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班
摘要:隨著新課標課程改革的實施,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現如今,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了體育課程的多元性。然而這些新型的體育項目并沒有被高校普遍使用,因此如何讓這些體育項目走進高校的大門便成為我們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對近年來高校手球課程的開展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開展手球體育項目的意義、有利因素以及今后的發(fā)展策略。
關鍵詞:高校手球 課程開展 探索分析
中圖分類號:G8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8-0122-02
手球是由德國傳入的一項集體性參與項目,上個世紀50年代,手球在我國廣東地區(qū)開始發(fā)展,此后慢慢在我國其他地區(qū)傳播開來。在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上,我國女子手球隊還曾經獲得冠軍,但相比于歐洲等發(fā)達國家,我國的手球運動還存在極大差距。高校對手球運動人才的培養(yǎng)和對手球知識的普及推廣,對我國手球運動水平的提高有著無法估量的深遠作用。
一、開展手球運動課程的意義
(一)推廣普及體育運動知識
手球這項運動在我國的普及率較低,相對于我國傳統的乒乓球等強勢運動項目來說處于不利地位。這種情況在高校體現尤為明顯,沒有專業(yè)的手球教師,也沒有對手球運動知識的宣傳媒介,學生們對這項運動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都不知道有這項運動。所以手球運動課程的開展可以普及推廣手球運動知識,進而使學生了解并熱愛這項運動。
(二)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俗話說得好,意識是行為的先導。要使得學生喜愛手球運動,就必須培養(yǎng)其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學校可以開設健康教育的宣傳教育講座,讓學生們深刻意識到身體素質對于今后生活工作和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使自主體育鍛煉的思想種子在他們的內心中萌發(fā)。只有學生自愿進行體育鍛煉,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因此手球運動課程的開展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深遠意義。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與乒乓球、網球等單體運動項目不同,手球是一項集體性的運動項目。手球的比賽要求至多七個運動員加上一個守門員的戰(zhàn)隊陣容,因此手球運動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就顯得尤為總要,要求每個學生運動員都具有極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相處、多磨合,相互照顧,增進友誼。在訓練時,學生之間更要積極配合,默契合作,以集體利益為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因此開展手球運動課程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四)拓展教學資源,豐富課程選擇
對于學生來說,傳統的籃球、乒乓球等高校體育選修課程已經沒有任何新意,因此手球運動的開展不僅是學校教學思想觀念的重大轉變,更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教學內容應緊跟時代發(fā)展,向著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學校應提供給學生更好的服務,使學生的選擇性更加自由。所以說手球運動課程的開展能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拓展,豐富學生的課程選擇。
(五)緩解教學場地的不足,使體育資源的選擇與利用更加合理
在高校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像足球、籃球等傳統運動項目都需要有專門化的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否則其課程的開展將受到限制。而手球運動卻恰恰沒有這些顧慮,因為手球運動完全可以占用空閑的足球運動場或者籃球運動場開展教學活動,這大大緩解了高校教學活動場地的不足。除此之外,手球的器材要求也是十分簡單的,因此學??梢詫⒏嗟某杀就度氲狡渌虒W活動中去,節(jié)省了學校的開支。所以說手球運動課程的開展能夠有效緩解教學場地資源的不足,可以使體育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選擇與利用。
二、在高校開展手球運動的有利因素
(一)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手球作為一項集體性的體育競技項目,其比賽過程是具備一定觀賞性的。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戰(zhàn)術技巧和團隊協作是極其富有看點的。由于手球的比賽需要快速的應變能力和攻防準備,因此比賽是允許身體接觸的。又因為手球比賽的場地相對較小,因此在有限的場地內作出攻防應變的身體接觸,比賽勢必會非常激烈和精彩。具有競爭性的激烈競技項目總是很吸引人的眼球,通過手球的比賽也可以將手球這項運動積極推廣出去。
(二)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不高
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普遍文化知識水平較高,而身體素質方面稍顯落后。而手球這項運動相較于足球和籃球來說,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是相對較低的。由于學生進行手球運動的器材十分簡單,且沒有籃球那樣復雜的走步限制,只是相對簡單的單手投擲和快速跑動,因此手球相對簡單易學。此外,由于手球運動是射門類的團體協作運動,因此學生們的團隊協作和集體精神就得以真正鍛煉。
(三)高校有著其他場所不具備的良好人文環(huán)境優(yōu)勢
高校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是相對較強的。而開展手球運動所需要的前提和基礎條件就是需要有這種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和外來文化的人。除此之外,由于學校是教書育人、聯系社會的主要陣地,因此它除了能夠在學生群體中開展手球運動外,對于全民手球運動的推廣也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
(四)高校中有著相對完善的基礎運動設施
一般高校都有屬于自己的運動場地和體育館,手球對運動場地要求并不高,因此學校的運動場地完全是可以被充分利用的。并且現行的高校選址情況都是相對集中的,往往都是集中在一個大學城里,因此除了本校自身的體育設施資源可以供學生使用,大學城內其他學校的體育器械資源我們也可以借用,這樣就為手球運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較為便利的基礎條件。
(五)高校中的教師資源相對豐富
教師是手球運動開展的關鍵因素,教師教導學生,學生進行傳播和推廣。高??梢詫υ緩氖禄@球、足球的教師進行培訓使其從事手球教育,也可以招募退役后的手球運動員作為手球教師進行教學,還可以將經過專業(yè)手球教育的體育院校畢業(yè)生補充到師資團隊中去。因此,相對于其他單位機構,高校中的教師資源可以說是相對豐富的了。
三、手球運動的發(fā)展策略
(一)促進高校校園的文化建設,加大手球運動的宣傳力度
意識的培養(yǎng)是行動的先導條件,因此加強高校校園內的手球文化建設以及加大對手球運動的宣傳力度是重中之重。通過對高校學生的調查統計可以發(fā)現,我國高校大學生的課余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中度過的。因此學校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積極建立和扶持幾個相關體育運動的校級社團。大力扶持手球運動社團,給予其一定的社團權利。通過社團舉辦的社團活動,使得學生們可以積極地參與進去,并提供豐富的獎勵和綜合評測加分,進而促使學生們更加主動地參與課余的體育鍛煉,為將來的社團活動早作準備。也可以通過社團的宣講進行手球文化的傳播,使得手球的知曉度大大提升。
(二)轉變傳統觀念,增加手球運動投入
現在國家教育積極倡導素質教育而并非傳統的應試教育。所謂素質教育,就是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要求學生的身體素質等綜合素質能夠得到發(fā)展。學校和家長應該深刻認識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積極地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切實了解孩子們現在真正所需。學校和家長應摒棄體育課堂無所用處的思想,認識到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沒有一個好的身體,今后無論做什么都沒有辦法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積極增加對于手球運動的成本投入。輔助器材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手球技法的掌握,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他們,避免受傷。因此手球體育器械對于學生平時的訓練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學校必須加大對手球訓練器械資金的投入,以保證學生能夠獲得安全、規(guī)范的體育訓練器材。此外,對于手球訓練場地不足的問題,學??梢赃x擇租下就近的體育館,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資金,而且學生訓練的效果也不會受到影響。
(三)運動形式盡可能多樣化
隨著時代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文化知識教育在改革,手球的教學也應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師應根據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性格特點,更加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手球訓練模式,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訓練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學校應該招募更多新的體育教師來給學生教學。年輕的教師更具備親和力和活力,更加貼近學生的內心,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教學思想,能夠在平時的手球訓練中與同學們共同參與,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好地引導他們進行手球體育的訓練。除此之外,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辦各種競爭性強的手球運動比賽。由近年的高校間籃球賽事就能看出來,當代高校大學生對于這種具有競爭性、對抗性的趣味運動比賽非常熱愛。因此學校也可以抓住這一點,積極開展競技性強的手球運動比賽活動。如果條件不允許進行高校間的比賽活動,那么學校內部院系間的比賽較量也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手球運動比賽對于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課余體育鍛煉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四、結語
在高校中積極開展手球運動有著諸多好處。它不僅可以推動校園體育的發(fā)展建設,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終身運動的意識,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其團隊協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放松身心、緩解壓力。除此之外,手球在高校中開展推廣是有著諸多便利條件的,因此我們應該大力著手開展高校手球課程,為我國手球運動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成成.高校手球課程開展的探索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10):92-94.
[2]龐俊鵬.空手道運動在普通高校開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6):123-124.
[3]郭禮,李征.普通高校開展手球運動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126-129.
[4]馮強,郭樹華.民族傳統體育在我國普通高校開展的可行性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0(6):75-79.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