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彪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方程是重要內容之一.初中階段的方程教學著眼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使學生掌握運用方程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方程思維的關鍵點在于用符號化語言來表述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入探究提高初中數學教學中方程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方程
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促使初中階段的方程教學目標出現明顯變化.由以往的知識教學轉變?yōu)閿祵W思維和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傳統(tǒng)的方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程內容時,應該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方程概念,為學生以后在高中、大學階段學習方程知識奠定基礎.初中階段的方程學習與學生以往學習的解題思路相反,而且需要學習較為復雜的解題方法,初中方程學習是一種與傳統(tǒng)數學解題思維相悖的數學思維學習,且需要高超解題技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因此,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盡量降低初中方程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的研究重點.
一、以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在初中數學方程教學中,情境的作用不容忽視.一個設置合理的情境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方程知識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同時,情境還能促進學生對數學與生活之間關聯(lián)的了解,使學生深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程知識時,要善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利用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引導學生利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方程知識的實用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1].例如,教師在剛開始教學方程知識時,可以給學生我設置“猜年齡”這個游戲情境:讓學生將自己的出生月份數字乘2,再加5得到的數字再乘50,再加上自己出生的年份數字,最后減掉365,將得到的數字告訴教師,教師就能知道學生的年齡,出生于幾月.這種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新穎獨特,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他們感興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商店銷售一件衣服只要比進價高20%就可以盈利,但商店老板往往會以比進價高一半的價格給衣服標價.如果你媽媽打算給你買一件標價300元的衣服,那媽媽和老板的討價還價范圍是多少?學生對生活中的購買商品時的討價還價非常熟悉,合理的還價可以提高自己的購物的性價比,這也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學習起來熱情很高,通過解決問題,也能體會到方程知識的魅力.
二、注重方程概念的形成過程
數學概念是數學的基礎內容,概念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重點.在初中階段的方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方程概念的形成過程,淡化方程的形式化定義,充分凸顯方程思想和方程求解的教學.以“方程”這個概念的教學為例,學生在學習這個概念的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學生對于等號兩邊表達式之間的平衡的理解存在苦難;二是學生對于未知數的含義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無法真正理解方程概念的本質屬性.針對這兩個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運用“過程變式”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方程概念.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問題情境:一個天平的左邊放置有兩塊相同重量的橡皮和1個10克砝碼,右邊放置有兩個20克和兩個5克砝碼,此時天平恰好處于平衡,請問橡皮有多重?
第一步,教師可以用真實的橡皮擦、砝碼和天平來演示該問題,并給出實物圖的等式,引導學生根據天平的平衡來感知這里的等號的含義就是表示兩塊橡皮+10克砝碼和50克砝碼一樣重.第二步,用橡皮拼音的第一個字母“x”來表示橡皮的重量,則可以將等式簡化為2x+10克=50克,再到2x+10=50.由此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象形代數”轉變?yōu)椤胺柎鷶怠钡倪^程,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用符號代替數的好處,理解等號的含義,同時建立起方程概念.
三、多種方式結合,優(yōu)化教學效果
在學習方程知識時,很多學生由于學習中的遇到的困難而對方程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程知識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方程知識,以提高方程教學效果.
(一)“問題解決”式教學
所謂“問題解決”式教學方式是指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方程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思考、探究的教學模式.初中階段的方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2].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展開方從教學,在講解教材習題的基礎上,引入一些常見的生活問題.如,“假如你又58元,媽媽要你買總共5斤的豬肉和鯽魚,來到超市,你發(fā)現肉的價格是8塊一斤,鯽魚的價格是15元一斤,那你應該可以買幾斤豬肉和幾斤鯽魚?”很多學生都有超市購物的經歷,因此,理解題目很容易,學生解答問題的熱情也很高.列舉這樣的生活問題時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生活中的方程問題,從而舉一反三,將抽象的概念想象化,既能發(fā)散思維,又可以加深學生對方程概念的理解.
(二)“溫故知新”式教學
“溫故知新”式教學是指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作為新課教學的引子,將新知識自然地引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3].例如,在教學“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向給學生展示具體的,不含未知數的計算式,向要求學生計算,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關于不含未知數的計算知識,因此,學生很快就能計算出答案.這時,教師再讓學生陳述自己運用的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這和方程求解的方法一致,從而自然地引出解方程的方法.這種“溫故知新”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下,提高初中階段方程知識的教學效果顯得非常重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列舉簡單例題來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方程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掌握運用方程知識解題的過程和方法.初中方程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要想在初中方程教學中合理巧妙地滲透方程思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就應該注重開拓方程知識的運用方法,不應將方程知識的運用局限于列方程求解數學應用題上,而是要引導學生將方程知識運用于其他學科領域的問題中,如物理、幾何、化學、生物等學科,指導學生通過列方程來解答物理、幾何、化學、生物等學科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增強學生運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例如,A,B兩只定值電阻,A標有15 Ω,1.5 A,B標有20 Ω,1.1 A,將這兩個電阻并聯(lián)接入電路,請問該電路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多少?兩端允許加的最高電壓是多少?這樣的物理題目完全可以用方程知識,通過設未知數的方式求解出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多引用這樣的題目,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針對題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展開分析,在傳授學生方程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方程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方程教學貫穿始終,地位非常重要.初中數學教師不但要教授學生解方程的方法,還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解.在教學中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方程知識,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方程思維,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人,從而提高初中方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武海娟.初中方程教學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2]左啟玉.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方程教學漫談[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43.
[3]胡良友.初中數學教學中方程教學的分析與思考[J].小作家選刊,2016(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