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磊
?
2017年5所師范大學學報作者情況分析
林 磊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上海 200062)
對2017年5所師范大學的學報(自然科學版)的第一作者身份、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電子郵件地址等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有近40%的文章沒有提供第一作者的信息,碩士研究生是學報第一作者的主力,第一作者使用的郵箱中排名居首的是163,而官方郵箱則是通信作者的首選。
高校學報;作者身份;電子郵件地址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電子郵件已成為學術交流的主渠道之一。為了解師范大學學報稿源的構成以及作者使用電子郵件的偏愛情況,本文選取了華東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5所師范大學的學報(自然科學版),對它們2017年的作者情況進行了簡單的統(tǒng)計與分析。由于第一作者是稿件的主要貢獻者,因此,了解他們的身份很有必要。
基于各種考慮,并非每種學報或學報的每篇文章都有第一作者的身份信息。我們將第一作者的身份進行了如下的簡單分類: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職人員(大學的或公司的)、講師(或工程師)、副教授(或副高級工程師)、教授(或高級工程師)。對于只有通信作者信息的,如果是單一作者,也默認為第一作者。5種刊物的第一作者身份統(tǒng)計情況見表1。
表1 5所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身份情況
從表1 可以看出,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7 年的總發(fā)文數(shù)是98,其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有第一作者與通信作者的信息。碩士研究生是發(fā)文的主力,占總數(shù)的60.2%。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講師和副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的總發(fā)文數(shù)是117,但卻有87篇文章無第一作者信息,占總數(shù)的74.4%。實際上,該刊基本上只介紹通信作者,而忽略第一作者,所以只有出現(xiàn)單一作者時我們才能了解第一作者的身份。從已介紹的第一作者情況來看,位列前二的分別是副教授和教授。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的總發(fā)文數(shù)是118,但是無第一作者信息的文章卻有68篇,占總數(shù)的57.6%。該刊有的文章只介紹第一作者,而有的只介紹通信作者,也有的兩者都有介紹的。從已介紹的第一作者情況來看,位列前二的分別是教授和副教授。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的總發(fā)文數(shù)是134,有70篇文章無第一作者信息,占總數(shù)的52.2%。該刊基本上第一作者與通信作者兩者間只介紹一個,除非是單一作者。從已介紹的第一作者情況來看,位列前二的分別是講師和教授。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的總發(fā)文數(shù)是126,有10篇文章無第一作者信息,占總數(shù)的7.9%,情況較好。從已介紹的第一作者情況來看,碩士研究生是發(fā)文的主力,占總數(shù)的60.3%。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講師和副教授,與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相近。
這5種期刊共有235篇文章無第一作者信息,占總篇數(shù)的39.6%。就已介紹的第一作者情況來看,發(fā)文排名前三分別是碩士研究生、講師和教授。如果將第一作者信息補全,我們有理由相信碩士研究生應是發(fā)文的絕對主力。這應該是我國目前高校學報(自然科學版)的現(xiàn)狀。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的作者介紹,其基本信息有:姓名、性別、職稱(身份)、研究方向以及電子郵件地址,典型的形式如文獻[1]。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的作者介紹,其基本信息有:姓名、性別、職稱(身份)以及電子郵件地址,典型的形式如文獻[2]。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的作者介紹,一般采用“作者簡介”(即,第一作者簡介)或者“通信作者”兩者之一的形式,基本信息有: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身份)、研究方向以及電子郵件地址。偶有“作者簡介”與“通信作者”都出現(xiàn)的情況(見文獻[3])。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的作者介紹,一般采用“第一作者簡介”或者“通信作者簡介”兩者之一的形式,基本信息有:姓名、出生年份、性別、職稱(身份)、研究方向以及電子郵件地址(見文獻[4])。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的作者介紹,一般采用“作者簡介”(即,第一作者簡介)、“導師簡介”的形式,基本信息內容與四川師范大學相同。但是其英文稿件只介紹通信作者,且無出生年份的信息。導師一般都是通信聯(lián)系人,但偶爾有另有通信聯(lián)系人的情況(見文獻[5])。
在本節(jié)中,我們來統(tǒng)計各學報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使用電子郵件的情況。官方郵箱是指各高?;蜓芯繖C構所提供的單位郵箱。一般來說,提供作者介紹時,同時會提供他們的電子郵箱地址,但也偶有不提供的,特別是在介紹通信作者時,也發(fā)現(xiàn)有不提供郵箱地址的,這一點非常奇特。也有提供的郵箱地址是錯誤的,這些都只能作為無信息處理。我們將這些信息分別列于表2~表11中。
表2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表3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通信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由于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文章的大部分第一作者是學生,因此使用官方郵箱的人數(shù)排名第三也不足為奇。但有意思的是,在使用官方郵箱的人群中,竟然有一半是學生。通信作者中大部分使用官方郵箱,有2人使用了QQ郵箱,人數(shù)與排列后兩位的持平。
表4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表5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通信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中有信息的第一作者實際上都是文章的唯一作者,除了一位是博士生外都是高校教師(見表1),但是使用人數(shù)排列第一的是163郵箱,說明官方郵箱并不是他們的主要選擇。同樣,在通信作者方面,使用非官方郵箱的人數(shù)竟然占了近37%。這一現(xiàn)象令人深思。此外,在通信作者中,有3人使用Sina郵箱,與使用QQ郵箱的人數(shù)持平。
表6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表7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通信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從表6可以看出,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在提供信息的第一作者中,使用官方郵箱的人數(shù)與使用163郵箱的持平。而且,使用官方郵箱的作者清一色都是高校教師。
表8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表9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通信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從表9可以看出,四川大學學報的通信作者中,使用官方郵箱的人數(shù)僅能排列第二,這說明或者他們所在的學校不提供官方郵箱,或者盡管提供了,但是他們不愿意或者不重視官方郵箱的使用。
表10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表11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通信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統(tǒng)計
從表10可以看出,除了官方提供的郵箱,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的第一作者偏愛使用的郵箱前三位分別是QQ郵箱、163郵箱和126郵箱。從表11可以看出,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刊文的通信作者主要使用官方郵箱,因為他們主要是高校教師,且基本都使用了學校提供的郵箱。
表12和表13匯總了五校學報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主要郵件地址。從表12可以看出,在提供郵件地址的第一作者中,使用163郵箱的人數(shù)最多,使用官方郵箱的只排名第二,而QQ郵箱和126郵箱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從表13可以看出,無通信作者郵址信息的文章占總數(shù)的20.0%。而在提供郵址信息的文章中,使用官方郵箱的通信作者占絕對多數(shù),但是也僅占提供郵址信息文章總數(shù)的55.9%,排名后三位的依次是163郵箱、126郵箱和QQ郵箱。
表12 5所師范大學學報第一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總匯
表13 5所師范大學學報通信作者主要電子郵件地址總匯
第一作者是學術論文的主要貢獻者,但是從我們不完全的統(tǒng)計分析來看,有近40%的第一作者無身份信息介紹。從尊重作者的角度來考慮,建議學報盡可能對第一作者進行介紹,盡管這樣可能會暴露一些第一作者的身份是學生的事實。
對于作者介紹中提供的信息,我們認為“姓名”“性別”“職稱(身份)”“研究方向”,以及“電子郵件地址”是必要的,而“出生年份”以及“籍貫”則可有可無。
高校學報文章的通信作者絕大多數(shù)是高校教師,但是仍有超過40%的作者沒有使用官方郵箱,這說明或者他們所在的學校沒有提供官方郵箱,或者雖然提供了,但不方便使用,再或者是作者不愿意使用官方郵箱或不重視官方郵箱。我們認為,在正式的學術交流場合,應盡可能使用官方郵箱。因為,使用官方郵箱,一來顯得學術交流比較正式,二來也能證明作者的身份。如果用官方郵箱向學術期刊投稿,雜志社對其身份的信任度較高;如果用官方郵箱向國內外陌生的同行或機構發(fā)郵件進行學術交流,對方的接受度也較高。因此,希望廣大作者注意這個問題,多使用官方郵箱。
[1] 陳海龍,彭偉.改進BP神經網(wǎng)絡在交通事故預測中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 61-68.
[2] 高淑敏,李艷玲.一類捕食-食餌模型平衡解的分歧及穩(wěn)定性[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5(2): 14-19.
[3] 宋傳靜,張毅.時間尺度上奇異Lagrange 系統(tǒng)對稱性與守恒量[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 41(6): 637-640.
[4] 楊名慧,文潔晶,馮克勤.外差組及其通信應用[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4): 561-568.
[5] 王路,李莉,羅漢文,等.一種基于微蜂窩小區(qū)用戶比例公平的改進資源分配算法[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6(1):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