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何宜川,查 萍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100875)
新的校園足球啟動4年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顯著成績,這個成績主要體現在:1)在全國建立了20000多所足球特色學校,全國特色校實驗校的整體初具規(guī)模;2)建立了各級各類試驗區(qū),區(qū)域性校園足球改革開始啟動并步入正軌;3)整個教育系統對校園足球的認識愈加深化和全面;4)惠及全體學生也激勵優(yōu)秀足球人才的各級校園足球競賽漸成體系;5)足球普修課程大量增加,校本足球教材開發(fā)得到激勵;6)對特色校校長和足球教師的培訓全面有序地推進;7)足球教學訓練人才的“走出去”和“請進來”雙向活躍;(8)校園足球與學校體育發(fā)展,與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結合日趨緊密和聯動,催生了“足球全員運動會”“足球選修課”“足球班級聯賽新形式”“足球走班制教學”等學校體育改革實踐;9)校園足球加速了體育高校的足球教師的培養(yǎng)速度;10)校園足球促進了學校對足球場地、設施和器材的資源配置傾斜[1]。
然而,在眾多的校園足球成績之中,卻有一項工作似乎不但不被人們作為成績贊揚,反而非議甚多,甚至被說成校園足球中“形式主義”典型而被詬病、嘲笑甚至是批判,這就是校園足球中的“足球操”。為什么“足球操”會受到大家的批評呢?“足球操”有怎樣的問題,其背后的“球操”又是一個怎樣的現象?為什么有的“項目操”和“球操”開展得很好,而足球操就遇到了問題,其中的緣由是什么?有沒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呢?今后“足球操”還可不可以為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如果可以,它又面臨著哪些改革與完善?這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毋容置疑,“大課間”是校園足球的重要陣地和工作內容,也是校園足球啟動初期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容易面向全體學生的足球教育時空。校園足球伊始,大家都熱衷于“足球大課間”這個最容易快速推進、最熱鬧、最容易顯示成果、最便于展示和匯報、最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的校園足球教育場面,一時間,各色各樣的“足球操”風起云涌、遍地開花。但不久,人們就越來越覺得“足球操”不對勁了;因為大家看到的大多數的“足球操”都是學生們“手抱著足球在做操、在跳舞”的場面。于是,劇情反轉,關于“手抱著足球做操那是校園足球嗎”的質疑也接踵而至,“作秀”“形式主義”“假校園足球”等批評甚至嘲諷也紛至沓來。
關于“足球操”,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王登峰司長有一段精辟的評述:“足球操不是校園足球,也不是形式主義?!保?]筆者同意并支持這個觀點,認為這句話中透射出四層對校園足球含義和足球操意義的較為深刻的辨析:
2.2.1 校園足球絕不僅僅是足球操,也不僅僅是大課間 校園足球包括有足球課、足球教師、足球隊、足球品行教育、足球訓練、足球競賽、足球全員運動會、足球場地設施、足球的家校結合、足球的校社結合、足球管理、足球的國際交流等等諸多方面的工作。因此,無論是干校園足球的、看校園足球的,還是評論校園足球的,都不應該只是盯著“足球操”的是與非,更不能把“足球操”當作是校園足球的主要工作,甚至是全部工作來看待和評價。
2.2.2 錯誤的“足球操”不是校園足球 因為校園足球的初心是提高學生足球技能、全面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拼搏競爭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而整整齊齊地手拿著足球做操跳舞當然不可能完成上述的任務,所以“手拿足球做操跳舞”也當然就不可能是校園足球的初心本意和正確的內容。
2.2.3 “足球操”也不應該被當作“形式主義”的典型一棒子打死 即便是“足球操”,也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和內容?!耙恢蹦米闱蛟谑掷镒霾偬琛钡挠兄?,“足球一直在腳下練習的”也有之,說所有“足球操”都是形式主義未免有些武斷和以偏概全。
2.2.4 應該提倡正確的好的“足球操” 研發(fā)和推廣正確的“足球操”,以避免形式主義的傾向,讓“足球操”和“足球大課間”成為校園足球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校園足球的健康發(fā)展做出貢獻。
“足球操”的是非簡單明了,它是“踢著足球比賽”和“抱著足球做操”的是與非。但是對于那些長期以來足球只面對少數學生、絕大部分學生足球基礎不好的基層學校來說,想要面對全體學生就會首先面臨“學生不會踢球,足球在腳下什么都不是”的技術掌握問題,同時也面臨著“場地太小容不得全體學生踢球,甚至連站下全體學生都困難”的場地問題,更面臨著給同行領導展示時的“場面一團糟,臉面過不去”的政治問題,于是“抱著足球做操跳舞”就成了不二的選擇。可能有人會說,“抱著足球做操那不也是足球嗎”“不管是不是做操,學生高興就行”“足球操能活動能鍛煉身體就行嘛”,這些觀點也是錯誤的。因為“抱著足球做操跳舞”的足球還真的就不是足球,“踢著足球比賽”和“抱著足球做操”在諸多運動性質方面有著天壤之別和是非之分,其差別詳見表1。
表1 “踢著球比賽”的足球與“抱著球做操”的足球的諸多區(qū)別
如果說“學生高興就行”,那么想一想,當同學們已經認知了“世界杯”那樣的足球后,當他們期待那種充滿競爭、拼搶和勝利的足球時,眼前的足球突然變成了“手抱球做操”,他們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是失望還是不失望,這應該不難判斷。如果說“能活動活動,能鍛煉身體就行”,那么本文要追問一下:為什么我們不做更有運動量、更朝氣蓬勃、更能鍛煉身體、也更像體操的素質操、武術操、啦啦操、踏板操等去鍛煉學生的身體,而偏要用不倫不類的“手抱球做操”的足球操去鍛煉身體呢?
廣播操在日本誕生以后傳入中國,逐漸成為中國大中小學校課間運動的內容。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編發(fā)第一套廣播體操,廣播體操成為了學校課間體育的最重要內容[3]。廣播體操在學校教學內容和體育設施相對缺乏的形勢下,為學生的身體鍛煉充實了簡便易行的內容和方法,并對學生的課間休息、集體活動和精神面貌培養(yǎng)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后,國家不斷地頒布新的廣播體操,各具時代特征的廣播操成為每個中國學生的青春記憶。但是,由于廣播操的內容相對單調的原因,學生一般在做了一段時間的新操以后就很快失去興趣,產生懈怠,“橫平豎直”的廣播操變成了“縮手縮腳”的比劃。1996年教育部為了豐富學生的廣播操,提高學生做操興趣,在“國頒操”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套“部頒操”[4],試圖挽回課間操的頹勢,但效果有限。廣播操的困境是廣播體操的“天然的缺陷”和“后天的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缺陷和不足是:1)沒有技術深度和難度,沒有挑戰(zhàn)性;2)千篇一律的橫平豎直動作除了表演和檢查外,學生都會覺得“有點傻”;3)通過“難度動作”和“交流性動作”達到“必需的動作幅度”的研發(fā)不足;4)各種體位的動作太少,站著做操的局限性太強;5)附帶性的“鍛煉要素”和“趣味要素”開發(fā)不足等等。
隨著近年來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和各種新興運動項目的引進,各種新的體育運動項目融入課間操已成為一種趨勢。武術操、搏擊操、街舞操、瑜伽操、跆拳道操、擊劍操、柔道操、啦啦八段錦操、五禽戲操、輪滑操、繩操、皮筋操等等層出不窮,此外還有各類的球類體操。這些項目操,從整體上講,促進了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和傳統項目走近學生,也同時豐富了課間操和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客觀上推動了學校體育和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學校體育校園文化的建設。
在各種項目操里,還有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就是“球操”。球操的內容很豐富,筆者現在看到過的就有籃球操、排球操、羽毛球操、網球操、乒乓球操、棒球操、軟壘操、柔力球操、三門球操、手球操等,當然還有本文的主角——足球操。面對各種各樣的球操,我們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都是球類項目的操,有的項目通過操化形成了新的項目,如籃球變成了花式籃球;有的球類很適合編成操,編出來很好看也很受學生喜歡,旁觀者也基本沒有什么批評和詬病,如網球操、羽毛球操等;而有的項目編成操就很受非議,典型的是足球操;而有的球類項目根本就沒人想著去編成操來做,如高爾夫球、臺球、冰球等。本文認為這個現象的背后是球類項目在面對“操化”時所體現出的特性的不同(表2)。
表2 球類項目操化的各種情況
通過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足球屬于不太適合“操化”的球類項目,這也是“足球操”備受爭議的根本原因。足球運動影響“足球操化”的特質是:1)用腳控球踢球,2)技術較難且學生基礎差,3)集體展示難以整齊等,于是“手抱球做操”的“足球操”成為很多學校在展示時的無奈選擇。在排球的“操化”中也有很相近的現象,原由同樣是技術是不能持球的擊球、技術難基礎差和展示難整齊等。據此認為:“足球操”不是源于偶然失誤,也不是源于主觀的形式主義錯誤,而是帶有必然性的、源自足球項目特性和“操化”技術難題的偏誤。
今后的“足球操”該如何進行改革和完善?我們將如何通過“足球操”去豐富“足球大課間”的內涵和內容,提高大課間鍛煉的實效性,為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本文在此提出如下的建議:
堅決擯棄以往出現過的那些簡單照搬和移植其他“項目操”和“球操”思路與形式的、漠視足球項目特性的、忽略足球技戰(zhàn)術要求的、缺乏在足球技術與體操結合方式創(chuàng)新的、過度拘泥整齊劃一的、單純?yōu)檎故颈硌荻O計的錯誤“足球操”,盡快拋棄已經被證明是低級的、庸俗的、非技術性的、帶有不當柔美動作的“足球操”,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重犯類似的錯誤。
為促進“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的實效性、趣味性和展示性的發(fā)展,建議要研發(fā)和推進“半操半練”的“足球大課間”形式。所謂“半操”是用大課間的前一半左右的時間進行“有球性練習性和有一定技術學習實效性”的“新式足球操”;所謂“半練”,是指用大課間的后一半左右的時間進行“在較小空間范圍以小群體形式進行的小型足球技術和戰(zhàn)術練習”的“課間小型技戰(zhàn)術練習”?!鞍氩侔刖殹钡摹白闱虼笳n間”的基本要素是:
1)“新式足球操”是以熟悉球性為主要目的,選擇足球技術中的“球性練習”和“較小幅度的動作技術”并將其有意義地串聯起來的連續(xù)性技術動作內容,然后在大集體的體操隊形中進行練習的、與以往的足球操在功能上很不一樣的新的“足球操”(表3和表4)。
表3 “新式足球操”的基本要素
表4 編進“新式足球操”的足球動作推薦
2)“課間小型技戰(zhàn)術練習”是打破做操隊形,最大限度利用學校的場地、足球設施和器材,讓學生分組進行各種足球技戰(zhàn)術游戲,具體內容是各種足球的小型比賽以及“足球全員運動會”的比賽內容等(表5)。
表5 “課間小型技戰(zhàn)術練習”的基本要素
3)新的足球大課間要保持兩個“量”:一個是必要的運動量,一個是與學生足球能力相適應的足球技術含量;切忌足球技術含量過低而導致足球課間的低效和無趣,切忌負荷量過小而降低大課間的身體鍛煉意義。為了提高技術含量和運動量,建議采用以下方法改進足球大課間:①定期舉辦為“新足球操”而設置的面向全體學生的球性比賽和小技術的比賽,如顛球比賽、頭頂球比賽、停球比賽、傳球比賽等,讓學生的足球練習更有目的性和目標性;②定期舉辦為“小型技戰(zhàn)術練習”而設置的、最大限度面向全體學生的技戰(zhàn)術比賽,如射門比賽、踢遠比賽、踢準比賽、搶球比賽、運球比賽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足球的運動技能;③要在大課間中加進一些有足球特點的身體素質練習,如高抬腿跑、原地縱跳、俯臥撐、仰臥起坐、立臥撐、跳繩、繩梯練習、變速跑、曲線跑、連續(xù)跳躍、平板支撐等,并定期舉行身體素質“擂臺賽”,以提高學生的素質鍛煉積極性;④加強對學生的拼搏精神的教育,弘揚新時代青少年刻苦鍛煉的精神。
總而言之,對于各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來說,“足球大課間”首先是足球,其后才是大課間體育鍛煉?!白闱虿佟币彩侨绱?,它首先是足球,然后才是操。由于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都是新生事物,過去沒有多少成功的先例,有些失誤和偏頗在所難免,今后的校園足球要充分吸取教訓,認真思考,認真研究學理,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的內容與形式。
好的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成功的標志就是:①學生因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在足球的技能和戰(zhàn)術意識方面有明顯的提高;②校園足球的氛圍和相關的校園文化建設因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變得日益濃厚和豐富;③學生因為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身體素質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大課間體育鍛煉的內容多、形式新。
綜上所述,在研討了“足球操”和“足球大課間”的各種問題及其原由之后,得出如下研究結果乃至啟示:
1)在新校園足球面臨著實效性的質疑甚至是“形式主義”的批評的時候,我們必須虛心地對待問題,冷靜地思考問題,認真地找到問題并科學地解決問題,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抵觸。
2)“足球操”里反映的一些問題是源于熱情、盲從、缺乏思考、急功近利和倉促上陣等共同作用下的一個思想和行為的結果?!白闱虿佟逼鋵嵰彩且粋€現象,類似的現象在其他校園足球的工作中應該也是存在的,因此我們應該在今后的校園足球工作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既要就事論事,也要舉一反三,解決思想和行為上的某種偏差,推動校園足球更加健康地向前發(fā)展。
3)“足球操”的問題是“校園足球需要足球操來面對全體學生”“足球操卻與足球分離了”“足球又是球類項目中一個難以操化的項目”等要素共同作用的技術性問題。對此,校園足球要把握“足球大課間首先是足球,然后才是大課間;足球操首先是足球,然后才是操”的基本原則,從足球的內容與形式的分析研究入手,在技術層面上解決相關問題。
4)“廣播操”“項目操”“球類操”雖然都是操,但其操化的原理各不相同。本文借“足球操”的問題對“球類項目操化”的現象和原理進行了分析,發(fā)現了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并探索了“新足球操”的可行方法。為了讓“足球大課間”和“足球操”走出“操脫離足球”的問題怪圈,建議推進“半操半練”的“足球大課間”形式。即用大課間的前一半時間進行“新式足球操”,用大課間后一半時間進行“較小空間范圍小群體有球技術和戰(zhàn)術練習”,并對其中的“操”和“練”的內容與形式提出了建議。
5)“半操半練”模式具有將足球的體驗與技能掌握、將基本技術掌握與技戰(zhàn)術應用、將足球的全體性學習和足球的個性化發(fā)展很好地結合起來的特點,它可能會有利于今后校園足球和“足球大課間”內容的豐富和實效性增強,也對其他“球操”和“項目操”的研究與發(fā)展具有啟發(fā)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