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祥
【內(nèi)容摘要】新課改提出課堂教學應注重與學生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貫徹落實生活化教學策略,需要教師深刻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并在教學實踐中多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jié)合起來,促進學生對抽象內(nèi)容的理解,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積極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意義,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高中生物? 生活實例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且對提升教學質(zhì)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教師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積極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從而拉近學生與生物學科的距離,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增強生物教學實效。
一、生活化教學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意義
高中生物是一門必修課程,其教學對象是全體高中學生。由于每個學生的天分、理科悟性的不同,造成他們在學習生物學科時,面臨的困難也會不同。但是因為高中生年齡相仿,所以他們的生活閱歷是非常相近的。那么,我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就非常契合每位高中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另外,探究性學習是高中生學習生物學科時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學習方法,我們只有將探究性學習方法根植于學生的生活,才能讓學生找到探究的意義之源。因此,我們的高中生物教學需要回歸生活,要讓生活的土壤滋潤高中生的探究性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基于生活的體驗進行學習,并在生物學習中樹立問題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
1.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生活化,促進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
高中生物中的很多知識都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其實我們只要積極引導學生,他們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具體事物,一旦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聯(lián)系起來,學生再理解這些知識就會相對輕松一些。如我們在學習“蛋白質(zhì)”這種物質(zhì)時,如果我們用生物學語言進行講解,不僅枯燥乏味,學生也不容易理解。此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尋找生活中由蛋白質(zhì)組成的物體,如肌肉、羽毛、頭發(fā)等,這樣就可以降低學生理解蛋白質(zhì)的難度。又如我們在講授“神經(jīng)沖動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時,我們可以拿生活中常見的多米諾骨牌進行類比,而信息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也可以用“隊列最右邊的人將某個信息傳遞給隊列最左邊的人的過程”進行類比,從而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2.使用生活實例引入新課,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提升生物教學質(zhì)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學情境中的問題。筆者認為,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應積極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從熟知的生活實例出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獲得新知,使學生不斷自主地構(gòu)建知識體系。如筆者在講授“植物激素”時,就通過引用生活中的無籽西瓜、超大草莓等實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農(nóng)產(chǎn)品的生長原理,使學生通過分析、討論等環(huán)節(jié),理解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作用原理,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又如筆者在上“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zhì)”內(nèi)容時,就用生活實例向?qū)W生問了一串問題進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所問的問題主要有:“當我們因為體育運動而消耗大量體力時,可用什么物質(zhì)來快速補充體能?你每天吃早餐時,是選擇饅頭和水,還是選擇雞蛋和牛奶呢?我們?yōu)榱藫碛型昝赖纳聿模?jīng)常拒絕食用脂肪類食物,脂肪真的那么可怕嗎?”于是學生們帶著問題,回憶起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并興致勃勃地學起新課來。
3.積極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為了深化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點的理解,我們還可以將課堂教學進行適當?shù)难由炫c拓展,積極指導學生開展生活化的實踐,從而讓高中生物教學真正地回歸生活,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我們在學完“人類遺傳病”的有關內(nèi)容后,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筆者就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課外實踐作業(yè):“以村莊或社區(qū)為單位,調(diào)查周圍人群中存在著哪些遺傳病?!弊鳂I(yè)布置之后,就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響應,可見學生是非常喜歡和支持這種教學方式的。最后,學生經(jīng)過探究和實際調(diào)查,總結(jié)出了以下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白化病、色盲、多指、哮喘、冠心病等等。筆者認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調(diào)查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且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參與生物教學的熱情,從而有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結(jié)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師應不斷加強生活化教學意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密切將生活實際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尹青春. 談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26):59-61.
[2] 郭洪霖. 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38-139.
[3] 曲姝.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 生物技術世界,2015(0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