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作者觀察精細獨道,語言準確生動。根據(jù)本單元的“抓住事物特點來寫”訓練重點,確立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二、四自然段。能力目標: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細致觀察,具體描寫的方法。情感目標: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學生在寫習作時內容空洞的實際情況,把抓住事物特點細致觀察,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作為教學重點。課文第六自然段描寫了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么關系呢?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為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信息互動
在上課之前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美麗的威尼斯風光,提問:“這個城市座落在歐洲亞得利亞海的西北岸,它所在國家領土的形狀好似一只長筒靴,這座城市以船代車,如此奇特的地方是哪里?還沒等說完,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的答到:“威尼斯,威尼斯!”如此導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在課件和教師語言的感染下學生初步感知了威尼斯,迫切想了解這座城市的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紛紛拿出自己查找的資料與小組的同學交流、共享,此時引入文本,已成為了學生的迫切需要。文章是從哪幾方面介紹了威尼斯的小艇呢?我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之后,從全局出發(fā)把握文章的脈絡――小艇的三方面的特點。
二、自主探究 運用學法
(1)學法指導——教給方法。根據(jù)課標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于是在學生品讀課文之前,我引導學生總結以往學習獲得的閱讀方法,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根據(jù)自身與教材的特點自由選擇選擇恰當?shù)姆椒▉硌芯肯矚g的段落。
(2)研究體驗——多種形式。如在學習小艇構造獨特這一段,在初讀之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樂于表演的同學用動作再現(xiàn)了小艇行動輕快的特點。擅長繪畫的同學用簡筆畫表現(xiàn)了小艇長、窄、深、兩頭翹起的特點;也有很多的學生根據(jù)文字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小艇的樣子想像成新月、香蕉等形態(tài)。我借機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老師也做了一只小船,讀一讀,你能想像出它的樣子嗎?通過此句與原句的比較,讓學生體悟出在描寫事物時一定要寫具體,還應做些恰當?shù)谋扔?,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寫法。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我根據(jù)這種寫法又設置了一組應用型練習。
以老師向學生學習的方式,在學生發(fā)現(xiàn)寫法的基礎上由淺入深的設置練習的加以鞏固。引導學生在理解文字的過程中形成習作的技能。最后我才播放小艇樣子的課件,這樣有效地解決了多媒體對學生思維產(chǎn)生的定勢,即認識了小艇的外形,又訓練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師生共同一睹它的真面目之時,圖文對照,學生前面學習成果得以驗證,極大的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找到了我是課堂的主人的感覺。
在處理船夫駕駛技術好這段,我鼓勵學生的全員參與,設置了“動眼看一看,動腦想一想,動手演一演,動口評一評”的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初讀之后,用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船夫的駕駛技術。班內所有的學生都被這一形式吸引,主動參與進來,盡情的表現(xiàn)著,眾人劃漿開小艇的熱鬧場面在教室內隆重上演?!澳慕M的船夫才是最棒的呢?我引導學生把表演與課文中的文字對照展開評論,辯駁之中,對于“操縱自如”“手忙腳亂”這些詞的理解不攻自破,船夫在三種危險情況下的表現(xiàn)出來的高超技術和作者記敘時先總寫,后舉例說明的寫法,都深深的內化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教師再對于句序略加指點,自然能熟讀成誦。接著我又調動學生以往生活中已有的乘車或騎車體驗進行了一個口頭的仿寫練習。這樣在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中, 本課的訓練重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細致觀察,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得以強化。
三、延伸課堂,創(chuàng)新作業(yè)
馬克吐溫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抓住了小艇的三個特點進行精彩的描繪,威尼斯的小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運用本課學到的方法向威尼斯的小朋友們紹我們的家鄉(xiāng)大慶嗎? 在課堂教學就要結束之時,我通過這樣的延伸性作業(yè):把訓練點向課外、向習作遷移,來繼續(xù)扎實本單元訓練重點“抓住事物特點,細致觀察、具體描寫的寫法”。
板書設計:威尼斯的小艇:樣子結構(獨特);船夫技術(高超);人們生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