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敬
寬松放水、刺激登臺,這是否意味著房價又要漲?因為我們歷史的思維慣性是這樣的,經濟下行——刺激政策出臺——貨幣放水——樓市大漲。不過,顯然這次的邏輯與往常不同了。
關于房地產市場的又一重磅信號來了?。?!
7月31日,備受矚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有自媒體人稱之為“驚心動魄的一句話”,往常的表述是“遏制過快上漲”,也就是允許上漲,但要慢慢漲,而今是不許房價上漲,哪怕慢慢漲也不行。
這意味著,炒房者將無利可圖,房地產市場交易將有可能出現重大轉變,比如有價無市或價格下跌等情形。
同日傍晚,全國樓市調控最嚴城市——深圳再次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通知》?!锻ㄖ饭?點,全文不足千字,然而條條精準有力,具體包括直接暫停企業(yè)在深圳購買商品住房、個人新購住房在3年內禁止轉讓、離婚2年內買房貸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七成等。
與往常不同 放水一漲價慣性即將失效
在政治局會議上,針對房地產市場,會議提出要求: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長效機制。
連日來,央行與財政部之間的討論甚囂塵上,基本的結論是貨幣和財政政策都將更為積極寬松。國常會定調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財政更積極,貨幣政策需松緊適度”。
7月,央行窗口指導商業(yè)銀行增配低等級信用債,銀保監(jiān)會指導銀行加大民營企業(yè)和小微企業(yè)信貸投放,加快推進債轉股。最后在7月23日國常會上繼續(xù)強調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guī)模和流動性合理充?!保⒃诋斎胀ㄟ^MLF凈投放5020億元,以實際行動向商業(yè)銀行提供流動性炮彈。
寬松放水、刺激登臺,這是否意味著房價又要漲?因為我們歷史的思維慣性是這樣的,經濟下行——刺激政策出臺——貨幣放水——樓市大漲。不過,顯然這次的邏輯與往常不同了。
2008年,央行降息5次,降準3次;2012年,央行降息2次,降準3次;15年,央行降息6次,降準5次。今年降準3次,但一次降息也沒有。“大水漫灌”即將成為歷史。
有分析指出,近幾個月來央行的每次“放水”,都帶有特定結構性目標。例如:4月25日央行全面降準資金定向用于置換到期MLF和小微企業(yè)貸款;6月24日全面降準定向用于市場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yè)貸款;7月23日央行MLF凈投放5020億元,主要用于商業(yè)銀行配置低等級信用債。央行的這一政策傾向,在最近一次國常會上也得到驗證:“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于支持小微企業(yè)、市場化債轉股等”。在政治局會議上,針對宏觀政策的另一個輪子——財政政策,會議通稿寫道:“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fā)揮更大作用?!?/p>
而從購房者角度看,4月份以來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放松,并沒有傳遞到按揭貸款利率上。據融360數據顯示,6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4%,相當于基準利率的1.151倍,為連續(xù)18個月上漲。在最近一次國常會之后,北京甚至出現了首套房按揭利率上浮40%的現象。
對于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求,經濟學家管清友也認為,房地產再次進入政治局視野,對房地產不是好消息。房地產作為一個市場化產業(yè),沒有問題的時候不會進入政治局會議的討論范圍,一般政治局討論房地產都是偏“緊”的定調,這次也不例外。一季度的時候房地產還比較穩(wěn)定,所以423會議并沒有提,但過去一個季度,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貨幣寬松的預期開始讓很多人憧憬地產調控的放松,中央這次新加的一段話算是把這個預期澆滅了?!罢问袌鲋刃颍瑘詻Q遏制房價上漲”,中央的政策取向顯然和2014年不同,2014年定向降準之后不久我們就等來了“930地產刺激新政”,但這次的930恐怕不會有了。
可見,歷史慣性即將失效。
背后的邏輯樓市已經有了風險和泡沫
在這背后有著怎樣的邏輯呢?智谷趨勢分析指出,這種變化,最關鍵的是房地產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過去是帶動經濟的引擎,而未來會越來越成為資產泡沫的隱患,成為對制造業(yè)有擠出效應的負面要素。
當下的施政思路就是:經濟下行,相機放水,但水一定不能流到樓市中去,樓市已經有了風險和泡沫,所以建立了一道強屏障來阻隔水的進入。
有一個政策值得注意,多個城市出臺限制企業(yè)購買房產的規(guī)定,它的一個原由就是,放水將放到企業(yè)中去,但不能讓企業(yè)把得到的水往樓市中引,你就給我好好做實業(yè),別去炒房了。
有一個段子,講房地產泡沫太大,房價太高,擠壓效應,人們不得不消費降級,原來的低端產品方便面、榨菜等銷售轉好,拼多多也已上市。
此外,在一年多的去杠桿過程中,信用違約事件頻發(fā)。從房企來看,部分房企大量債務即將到期,流動性出現緊張的情況使得風險加劇。
5月28日,上交所發(fā)布的信息顯示,碧桂園擬發(fā)行的200億元小公募公司債再度中止。這已經是這筆200億的公司債第二次進入“中止”狀態(tài)。Wind數據顯示,2017年A股128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達到6.51萬億,平均資產負債率64.56%,其中63家房企負債超過百億,34家房企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80%。
其中負債率前十的房企分別是萬科A、綠地控股、保利地產、華夏幸福、招商蛇口、首開股份、泰禾集團、陽光城、中南建設、華僑城A,其中中南建設負債金額1727.59億元,負債率高達90.78%,高居榜首。高額負債背后,房企的現金流也普遍吃緊。Wind數據顯示,A股128家上市房企中,一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的房企達到72家,占比超過一半,萬科A為-803.64億元、華夏幸福為-197.15億元、綠地控股為-129.47億元。
此外,數據顯示,包含公司債、企業(yè)債、中期票據以及定向工具的地產業(yè)債務,2018年全年的到期量將達1949億元,其中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分別高達932億元、698億元,2019年和2020年到期量更加龐大,每年的增量都在1000億元以上。房地產企業(yè)的壓力和風險,有可能傳導到購房者或銀行等金融機構身上。
樓市大調控調控強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在政治局會議當天,深圳出臺的《通知》,標志著深圳樓市新政終于落地。這也是自2016年發(fā)布“104”新政后,深圳房地產市場在時隔21個月后再次收緊調控,并且依舊頗為嚴厲。
據統(tǒng)計,7月全國樓市調控超30次,年初至今超220次。1-6月,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fā)布次數高達192次,比去年同期的116次多出65%。其中,共有73個城市出臺調控政策,包含限購政策135條、限貸政策176條,51個城市以及海南全域實行限售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調控,從調控手段來看,更加多元化,因城施策明顯;從調控城市來看,2017年調控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今年開始逐漸向三四線轉移,過去沒有調控的城市逐漸加碼升級。
在搖號政策方面,繼上海、長沙、成都、武漢、西安、杭州等地外,今年7月1日,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穩(wěn)定商品住房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針對非云南省戶籍人士購房出臺了相關限購政策。
在限價政策上,威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區(qū)商品房銷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開發(fā)企業(yè)須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日起10日內,面向社會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及售價,一房一價,3個月內不得漲價;昆明要求新房預售價格6個月后方可申請調整,且在12個月內合同網簽備案均價上浮不得超過6%。
在限貸方面,融360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18年4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6%,相當于基準利率1.135倍,環(huán)比3月上升0.91%,同比去年4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52%,上升23.01%;4月份全國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91%。長沙、天津和南京的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15%、二套房上浮20%;武漢和寧波的多家銀行首套房利率上浮20%、二套房上浮30%。其中,從全國房貸平均利率水平來看,南京地區(qū)房貸利率處于較高水平。
7月12日,住建部聯(lián)合發(fā)改委、財政部召開工作會議談到棚改時表示,將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不搞“一刀切”。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開發(fā)銀行、農業(yè)發(fā)展銀行對棚改專項貸款不予支持。對此,有專家也表示,“近三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暴漲,主要源于棚改貨幣政策。一旦棚改貨幣政策完全退出,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概率會逐步回落?!?/p>
每年7月的政治局,總是備受矚目,它是中國經濟的年中大考,總結上半年的走勢,擬定下半年的方略,許多重大調整往往在此刻出臺。而關于房地產的下半年,最值得思量的就是這句話: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政治局會議要求逐條對比:
第一,保持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fā)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穩(wěn)就業(yè)、穩(wěn)金融、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穩(wěn)投資、穩(wěn)預期工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yè)合法權益。
上次: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zhàn)”,同時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wěn)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xù)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wěn)運行。
第二,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chuàng)新力、發(fā)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yè)成本。要實施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上次: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yè)、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繼續(xù)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yè)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實施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第三,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jié)奏,協(xié)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要通過機制創(chuàng)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
第四,推進改革開放,繼續(xù)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要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fā)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上次:要更加積極主動推進改革開放,深化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等改革,盡早落實已確定的重大開放舉措。
第五,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長效機制。
上次: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fā)展,及時跟進監(jiān)督,消除隱患。
第六,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wěn)定工作,把穩(wěn)定就業(y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確保工資、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強化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細做深社會穩(wěn)定工作。
上次: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解決好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