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娟
[摘要] 目的 對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 方法 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該院收治的10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的是常規(guī)護理50例。觀察組實施的是全程無縫隙護理50例。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和出現(xiàn)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3例(2.4%)。對照組產生的不良反應11例(22.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25 4;P<0.05)。 結論 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干預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可有效提高術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全程無縫隙護理;手術室護理;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8(c)-0140-03
The Applic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LIU Shi-jua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Jian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urgical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performed routine treatment in 5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seamless nursing in 50 cases. The SAS, SDS score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that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 case(2.4%). The adverse reactions genera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1case (22.0%).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χ2=6.325 4; P<0.05). Conclusion After seamless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whole-process gapless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Full-range seamless nursing;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手術室護理是整個手術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患者在接受治療中一個特殊的醫(yī)療場所[1]。手術室護理是具有高強度、高技術、高風險的特征[2]。全程無縫隙護理是管理的新模式,以連續(xù)性、完整性、無缺陷性護理模式為目的,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確保手術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3]。在該次研究中,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在該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表明,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最佳,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10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名5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22~65歲之間,平均年齡(31.5±9.6)歲。婦科手術15例,產科手術8例,五官科手術27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26~60歲之間,平均年齡(38.45±12.5)歲。婦科手術18例;產科手術6例;五官科手術26例。將100例患者都施行腰部麻醉及聯(lián)合麻醉術。以上資料已經過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的是常規(guī)護理方式。首先對患者在入院前進行病情觀察以及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其次應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病房環(huán)境地護理及術后地用藥護理和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方式,具體內容如下:患者入院時,接待患者的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態(tài)度和藹,言語親切,以安撫和鼓勵的方式來緩解患者對入院前的緊張和焦慮,并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責任醫(yī)生及護理人員,通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讓患者能夠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同時對患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監(jiān)測,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同時詢問患者病史,以及遺傳史來協(xié)助醫(yī)生了解患者基本情況[4]?;颊呷朐汉笞o理人員應對患者嚴密觀察、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增加巡防次數,加大巡防力度。進行各項檢查時,應向患者介紹該檢查項目的意義和作用,以心理工作的疏導去消除患者內心產生的恐懼感。經檢查確診后,對患者講解該疾病的的相關知識,治療的意義和一些成功案例,促使患者提高了對治療的自信心,消除患者心理負面情緒[5]。①術前無縫隙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手術前患者住院期間的各項基礎工作。在實施手術期間,病房護士應與手術室護士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結束后,手術室護士應對手術室各個區(qū)域進行劃分,嚴格區(qū)分無菌用品,并對醫(yī)生所使用過和未使用過的手術器械要分開放置,并作明顯標記。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室減少走動,同時在各個區(qū)域設立隔離屏障,確保手術過程中無菌無污染和沒有污染源地接觸;②術中無縫隙護理: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手術室護士應對患者進行核對信息,如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信息進行仔細核對[6]。護理人員將手術患者體位的安放保證舒適和安全,同時在患者容易受壓部位放置體位墊,防止部位受壓導致?lián)p傷。護理人員要隨時陪在患者身邊,以正性言語的使用加強對患者的鼓勵,建立良好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適當給予撫觸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手術室溫度應控制在22~25℃,濕度應控制在40%~60%為宜[7]。同時應與患者進行互動或放一些輕音樂、娛樂節(jié)目等,使患者轉移注意力,消除緊張感和不必要地擔心。巡回護士要密切觀察手術進程,隨時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以及提供醫(yī)生在術中所需的藥品、物品。面對重大手術時,護理人員應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對術中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并配合麻醉師做好輸血,輸液等搶救措施。若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休克狀態(tài),應立即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然而針對頭腦清醒的患者,要隨時詢問患者的感受,輔助患者以舒適、愉悅的心情度過手術期;③術后無縫隙護理:對患者而言麻醉復蘇期是全程無縫隙護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術后因麻醉藥、肌肉松弛藥、以及神經阻滯藥等藥效依然存在,患者易出現(xiàn)氣道梗阻,誤吸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給手術帶來嚴重的后果,護理人員應守在患者身邊,待患者清醒后,向患者及家屬了解術中感受,從中吸取意見。
1.3? 觀察指標
①使用焦慮評分表SA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產生抑郁情緒進行評價。將兩組的平均分和心理狀態(tài)來進行對比,分析;②對兩組患者在術后產生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并發(fā)癥情況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25 4,P=0.006 2<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模式是一項具有技術性強、風險高、工作壓力大及情況復雜等特點。以上任何一種不安全因素都可造成護理缺陷地發(fā)生,甚至是一種無法挽回的錯誤。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和護理模式的不斷進步,手術室護理也不斷在改進。因此,全程無縫隙護理也逐漸被引入到手術室護理中。全程無縫隙護理是一種從患者入院介紹到常規(guī)護理、病情觀察、專業(yè)護理、健康指導、出院宣教,同時讓患者舒適、家屬放心的一項全程無縫隙服務模式,即全新護理模式。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病房保持干凈、整潔并定時通風以保證空氣清新。存在高風險患者,應在床頭卡上進行標識,并溫馨提示患者預防壓瘡,防止跌倒,防止走失、防止墜床等,認真做好細節(jié)護理。并隨時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手術室中,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同樣重要,可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情況,又提升了手術的治療效果。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術前應對手術室各個區(qū)域進行劃分,嚴格區(qū)分無菌用品,并對醫(yī)生所使用過和未使用過的手術器械要分開放置,并作明顯標記。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室減少走動,同時在各個區(qū)域設立隔離屏障,確保手術過程中無菌無污染和沒有污染源的接觸。手術室溫濕度適宜。護理人員要將手術患者的體位調適到最佳,避免部位受壓導致?lián)p傷。隨時陪在患者身邊,建立良好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應與患者進行互動或放一些輕音樂、娛樂節(jié)目等,使患者轉移注意力,消除緊張感和不必要的擔心。巡回護士要密切觀察手術進程,隨時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以及提供醫(yī)生在術中所需的藥品、物品。面對重大手術時,護理人員應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對術中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并配合麻醉師做好輸血,輸液等搶救措施。若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休克狀態(tài),應立即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針對頭腦清醒的患者,要隨時詢問患者的感受,輔助患者以舒適、愉悅的心情度過手術期。術后無縫隙護對患者而言麻醉復蘇期是全程無縫隙護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麻醉藥、肌肉松弛藥、以及神經阻滯藥等藥效未過,患者易出現(xiàn)氣道梗阻,誤吸等并發(fā)癥地發(fā)生,給手術帶來嚴重的后果,護理人員應守在患者身邊,待患者清醒后,向患者及家屬了解術中感受,從中獲取意見[8]。
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填補護理過程中的缺陷和漏洞。并實施動態(tài)改進,持續(xù)修整,將護理漏洞降到最低,來實現(xiàn)護理的連續(xù)性以及完整性。從而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要求對手術室護士提高責任心和觀察力,以精湛的護理技術和扎實的相關護理知識來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的全程護理。通過兩組患者對比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探究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及患者在術后的不良反應改善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32.2±3.5)分、(33.5±4.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2.4)%低于對照組,這與王燕等人[8]的研究中,治療組SAS、SDS評分分別為(33.4±2.7)分、(33.4±3.8)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2.1)%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該效果較好,能夠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優(yōu)質、滿意的服務的同時,又提高了護理整體質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可有效提高術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巧文,梁藝,黃彬.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A3):21-22,35.
[2]? 張穎.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 17(98):211.
[3]? 李秀濃,黎彩云.全程無縫隙護理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對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 24(18):128-129.
[4]? 王潔,湯琳琳.手術室全程無縫隙護理的建立及應用優(yōu)越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20):159-161.
[5]? 凌朝靈.無縫隙護理策略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7):191-192.
[6]? 劉薇.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33):245.
[7]? 鐘萍兒,趙愷.手術室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患者應激狀況的影響[J].健康研究,2017,37(2):236-237.
[8]? 王燕,李春華,朱小燕.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應用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