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宋炳良
摘 要:本文針對航運企業(yè)的特點,從財務風險的角度出發(fā),以我國上市的25家航運企業(yè)為研究對象,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三個方面選取一定的指標,利用因子分析找出影響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上市的大多數航運企業(yè)存在財務風險,且影響因子首先是“籌資風險性因子”,其次是“投資風險性因子”,最后是“資金回收風險性因子”。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航運企業(yè)降低財務風險提出建議。
關鍵詞: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8)09-0085-02
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處于蕭條時期,貿易不活躍,貨源不足,使得航運業(yè)市場一度疲軟,BDI指數從頂峰時期的上萬點一度跌落到五百點左右,很多航運企業(yè)面臨著破產、兼并、重組等考驗,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韓進海運的破產。航運業(yè)是資本密集型行業(yè),投入成本高,回報周期長,且極易受到經濟因素波動的影響,財務風險較高。因此識別財務風險,增強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對航運企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本文基于上市航運企業(yè)公布的財務數據,利用因子分析法,評估各航運企業(yè)風險系數,并對航運企業(yè)進行風險管理提供一些建議。
一、 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關于財務風險的研究
陳可喜(2012)在他所著的《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中認為,財務風險是指企業(yè)在籌資、投資、資金回收以及收益分配等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難以控制的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yè)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fā)生偏差,因而造成企業(yè)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和可能。
財務風險問題一直是上市公司關注的重點話題,國外學者對財務風險的研究較早,比如外國學者Beaver(1966)最早提出了單變量分析法,通過對相關財務指標做一元判別分析認為最能有效判別企業(yè)財務風險的變量是債務保障率和資產收益率。Altman(1968)等提出多變量分析法,從流動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獲利能力和資本結構等五個維度選取了多個變量,通過實證分析構建了Z—Score 模型,以Z值的大小來評價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大小,Z值越大,表明企業(yè)財務風險越小。Olson(1980)通過使用Logistic模型預測公司破產的概率,實證結果表明影響企業(yè)破產的主要指標是公司規(guī)模、資本結構、變現能力以及經營業(yè)績。
我國學者對財務風險的研究起步較晚,周愛麗(2004)認為企業(yè)財務風險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分析了企業(yè)財務風險的成因,并對企業(yè)財務風險的防范提出了建議。張友棠(2011)將行業(yè)環(huán)境風險與企業(yè)財務風險相聯系,分析了行業(yè)環(huán)境風險的識別方法,并依據系統(tǒng)動力學原理構建企業(yè)財務預警控制模型,實現了財務預警與風險控制的有機結合,為企業(yè)增強風險防范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徑。
(二)國內外關于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研究
國內外關于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航運企業(yè)風險因素的識別以及風險收益方面。外國學者Chang, C. H.(2014)等以臺灣集裝箱航運企業(yè)為例,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集裝箱運輸中的風險因素進行了調查和識別,并以風險圖為主要分析方法來識別集裝箱運輸過程中與信息流、物流、支付流程相關的風險水平,為海事競爭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啟示。Wang, GWY(2014)等基于不同風險收益關系的特點,通過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不同的資產分配和風險管理技術對航運公司業(yè)績的影響。我國學者黃成垠(2004)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外匯風險的識別、估測和防范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航運企業(yè)面臨的財務風險,并對如何降低財務風險提出了建議。樊薇(2014)對航運企業(yè)在融資租賃過程中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了定性分析,并對如何規(guī)范這些危險給出了建議。周玉秀(2015)通過分析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及特點,利用Z模型選取了5家與水路運輸相關的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財務數數據,對這些公司的財務風險狀況進行了驗證,并提出了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通過文獻回顧可以發(fā)現,國內外學者對企業(yè)財務風險的研究集中在一般企業(yè),對于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研究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對影響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因素及如何防范方面的定性研究。本文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基于航運企業(yè)的財務數據,通過因子分析法對影響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從而為相關企業(yè)提供一些建議。
二、 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2016年38家上市航運企業(yè),剔除數據缺失的13家,最終選取25家航運企業(yè)財務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并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處理。本文數據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二)變量選擇
由于收益分配風險評估指標目前并未體現在財務報表中,因此本文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三個方面對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前人研究結果并結合航運企業(yè)的特殊性選取了6個指標,分別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主營業(yè)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定義如表1所示。
三、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財務風險分析過程
(一)適宜性檢驗
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檢驗變量是否適合因子分析法,本研究采用巴特萊特球形檢驗與KMO 檢驗,檢驗結果由表2可知:
由表格結果可知,KMO值為0.528,Kaiser(1974)認為如果KMO值大于0.5,則可以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檢驗中的卡方值是179.091,自由度為15,達到0.000顯著水平,因此本研究可進行因子分析。
(二)方差的解釋度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主成分,樣本前3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解釋了全部變量的96.737%,表示反映了原來6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選擇前3個主因子作為綜合評價的公共因子,三個因子的方差解釋率分別是44.072%、33.067%以及19.598%。
(三)因子旋轉
由表3結果可知,采用最大方差旋轉后,產生了原先6個指標在3個因子上的新因子載荷,其中第一個因子中擁有較高載荷的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這三個指標,因子載荷分別是0.982、0.991、0.824,這三個指標衡量航運企業(yè)的籌資風險,因此命名為“籌資風險性因子”;第二個因子中擁有較高載荷的是主營業(yè)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用率這兩個指標,因子載荷分別是0.977、0.988,這兩個指標衡量航運企業(yè)的投資風險,因此命名為“投資風險性因子”;第三個因子中擁有較高載荷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這個指標,因子載荷是0.986,這個指標衡量航運企業(yè)資金回收風險,因此命名為“資金回收風險性因子”。根據三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可知,對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影響最大的是“籌資風險性因子”,其次是“投資風險性因子”,最后是“資金回收風險性因子”。
(四)因子得分及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表4表示樣本得分矩陣,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可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從而得到各樣本企業(yè)的得分,再根據各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可得到樣本企業(yè)的綜合得分,得分越高,說明航運企業(yè)的財務風險越低。
根據得分系數矩陣,構建的因子得分模型具體如下:
F1=0.390X1+0.389X2+0.286X3-0.016X4-0.067X5-0.058X6
F2=-0.051X1-0.035X2+0.008X3+0.506X4+0.517X5-0.074X6
F3=-0.139X1-0.110X2+0.310X3-0.076X4-0.043X5+0.867X6
F=0.44072F1+0.33067F2+0.19598F3
四、 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結果
由因子得分模型計算可知,在25家航運企業(yè)中,只有5家因子綜合得分為正值,其余20家航運企業(yè)因子得分均為負值,說明2016年航運企業(yè)的總體發(fā)展趨勢依然不容樂觀,航運企業(yè)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
根據研究結果,影響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因子主要是“籌資風險性因子”。金融危機以前,航運市場繁榮,航運企業(yè)為了提高運力,更新船舶,因而借入大量資金,對市場需求的估計過于樂觀,導致企業(yè)資本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籌資規(guī)模過大,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市場蕭條,供需不平衡,航運企業(yè)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償債能力不足,因此極易產生財務風險。
資本結構不合理是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以韓進海運為例,這個船隊規(guī)模排名全球第七的班輪公司卻在2016年轟然倒下,在航運界引起了巨大反響。由國際船舶網公布的數據,韓進海運2013—2015年資產負債率分別是:93.53%、90.64%、89.09%,連續(xù)三年資產負債率都處于非常高的水平,大大超過警戒線50%。由于籌資方式單一,一旦失去銀行貸款支持,現金流無法繼續(xù),就不得不面臨破產的危機。雖然適當程度的負債經營會給企業(yè)帶來杠桿收益,但是負債率越高,意味著企業(yè)的財務杠桿系數會隨之增大,因而財務風險也越大。所以,負債率過高的班輪公司要采取切實行動,降低負債率。
(二)相關建議
通過實證結果發(fā)現,大多航運企業(yè)存在財務風險問題,因此本研究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以及資金回收風險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1. 優(yōu)化資本結構,降低籌資風險
由于航運業(yè)是資本密集型行業(yè),為了防范和控制籌資風險,航運企業(yè)應根據市場環(huán)境以及自身的償債能力確定合理的負債規(guī)模。一方面既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負債經營,獲得利潤;另一方面又要嚴格控制負債規(guī)模,降低償債壓力。
2. 調整投資結構,降低投資風險
航運市場的波動性,使航運企業(yè)投資的不確定性加大,這就要求航運企業(yè)重視航運周期以及航運政策,適時調整投資項目的規(guī)模和結構,同時可以在主營業(yè)務之外進行多元化經營,降低投資風險。
3. 建立合理的客戶信用管理政策,降低資金回收風險
航運企業(yè)應通過信用調查,將客戶信用分成不同等級,并據此設置不同的信用政策。對于信用等級高、償債能力強的客戶實行較為寬松的信用政策,并給予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對于信用等級較差且償債能力較弱的客戶,實行較為嚴苛的信用政策,從而確保銷售賬款的及時收回,降低資金回收風險。
參考文獻:
[1]陳可喜.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1-10.
[2]William Beaver.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4(1):11-71.
[3]Altman, Edward.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Journal of Finance,1968(9):598 -609.
[4]Olson. Financial Ratio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 J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
[5]周愛麗.企業(yè)財務風險淺析[J].財會研究,2004(3):38-39.
[6]張友棠.基于行業(yè)環(huán)境風險識別的企業(yè)財務預警控制系統(tǒng)研究[J].會計研究,2011(3):41-48.
[7]Chang, C. H., X u, J., Song, D. P. An analysis of safety and security risks in container shipping operations: A case study of Taiwan[J]. Safety Science,2014(63):168-178.
[8]Wang, GWY, Woo, SH, Mileski, J.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of shipping companies[J].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14(41):651-666.
[9]黃成垠.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管理[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4:1-52.
[10]樊薇.航運企業(yè)融資租賃中財務風險防范問題研究[J].會計與金融,2014:26-27.
[11]周玉秀.航運企業(yè)財務風險管理探討[J].財經縱橫,2015:232-235.
作者簡介:
周建華,女,江蘇人,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
宋炳良,男,浙江人,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