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傳統(tǒng)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學生能夠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文章旨在討論古詩詞情感把握的教學策略,為語文教學開啟新的教學思路,迸發(fā)出新的智慧火花。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情感把握;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策略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欣賞古詩詞,超越單純的文字解析、詞語釋義的簡單過程,將其提高到美學的高度,讓學生能夠用心靈去感悟詩人的情感,再現(xiàn)詩詞之美。情境并非情景,情境是學生表達感情的一種環(huán)境,如何創(chuàng)設這樣一種環(huán)境讓學生自由表達感情?這就需要教師深入思考?!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指出了各個學段在閱讀方面對古詩詞的要求,把握這些要求之后,教師就可以立足《標準》拓展延伸,展開對古詩詞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討論。
一、資源整合,在把握基點中生情
小學階段有很多不同作者、不同背景的古詩詞,但是在教學時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所要表達的感情卻是相同的,教師可以適當把握并整合相同主題的作品。
例如,送別詩。李白的《贈汪倫》主要寫李白和汪倫在桃花潭邊以歌聲送友,表達詩人對離別的傷感之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主要寫作者用目光送友,通過長江比喻其與友人之間的感情如同長江之水一樣綿綿不絕;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主要寫王維以酒送友,通過借助青柳、美酒等意象表現(xiàn)離別的傷感,讓送別的主旋律流淌在學生的心底,挑撥著他們的情感。這些詩都是以表達離別傷情為主題,教師應該重視這些詩的共同特點,以一種通法式的教學模式來與學生一起學習。
二、抓住意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要能夠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意境,讓學生擁有情感的體驗,這樣才能產生共鳴。學生隨心所欲的想象,調動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讓古詩詞的美重現(xiàn)課堂,在古詩詞中融情、悟情。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古詩詞的美在于它的意境,在于它的語言。
要想抓住古詩詞的意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運用整體感知的方法。整體感知需要教師和學生對古詩詞的整體有一個相對把握,把握古詩詞的整體大意。對于整體感知,教師一般對其的理解是在多次朗讀古詩詞之后,從整體觀或者大局觀的意識來感受,感受古詩詞的語言、意境、情感。而把握大意,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明白古詩詞的主要內容,讓學生能夠說清楚它主要寫的是什么。要想讓學生體會感情,就要明晰什么是意境?所謂的意境就是詩詞中所展現(xiàn)的畫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兩者相互交融所體現(xiàn)的美是一種藝術的美、一種具有詩情畫意的美。要想感受作者的心境,與作者產生共鳴,誦讀古詩詞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古人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只有進入到這種情境,才能夠領悟詩人的所思所想,才能夠感受古詩詞的美。
例如,在教學柳宗元《江雪》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誦讀,逐漸把握詩中所展現(xiàn)的形象——一個老翁在江雪中獨自垂釣的情形,通過這一情形反映作者革新失敗后不屈不撓,而內心又無比孤獨的情感。這種意境是非常美的,教師只有能夠為學生展現(xiàn)出這些意境的細節(jié),才能說明這堂課是合格的。與此同時,畫詩也是一種有趣的捕捉圖像的方法。畫詩是對意象的一種把握,畫家用線條和顏色來表示形狀,而詩人則用語言來描繪形狀。精湛的畫筆可以使詩在畫中,而美妙的詩筆可以使詩畫化,使詩性和意境融為一體。教材中的許多古詩詞都是詩畫,教師可以通過“詩詞一繪畫一詩詞”這種模式來打開學生的心,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詩詞。
三、重視朗讀,在多元誦讀中抒情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誦讀古詩詞時,我們可以借助其中的詩句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誦讀,彼此的思維、情感逐漸協(xié)調,在教師、學生和作者之間形成共鳴體,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古詩詞的韻律和語氣,以便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例如,在教學陸游的《示兒》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讀詩,一邊讀一邊介紹背景,理解詩人的悲傷、理解詩人的遺憾、理解詩人的信仰,感受詩人莊嚴而激動的愿望。在第一次朗讀的基礎上,確定了一種悲傷的朗讀語調,對古詩的深入朗讀使學生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的焦慮,引導學生以堅定的熱情向處于困境的祖國展示詩人的愛國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和鼓勵。
只有朗讀才能體會到古詩詞的真正味道,如果教師用詩意的情感、和諧的音樂,創(chuàng)造出一種歌唱的氛圍,那么學生就會進入古詩詞的情境。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唱歌,有時他們也喜歡自己寫作和唱歌。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根據古詩詞的朗讀情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歌曲的形式來唱詩。此種朗讀方式是唱的,學生可以快樂地學習,在歌唱和舞蹈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古詩詞的意境。
學生的內心世界有著強烈的想象和真摯的感情,清新、柔軟的心充滿了生命感知的觸角,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學生是天生的詩人。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大膽地引導學生模仿古詩詞、改變古詩詞、創(chuàng)作古詩詞。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可以享受學習古詩詞的樂趣、發(fā)現(xiàn)古詩詞的光環(huán)、驚嘆古詩詞的魅力、加深古詩詞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丁永康,淺談小學古詩詞教學“四步曲”[J].才智,2011(15).
[2]柴曉燕,淺析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