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菊,蘇 恒,吳愛武
(廣州醫(y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廣州 510182)
艱難梭菌(Cd)在臨床上可引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等諸多感染性疾病,統(tǒng)稱為艱難梭菌感染(CDI),其引起感染的主要毒力因子是產(chǎn)生毒素A(TcdA)和毒素B(TcdB),TcdA為腸毒素,可引起腸壁分泌大量液體和出血性壞死,臨床通過檢測Cd是否產(chǎn)生上述毒素而輔助診斷CDI。TcdA的羧基末端(C端)為重復的寡肽結合區(qū)(CROP),CROP既是TcdA與易感宿主細胞受體結合的區(qū)域,同時也是相應抗體阻斷TcdA結合宿主細胞表面的位點[1]。適配子是一種可以通過指數(shù)富集配體系統(tǒng)進化(SELEX)技術篩選得到的具有識別功能的新型寡核苷酸鏈,其本質為單鏈DNA(ssDNA)或RNA片段,它們可以形成各種二級結構折疊成穩(wěn)定獨特的三維空間結構,與靶分子配體進行高親和力和特異性結合,與特異性抗體識別相應抗原表位過程類似,具有庫容量大、靶分子范圍廣、親和力高、特異性強等優(yōu)點,已成為實驗室診斷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2-3]。本研究以重組TcdA蛋白為靶分子,采用SELEX技術,擬篩選與重組TcdA特異性結合的寡核苷酸適配子,以期為臨床實驗室快速診斷和治療CDI提供一定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材料 艱難梭菌產(chǎn)毒素A菌株為純化分離自臨床并保存于廣州醫(yī)科大學檢驗系實驗室的菌株[4],pET-28b為廣州醫(yī)科大學檢驗系實驗室保存質粒;E.coli-DH5α和E.coli-BL21感受態(tài)細胞購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1.2主要試劑 抗艱難梭菌毒素A抗體購自Abcom公司;UNIQ-10寡核苷酸純化試劑盒購自上海生工科技有限公司;T4 DNA連接酶、DNA Ladder、Premix Taq 聚合酶均購自Takara公司;羊抗鼠IgG-辣根過氧化物酶(HRP)購自Thermo Scientific公司;雙排磁力架、鏈霉親和素磁珠購自Invitrogen公司;tRNA購自Sigma公司;HRP標記-抗地高辛抗體購自美國Jackson公司;TMB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鼎國生物有限公司。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3構建ssDNA文庫 構建長度為80 bp的隨機DNA文庫,引物和ssDNA文庫合成及測序由上海英濰捷基有限公司完成,文庫中所有ssDNA堿基序列從5′→3′的構成如下:5′-AGT CAG TAG TTC AGG CAG CG-40N-CAC AGC ACA CTC ACA CGC AC-3′,若中間為n個堿基的隨機序列,則ssDNA文庫量可達4n,本研究文庫中所有ssDNA序列中間為40個隨機堿基序列,意味著本研究的DNA隨機文庫容量可達440。用于鏈霉親和素磁珠篩選的生物素標記物放在下游引物和中間的40個隨機堿基序列之間,即5′-AGT CAG TAG TTC AGG CAG CG-40N-biotin-CAC AGC ACA CTC ACA CGC AC-3′。
1.4方法
1.4.1艱難梭菌毒素A羧基末端序列的克隆、表達與純化 對純化獲得的重組TcdA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進行分析,并進行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鑒定[5]。
1.4.2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優(yōu)化反應條件摸索 以合成的ssDNA隨機文庫作為模板,采用上下游引物進行PCR擴增獲得雙鏈DNA(dsDNA),以ddH2O作為模板設立陰性對照。根據(jù)引物的解鏈溫度設置不同退火溫度,分別進行經(jīng)5、8、12、16、20、24、28個循環(huán)數(shù)的PCR。經(jīng)4%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觀察試驗結果,確定對稱PCR的最優(yōu)退火溫度和循環(huán)次數(shù)。
1.4.3SELEX篩選 根據(jù)文獻[6]操作流程進行TcdA適配子的SELEX篩選,取預定量純化重組蛋白TcdA包被于96孔板,同時用ddH2O設空白對照,4 ℃包被過夜,洗滌3次,空白對照孔和蛋白包被孔分別用3%牛血清清蛋白(BSA)封閉2 h。用10 pmol/μL的ssDNA先與空白對照孔結合45 min,反篩去除與BSA結合的ssDNA,并測定此時ssDNA濃度,再與蛋白包被孔結合45 min,洗滌6次,加入洗脫緩沖液在80 ℃下加熱15 min,洗脫下與TcdA結合的ssDNA,回收ssDNA并測定其濃度,每輪篩選所用量見表1。采用下游引物5′端標記生物素引物,PCR擴增ssDNA成dsDNA后,用0.1 mol/L的NaOH解離dsDNA成ssDNA,再采用鏈霉親和素包被磁珠分選并獲得反義ssDNA作為下一輪篩選的模板文庫,如此重復直至ssDNA文庫與TcdA結合率不再增加為止。
1.4.4ssDNA文庫與TcdA結合率測定 篩選純化后所得ssDNA文庫的總量與反篩后ssDNA文庫總量比值,即每輪文庫與蛋白的結合率。
表1 不同篩選輪數(shù)重組蛋白TcdA及ssDNA用量
1.4.5文庫的克隆和測序 將第12輪獲得的ssDNA擴增為dsDNA后,與pMDTM 19-T載體進行連接,導入DH5α感受態(tài)細胞于LB/氨芐青霉素/X-Gal/異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平板培養(yǎng)基37 ℃培養(yǎng)24 h。挑取60個轉化陽性菌落進行測序。
1.4.6適配子同源性和二級結構分析 根據(jù)測序結果,分別選擇DNA MAN軟件和mfold軟件進行序列同源性和二級結構分析。
1.4.7適配子-A22(Apt-A22)親和常數(shù)(KA)測定
1.4.7.1重組TcdA包被濃度確定 96微孔板每孔加入200 μL濃度分別為2、1、0.5、0.25、0.125、0.062 5、0.031 25 μg/mL TcdA重組蛋白,同時設立空白對照孔,4 ℃包被過夜,洗滌3次后,空白對照孔和蛋白包被孔均加入200 μL封閉液,37 ℃封閉2 h。去除封閉液,洗滌緩沖液洗滌4次。在各蛋白孔中分別加入200 μL的40 ng/μL的Apt-A22溶液,37 ℃孵育2 h,洗滌緩沖液洗滌4次,向各反應孔中加入200 μL HRP標記的地高辛抗體稀釋液(稀釋度為1∶10 000),37 ℃孵育45 min,磷酸鹽緩沖液洗滌5次,加入100 μL 3,3′5,5′-四甲基聯(lián)苯胺(TMB)顯色劑后37 ℃孵育30 min,后加入100 μL終止液終止反應,測定其光密度(OD)450值。
2.1TcdA在大腸埃希菌中的表達與鑒定 pET-28b-TcdA重組表達質粒的最佳表達條件為菌液600 nm波長OD值選擇0.6,誘導溫度為25 ℃,IPTG誘導終濃度取1.0 mmol/L,誘導時間取10 h,在35×103處出現(xiàn)了目的蛋白(泳道4)。按照此條件誘導重組質粒,收集細菌裂解液上清液和沉淀進行SDS-PAGE,目的蛋白表達量高,見圖1。Western blot結果顯示,TcdA抗體可識別目的蛋白,不能識別pET-28b菌株蛋白,見圖2。
注:1表示蛋白Marker條帶;2表示pET-28b經(jīng)IPTG誘導的上清液;3表示pET-28b經(jīng)IPTG誘導的沉淀;4表示pET-28b-TcdA經(jīng)IPTG誘導的上清液;5表示pET-28b-TcdA經(jīng)IPTG誘導的沉淀
圖1 pET-28b-TcdA重組質粒在最佳誘導表達條件下
菌液裂解液SDS-PAGE電泳分析
注:1表示PET-28b菌株蛋白;2表示目的蛋白
圖2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鑒定
2.2PCR擴增優(yōu)化反應條件 采用ssDNA文庫作為模板時,在PCR擴增過程中對其循環(huán)數(shù)與引物特異性退火溫度進行摸索,結果顯示,在退火溫度為55 ℃、循環(huán)數(shù)為8時,目的條帶顯示為單一條帶,且無非特異性條帶出現(xiàn),見圖3。
注:M表示10 bp DNA Ladder;1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5;2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8;3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12;4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16;5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20;6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24;7表示PCR循環(huán)數(shù)為28
圖3采用ssDNA文庫作為模板進行PCR時
不同循環(huán)數(shù)下擴增結果
2.3各輪ssDNA隨機文庫與TcdA結合率 經(jīng)過12輪篩選,至第10、11、12輪篩選后適配子結合率變化不明顯,說明結合率峰值趨于飽和,達到44.6%,見圖4。
圖4 各輪隨機文庫與TcdA結合率
2.4克隆測序結果 TcdA篩選后克隆測序的有效適配子為50條。
2.5適配子序列同源性和二級結構分析 測序的50條有效適配子進行多序列比對,總體同源性為45.27%。將具有90%以上同源性的序列歸為一組,可分為6組:第1組包括Apt-A1、Apt-A3、Apt-A13、Apt-A23、Apt-A25、Apt-A37、Apt-A40、Apt-A57,其中前5個適配子序列完全相同,而Apt-A37、Apt-A57序列中均只有1個堿基與上述序列不同;第2組包括Apt-A5、Apt-A55,二者序列完全相同;第3組包括Apt-A17、Apt-A36,二者序列完全相同;第4組包括Apt-A14、Apt-A27、Apt-A58、Apt-A60、Apt-A43,其中前4個適配子序列完全相同,Apt-A43與前4條序列只有1個堿基不同;第5組包括Apt-A44、Apt-A59,二者序列完全相同;第6組包括Apt-A22、Apt-A29,二者序列完全相同。見表2。其余序列同源性均較低。二級結構分析結構最穩(wěn)定的TcdA適配子是Apt-A22,其自由能為dG=-1.30 kcal/mol。
2.6適配子KA測定
2.6.1重組蛋白TcdA包被濃度確定 當倍比系列濃度(2、1、0.5、0.25、0.125、0.062 5、0.031 25 μg/mL)重組蛋白TcdA包被時,其OD450值分別為1.145、0.623、0.417、0.234、0.175、0.096、0.065,在蛋白濃度為2、1、0.5 μg/mL時,OD450值均在0.15~2.50,說明在此范圍內OD值與包被板的重組蛋白濃度有一定線性關系。選定重組蛋白濃度分別為2、1、0.5 μg/mL時,測定其與二級結構最穩(wěn)定的適配子Apt-A22的反應曲線。
表2 重組蛋白TcdA經(jīng)12輪SELEX篩選后獲得的同源性適配子序列
2.6.2Apt-A22與重組蛋白TcdA的KA測定 蛋白濃度為2 μg/mL、OD450為50%時,Apt-A22濃度約為1.373 ng/μL;蛋白濃度為1 μg/mL,OD450為50%時,Apt-A22濃度約為2.194 ng/μL;蛋白濃度為0.5 μg/mL、OD450為50%時,Apt-A22濃度約為3.76 ng/μL。將上述值代入公式計算相應KA,KA1=3.06×107M-1;KA2=1.60×107M-1;KA3=2.08×107M-1。因此適配子Apt-A22與重組蛋白TcdA的KA=2.25×107M-1,見圖5。
圖5 Apt-A22與TcdA重組蛋白親和曲線
TcdA的羧基末端可結合易感靶細胞表面的受體,介導TcdA進入細胞內,從而破壞細胞結構[1]。實驗室通過檢測TcdA羧基末端的存在,可輔助臨床診斷和阻斷CDI。本課題組前期工作已通過系列試驗在成功構建pET-28b-TcdA羧基末端表達載體的基礎上,將其轉化入大腸桿菌表達菌BL21中,并對其進行誘導表達及獲得純化目的蛋白,為相應適配子的篩選提供研究基礎。
在適配子篩選過程中,隨機文庫的構建、每輪PCR擴增條件的優(yōu)化、靶蛋白與文庫結合濃度的調整、次級文庫的制備等都是影響篩選的重要因素,需要進行反復摸索與驗證。本研究體外合成的ssDNA文庫隨機序列由40個堿基組成,理論上有440個隨機堿基序列文庫容量,可滿足SELEX篩選量的需要。在整個SELEX技術篩選過程中要多次重復進行對稱PCR擴增,以ssDNA隨機文庫作為模板,通過對稱PCR,可獲得大量dsDNA,這些dsDNA通過鏈霉親和素-生物素系統(tǒng)分離隨機文庫,可獲得大量ssDNA,作為下一輪的篩選文庫。PCR擴增條件對PCR結果影響較大,為了獲得大量且特異性強的dsDNA產(chǎn)物,必須對PCR擴增循環(huán)條件進行優(yōu)化。本研究通過優(yōu)化PCR循環(huán)條件,結果顯示,在退火溫度為55.0 ℃、8個循環(huán)的條件下,于80 bp Ladder處成功檢測到單一而清晰的條帶,說明文庫構建成功。
文庫濃度與靶蛋白濃度比例是SELEX篩選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初始階段,由于文庫中高親和力適配子濃度低,因此,在初始的幾輪篩選中,需使用較高濃度靶蛋白進行篩選。隨著篩選輪數(shù)增加,結合力更高、特異性更強的適配子相對富集,而親和力低的適配子逐漸淘汰,靶蛋白及ssDNA隨機文庫的用量均減少,但文庫量與靶蛋白濃度相對比例升高,使結合力更強的ssDNA競爭結合到相應的靶蛋白的結合靶點,以獲得特異性更強的適配子。本研究從第2輪開始加入tRNA,與ssDNA非特異性競爭結合靶蛋白,也有利于從隨機文庫淘汰低親和力的適配子。當篩選到第10~12輪時,結合率不再增加,說明目標適配子已得到富集。ssDNA二級結構是靶分子與適配子特異性結合的結構基礎,適配子主要是靠氫鍵和電荷與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識別蛋白質[8-9]。本試驗采用適配子文庫的此特性,篩選出50條重組蛋白毒素A的有效適配子,通過同源樹圖進行分組,將同源性達到90%的分為一組,共分為6組。每個適配子序列相差1個堿基,其二級結構相差較大,適配子的二級結構主要以莖環(huán)為主,莖環(huán)結構可由序列的各個區(qū)域組成。適配子二級結構中的莖環(huán)越小,莖越長,則其結合力越好[10]。因此,根據(jù)二級結構分析,選擇結合力較好的適配子Apt-A22進行后續(xù)試驗的親和力計算。
BEATTY等[7]建立的測定抗原-抗體KA測定方法已被廣泛應用,適合測定抗體和包被抗原之間的KA,且隨后他們從理論到實踐均進行了驗證,嚴格控制ELISA時,其質量作用定律仍然適用。本研究利用非競爭ELISA進行TcdA與適配子KA測定和計算,Apt-A22的KA均值為2.25×107M-1,對應的解離常數(shù)值為44.5 nM,KA均到達107級,解離常數(shù)達到了nM級別。與OCHSNER等[11]篩選出的TcdA適配子和目前唯一被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用于臨床治療的適配子比較,KA和解離常數(shù)相當[12],由此說明本試驗所篩選的適配子有一定應用前景。
綜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利用SELEX技術篩選獲得了特異結合TcdA的高親和力的ssDNA適配子,有利于進一步研究各適配子與TcdA的親和力和結合位點,為后續(xù)適配子的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