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兵
【摘要】單純的認知互動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的發(fā)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互動和高層次的認知互動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nèi)的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
【關鍵詞】關于師生互動 課堂效率提高 教師互動教學模式 學生學習 主導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34-01
看見“教學”我們就會想到這是傳授和學習,是誰傳授?是教師。是誰學習?是學生。它是一種雙邊活動,教師和學生兩個因素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師生之間會有互動也是一定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師生互動,應該包括行為互動、情感互動、認知互動。單純的認知互動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的發(fā)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互動和高層次的認知互動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nèi)的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那么,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又該如何實施有效的師生互動,來提高課堂效率呢?
一、師生互動從了解學生開始
備課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對以前的知識是否還記得,還能順利的運用。學生對學過知識掌握的多少決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課的內(nèi)容的范圍、深度等等一系列問題。備課前,我們可以設計預習提綱,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就與學生展開互動。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自學能力,教師把預習提綱提前發(fā)下去,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nèi)讓學生完成后收上來。通過預習提綱,教師就知道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課堂的設計可以有很好的想法。
了解學生課堂學習狀態(tài),是教師應該做到的,這也是互動的一部分。老師在課堂上要多設計一些讓學生們動腦思考的問題,鼓勵學生去思考,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不要把自己作為學生,直接給出答案。讓學生把心里的想法,思維過程說一說,教師這時可以觀察他們的思路是否清晰,表達的是否通順,參與是否積極,同時請同學把思考過程分享給大家,這對一些思維能力弱的學生也起到激勵作用。
二、注重師生互動的參與面
關注學生的差異。教師在組織師生互動時,必須關注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盡量引導不同層面的學生參與互動,讓他們展示不同層面的思維水平,從而有利于調(diào)動起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每堂課總會有參與積極和不積極的學生,在上課時,老師是可以通過學生的行動觀察出參與狀態(tài)來的。例如,在讓同學自己看書時或者組內(nèi)討論時,有的學生可以很快進入狀態(tài),組內(nèi)之間討論非常激烈,而有的學生課本仍處于未翻開狀態(tài)或只是單純聽別人的討論,沒有自己的想法。老師應該多關注這些被動參與或者幾乎不參與的學生,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千萬不要出現(xiàn)老師的“一言堂”,或者只是局限在老師與尖子生之間的交流。
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引發(fā)全體互動的一個有效策略。如在“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教學中,教師請小朋友數(shù)出1000個小棒,大家都能獨立完成;接著老師讓小朋友數(shù)出更大的數(shù),10000可以怎樣數(shù)?這時,教室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因為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中小棒不夠了,而且和同桌合在一起還是不夠,怎么辦呢?短暫的討論后,孩子們就想到了和另外小組的合作,1000、2000、3000……10000。在這里,學生不僅探究了數(shù)學知識,同時由學習材料引發(fā)了對學習方式的探究,而且,老師沒有一句要求合作的提示語,但小朋友卻通過互動,順利地數(shù)出了10000個小棒。
三、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
(一)信任學生。學生感覺這個教師很親密,就會主動學習你講的知識,這就是所謂信任在起作用。課堂上學生不能流利地回答出問題,作為教師你該怎么做,是批評他還是鼓勵他?教師把鼓勵信任的目光送過去,那么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后認為自己說的或許是對的,就會很自信的說出來。
(二)贊美學生。人人都喜歡聽贊美的話,你經(jīng)??洫勀愕膶W生如何好,你的學生就會展示出好的一面,如果你經(jīng)常打罵一個學生,那么學生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在學生的心中,老師一句贊美的話,可以讓學生高興一節(jié)課甚至一整天,贊美有著巨大的教育魅力。
在新課程標準下,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一定要體現(xiàn)在教學中,不是只說不做,也不是只做不說,我們要掌握好師生互動。實施師生互動,不僅能加強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還能從中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實現(xiàn)了師生與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自強.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學習者的自組織[J].中國電化教育.2002
[2]蘭壽軍.高中語文自主課堂的研究與實踐[J].南京師范大學.2008
[3]李瑛.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05
[4]趙衛(wèi)東.關于高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的研究[J]. 讀與寫(上,下旬).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