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要 本文針對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主要存在教學效率低、教育觀念未跟上、教學效果不明顯和實踐探究環(huán)境的缺失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169-01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學習方式,它不但兼顧了知識的掌握,更是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學習自主性、實踐性、過程性、開放性等特點,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育局勢變遷的情況下,“探究”兩字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效率層面:探究性學習“重過程”,費時費事,探究學習不是農村教師教學的首選。在小學階段,數學課程一周大概有五到六節(jié)課,課堂上的時間大部分都是用來趕教學進度,而探究性學習則是一種自我體驗的過程,需要學生自主探索,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僅靠課堂的四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探究性學習常常被認為是費時、費事、費力的活動。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未能從根本上發(fā)生改變,師生對探究性學習的認識也只停留在表面上,不理解探究性學習的過程與目標,教師在此過程中沒能有效的行使指導者的作用也是導致開展時間長的主要因素。
(二)觀念層面:農村數學教學“重結果”,探究性學習不是出考試高分的首選。探究性學習是學習方式變革的一種重要方式,“探究重在過程和方法的訓練,要使學生明白一切知識都是嘗試性的,如果想教給學生發(fā)現具有某種意義的范型和規(guī)則,就必須教給他們積極地、有計劃地、有目的地樹立假設的方法、驗證的方法、解釋結果的方法”。新一輪教育改革明確提出了,教育應培養(yǎng)具有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的人才,學習方式的變革也應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數學課程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課程,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發(fā)展能力的主要價值體現。但是農村小學在開展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忽略了探究過程,而探究過程實際是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重結果輕過程,學生的能力沒能得到應用的發(fā)展。
(三)效果層面:農村學校探究性學習流于表面形式,其應有的功能并未得到滲透和發(fā)揮。探究性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是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筆者通過對學生進行交流時發(fā)現,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只有在上公開課和示范課的時候才進行的,常規(guī)教學中幾乎沒有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機會。而在上公開課和示范課的時候,教師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給學生充分的提示,甚至指明方向,學生并沒有機會進行自主探索,而是在教師的牽引下直接找到答案,學生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思維沒有得到應有的鍛煉,問題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更不用說。這樣的探究性學習的質量普遍不高,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沒有深入到探究性學習的本質,應有的效果自然沒有,只有單純的表演性質而沒有實質的作用。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應對策略
(一)學校加強對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視程度。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更強烈?!薄缎抡n標》也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數學的方式?!痹诮逃謩葑冞w的情況下,“探究”兩字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筆者認為要提高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實效性和普遍性,首先要強化學校的教學設備,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硬件資源問題,使探究性學習的展開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學校應改變“以升學論教師”的做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重視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觀念的轉變是一切變革中最內在而且具有前提意義的條件。教育變革同樣如此。”在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角色是指導者。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努力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創(chuàng)設空間,提供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探究性學習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旨在培養(yǎng)具有問題意識、具有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具有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新時代社會人才。教師傳統(tǒng)的授受式教學應逐漸退出教學的舞臺,給探究性學習的開展預留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在開展過程中要注重探究的過程,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鼓勵教師開展探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活動“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性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這過程中起著組織者的作用,在課堂上沒有教師的組織,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運行將毫無章法。因此,筆者倡導要鼓勵廣大教師開展探究性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提供積極參與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興趣。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學生不主動學習,再好的教師也教不出優(yōu)秀的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三、結語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首先就是對數學感興趣,尤其針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而言,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城市學生來說顯得薄弱、學生數學底子差,數學教師更應通過各種手段來培養(yǎng)農村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樹立起農村小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最終實現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莫小梅.談“靈學擅用”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