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英
【摘要】先學后教是以學生的學為起點,老師為引導者、合作者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解決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使學生真正成為生本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生本教育 先學后教 自主探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隴原名師”專項課題《小學語文中段“先學后教”教學策略研究》之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7]MSZX038。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040-02
“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以學生的學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人的生命潛能和發(fā)展本能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它是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提出來的。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模式
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主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能力的發(fā)揮,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基于生本理念,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真正成為生本課堂的主人。轉變學習方式,課堂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講臺“讓”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讓課堂充滿無限的精彩。
二、“先學”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任務。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先學后教”的核心是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主體作用的具體體現。我們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興趣和興趣的持續(xù)性。教師只有掌握了指導學生“先學”的高超技巧,才能為高效的“后教”莫定基礎。
課堂是動態(tài)的,是生成的。在生本教學中,更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展示自我的平臺讓給學生”?!跋葘W”是“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它是課前前置性學習,也可以課內先學。教師研究教材給孩子們出示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先學”,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完成自學內容,及時把自學過程中的發(fā)現感悟寫出來,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比如學習《草船借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先學”:1.熟讀課文,嘗試背誦。2.初步完成練習冊和資料上的習題。選好角色我來講。3.用本文的重點字、詞、句以及相關的歇后語講述“草船借箭”的起因、過程和結果)。找到原因我來演。4.草船為何能借到箭?畫借箭的過程,演一演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懂得道理我分享。5.學習了“草船借箭”你比以前更懂得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學們什么?教師引導鼓勵學生能夠自主地提出新的問題,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并想辦法通過自學解決。“先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先學”的引導應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其問題設置要層次化,兼顧各類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猜想、多講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并學有所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學習的自信心?!跋葘W”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進行教學調查的過程,要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迅速把問題分清主次,概括歸類,為“后教”做好準備。
三、“后教”重在點撥,發(fā)揮主導作用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第二步是“后教”,老師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按照自學指導理解、感悟以達到理解應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展示、相互交流、質疑和解答,老師了解到學生自學的情況,對沒有學會的或者重難點,教師點撥加練習進行。如教學四年級下冊《扁鵲治病》一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先自主學習:扁鵲拜見蔡桓公,發(fā)現蔡桓公病情如何?扁鵲告訴蔡桓公,蔡桓公的態(tài)度怎樣?請你嘗試為蔡桓公開份診治單,用詞語填充教師出示的表格。學生在課堂表達、交流、相互補充、反思、改進這部分內容,教師引導點撥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看出扁鵲的醫(yī)術高明,勸說時的誠懇耐心;蔡桓公的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中看出他剛愎自用、太過固執(zhí)就沒有好的結果;還可以讀出應該防微杜漸,把“毛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課堂活動中學生有表演、有猜測、有證明和反駁?!昂蠼獭贝偈箤W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起來,使學生自學、聽課都認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實效性。教師備課時要認真細致,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重點備對學生如何有效引導?!跋葘W后導”使學生不僅愿學而且會學,在自學過程中,逐步積累學習方法,這一點在起步時尤為重要。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提升能力的途徑
“先學后教”模式下學生先主動、自覺地進行相關問題的自我實踐、自我探究、自我學習,力爭通過個人的力量獨立地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提升能力。自主探究,放手質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概括和總結。教師對學生的匯報要快速反應,恰當處理,對于學生談得不夠深的問題要抓住契機主動出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對學生所討論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對學生自學及討論情況進行總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培養(yǎng)學生能夠善于自學的習慣意義重大,每個人都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總而言之,教無定法,只有不斷努力和探索,才能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語文這塊“沃土”上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麗莉.新課程中教師課堂行為與角色的轉變[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