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莊 李海龍
摘 要:為了研究鋁含量對鑄造鋅合金流動性及力學性能的影響,本文對不同鋁含量的鑄造合金,進行了流動性及力學性能檢測,結果表明:隨著鋁含量的增加流動性呈先增強后減弱的趨勢,當鋁含量為5%時,微觀組織為鋅鋁共晶相,流動性最佳,而隨著鋁含量增加抗拉強度的變化趨勢與流動性正相反,當鋁含量為5%時抗拉強度最差,抗拉強度為239MAP。
關鍵詞:鑄造鋅合金 鋁含量 抗拉強度 流動性
中圖分類號:TG4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110-03
鑄造鋅合金具有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和機加工性能,在機械行業(yè)獲得了廣泛的應用[1-4]。鑄造鋅合金在壓鑄成型過程中,其流動性影響著鑄件的充型能力,流動性差導致鑄件充型不足,鑄件致密性差、存在縮松及縮孔現(xiàn)象,影響其使用性能;同時,鑄造鋅合金要擁有著較好的力學性能,諸如抗拉強度、沖擊韌性等,保證鑄件的使用壽命;而鋁含量影響著鑄造鋅合金流動性及力學性能。。
本實驗通過在鑄造鋅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鋁來澆鑄成型。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儀(ICP)來測試合金的成分,探討鋁含量對鑄造鋅合金流動性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1 實驗
1.1 實驗設備及原材料
(1)實驗設備:井式坩堝電阻爐、高純度石墨坩堝、石墨攪拌棒、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儀(ICP)、金相顯微鏡、拉伸試驗機。
(2)原材料:豫光0#鋅、99.7鋁、99.6鎂、精煉劑-氯化銨。
1.2 實驗過程
實驗采用井式坩堝電阻爐制備Zn-x%Al-0.045%Mg合金(如表1所示),首先爐子加熱至200℃,將石墨坩堝放入爐內,保溫15min,取出坩堝,在坩堝內壁涂抹一層滑石粉,之后放入爐內,溫度加熱至550℃,將一定量的鋅錠放入坩堝;待鋅錠熔化后,將一定量的鋁加入坩堝,保溫25min(攪拌輔助熔化),熔化后加入鎂塊,切勿使鎂漂于熔液上方,隨后加入氯化銨造渣,將溫度升到570℃~580℃左右,保溫30min。當溫度降至450℃~470℃時即進行澆鑄,模具提前預熱到50-60℃左右,每種合金在澆鑄之前需對元素含量進行ICP化驗(用車床將試樣車20g左右樣絲),化驗合格后方可澆鑄成型。將澆鑄好的試樣機加工,進行金相觀察、流動性、力學性能測試;
2 實驗結果及分析
2.1 鋁含量對鑄造鋅合金微觀組織的影響
分別對含3%鋁、5%鋁、6%的鑄造鋅合金進行了金相檢測,通過金相組織觀察,3%鋁的鑄造鋅合金組織為富鋅相+鋅鋁共晶組織(如圖1a、1b所示),5%鋁的鑄造鋅合金組織為鋅鋁共晶組織(如圖1c、1d所示),6%鋁的鑄造鋅合金組織為富鋁相+鋅鋁共晶組織(如圖1e、1f所示)。
2.2 鋁含量對鑄造鋅合金流動性的影響
通過自制的流動性檢測裝置(如圖2),分別對含鋁3%、5%、6%的鑄造鋅合金進行了流動性檢測;在相同的環(huán)境及條件下,完成澆鑄并測量其螺旋流動曲線,結果如圖3所示,經(jīng)過測量,3%鋁的螺旋線長度為955mm,5%鋁的螺旋線長度為1040mm,6%鋁的螺旋線長度為915mm,如表2所示;所以,根據(jù)實驗結果,流動性最好的樣品是5%鋁鑄造鋅合金,其次是3%鋁鑄造鋅合金,最差的是6%鋁鑄造鋅合金。
2.3 鋁含量對鑄造鋅合金抗拉強度的影響
分別對含鋁3%、5%、6%的鑄造鋅合金進行了拉伸試驗,每種含量進行3組拉伸試驗,求3組平均值作為每種鋁含量的抗拉強度,結果如表2所示,含3%鋁的鑄造鋅合金抗拉強度為260MPa,含5%鋁的鑄造鋅合金抗拉強度為249MPa,含6%鋁的鑄造鋅合金抗拉強度為260MPa。
3 分析
由金相組織觀察可知,不同鋁含量的鑄造鋅合金其微觀組織不同,5%鋁的鑄造鋅合金組織主要為鋅鋁共晶,共晶組織以層片狀存在(如圖1c,1d所示),且對應的熔點較低,故在一定鋁含量范圍內共晶點的流動性最好,如圖3所示,5%鋁的鑄造鋅合金流動性最好;通過流動性及抗拉強度綜合分析,鋁含量對鑄造鋅合金的流動性及抗拉強度呈反比關系(如圖4所示)。
4 結論
(1)鋁含量影響著鑄造合金的流動性:隨著鋁含量的增加,流動性呈先增加后減弱的趨勢,當鋁含量為5%時,其微觀組織為鋅鋁共晶,呈層片狀存在,流動性最佳。
(2)隨著鋁含量的變化,鑄造鋅合金的抗拉強度隨之變化:鋁含量增加,其抗拉強度呈減弱后增強的趨勢,當鋁含量為5%時抗拉強度最小。
(3)隨著鋁含量增加,鑄造鋅合金的流動性及抗拉強度的變化趨勢相反。
參考文獻
[1] 高存貞,楊滌心,謝敬佩,等.高鋁鋅合金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熱加工工藝,2010,39(7):23-26.
[2] 張照超,黃福祥,阮海光,等.Ce對鋁鋅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7,31(2):56-61.
[3] 涂梭,樊自田,劉富初,等.鋅合金壓鑄用二元復合水溶性鹽芯的制備與性能[J].工程科學學報,2017,39(11):1692-1698.
[4] 郭亞希,謝敬佩,王文焱,等.Ti、B對ZA27合金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J].熱加工工藝,2009,38(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