別是談起課外書時,他總是特別興奮。于是我專門帶他去圖書室給他借課外書,并告訴他:"“ 如果行為上表現(xiàn)好,老師還給你借更多的書作為獎賞。 ”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閉鎖的心靈之門已經(jīng)有了打開的希望,于是,我讓他把心中的秘密寫給我。剛開始,他并不樂意和我合作,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盡管這樣,我并不氣餒,因為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用我的關(guān)心打動他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于是我就千方百計讓他開口和我說話,哪怕是可憐的幾個字或短短的一句話,我也滿足,就這樣一次、兩次……,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把他心中的秘密寫了滿滿一張紙給了我,唯一要求是要我不告訴任何人。我也信守諾言,為他守候心中的秘密。為此,我倆還拉了勾。
二、賞識為主,固化認知
我用“放大鏡”去捕捉他的閃光點,幫助他建立自信,只要有一點進步,我就當著全班學生給他表揚,寫進班級日志,及時將他的自控力給建立起來。在作業(yè)后給他批注:“能有這么大的進步,老師為你高興!”、“相信自己,戰(zhàn)勝自我是成功的金鑰匙!”等激勵性的語言,無聲勝有聲。
有一件“小事”,既讓他有了尊嚴,也成就了我班的一股好風氣。班上有部分同學總是愛隨地吐痰,他就是一個典型。他的座位旁滿地是痰,沒人愿與他坐,我決定抓典型,我對他進行了三部曲:第一次找他談話,滿不在乎,還振振有詞:沒影響別人。小學的習慣成了自然,頑疾一時難以改正,以失敗而告吹;第二次我將他請進辦公室,他一進辦公室就問:“陳老師,我今天又違了什么紀呀?”從他的表情明顯看出充滿忐忑、彷徨、猜疑,我就要讓他莫名其妙。我微笑著說:“請坐下?!比缓笪衣掏痰乩_辦公桌,拿出我預(yù)先在網(wǎng)上收集并打印好的《隨地吐痰給自己和他人會造成哪些危害?》的資料給他,并說你喜歡看課外書,就當課外書看吧,并拋給他一個問題:上課時口痰又要吐,但又不能隨便吐,你認為怎么解決呢?就讓他帶著資料回家了。他轉(zhuǎn)身便自言自語:天哪,我還以為今天又要挨批評呢。從這句話里我感到了一絲欣慰:我讀懂了他至少與教師之間沒有太大的敵意了,了不起的轉(zhuǎn)機;第三次我便直接入題:“張"* *,你想好了解決吐痰問題的辦法了嗎?”他爽快地回答:“明天我?guī)∷芰洗鼇怼!惫凰袆恿恕=又冶惆凳局抵馨嚅L關(guān)注他的舉動,以便下周班級總結(jié)時將他這一舉動寫進去。等到星期一值周班長總結(jié)后,我便借題發(fā)揮:張"* *在對上課吐口痰這個問題的處理方法上,是大家學習的榜樣,當然,每個人都去買小塑料袋也不是很現(xiàn)實,你也可以用廢紙包住口痰,下課后扔到垃圾藍里,本月的“衛(wèi)生標兵”評選,我投他一票。我話音剛落,全班同學自發(fā)地鼓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時的他就像吃了蜂蜜。說也怪,從那以后我再沒有發(fā)現(xiàn)班上有人亂吐口痰了。我給孩子們一縷陽光,他們還我一個太陽。
三、多次家訪,家校共育
我及時將他的表現(xiàn)向他媽反饋,既有取得的點滴進步,也有一些有待改進的習慣。我要求她媽媽也配合,家校共育。她愿意改換一種教育方法,不再溺愛。果然,沒過多久,他媽就高興地告訴我,他回家也能注意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了,也開始談老師、同學對他的關(guān)心,與同學遇到矛盾時,能夠想一想自己的對與錯。
張"* * 的現(xiàn)狀:通過細致的心理疏導(dǎo),他的人格意識經(jīng)歷了從醒悟到轉(zhuǎn)變再到自新的過程,現(xiàn)已消除了過激型人格障礙。平時還樂于為班級做好事。期末考試還從班級的末尾進步了20個名次。在班級學生的“成長記錄卡”上,記載的是他的進步。
反思: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希望的種子,就會有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有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有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有命運的收獲。”
-------《卡爾.威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