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2月25日文章,原題:與中國合作好于與中國對抗看起來,美國的政治和安全精英決意要與中國對決。一個大問題是:為何是現在,美國做這些挑釁想得到什么?簡略看看中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或許有助于回答這個問題。
按照目前發(fā)展趨勢,中國很可能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高速增長令中國有錢投入研發(fā)和高等教育,2017年這兩項投資分別為2600億和1750億美元。中國每年培養(yǎng)600多萬理工科畢業(yè)生,他們是中國最出色的人才。這可能更令人信服地解釋了,為何中國在快速縮小與美國的創(chuàng)新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如5G、人工智能、高速鐵路等超越美國。華為是5G技術領軍者,也是全球最大
(有人會說最好)的電信設備企業(yè)。除了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沒有其他國家指責華為替中國政府當“間諜”。實際上,法德等國均歡迎華為的投資。中國也無意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大力研發(fā)新武器系統(tǒng)是為確保可信的威懾力。
但美國統(tǒng)治精英們心煩意亂。其政治、安全和情報界面對中國感到不安。美國沒料到,中國僅用40年就從貧窮落后之國發(fā)展為超級大國。事實上,西方基于蘇聯(lián)的經濟表現,曾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以為然。但西方,尤其是美日震驚了,因為中國表現太出色。40年里,中國就成為經濟、科技和軍事
上力量近乎與美國比肩之國。美國產生挫敗感:中國與自己平起平坐是不可思議的,但阻止中國的代價之高是不可想象的。
北京真如美國所說那般“邪惡”嗎?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政府或許比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任何政府都更響應民眾呼聲、更關心民眾福祉。據世行和其他國際機構統(tǒng)計,中國在40年里使8億人脫貧、4億多人成為中產。中國這樣做,消除了巨大人類困境,已達到其宣布的“為人民服務”目標。
把經濟發(fā)展放在優(yōu)先位置,不僅惠及中國,也給世界帶來好處。自美國引起的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從世界各地購
買大量資源、產品和服務,貢獻全球1/3的增長。連澳大利亞對華鷹派阿博特都承認,是中國使他的國家成為“幸運大陸”。由于中國的巨大工業(yè)和基礎設施投資助推,非洲、拉美和亞洲許多國家開始更快發(fā)展。反觀“自以為是的”美國,又為改善窮人和中產生活做了什么?
以“假新聞”妖魔化中國,只會使世界變得更危險、更悲慘。美國在南海以“航行自由”為名挑釁,可能導致軍事沖突,危及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正如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痛苦地發(fā)現,中國太大,不懼恐嚇。美國及其盟友應為自己的國家做正確之事:對華合作,讓世界變得更好。▲(作者肯·莫克,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