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珍
摘要:小學低年級是幼小銜接教學的關鍵,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存在著好動、活潑、注意力差以及調皮等不良習慣,甚至對知識沒有很高的求知欲,從而無法意識到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游戲教學法的提出和應用是形勢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重視,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本文就是從游戲教學的意義出發(fā),從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方案設計、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進行游戲教學以及情境生活化教學游戲法三種策略以及游戲教學中的注意點,實現(xiàn)了游戲教學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運用策略
《新課程標準》提出,對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進行了明確,強調要從生活和游戲中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性。因此,需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玩”數(shù)學,也就是說通過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下面就從小學生游戲教學模式的運用意義著手進行分析,通過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進行游戲教學以及情境生活化教學游戲法三種方式,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意義
小學低年級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很多學生并沒有從幼兒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轉換過來,因此一節(jié)課40多分鐘的課堂教學對于低年級老師是一種挑戰(zhàn)。低年級學生因年齡小,活潑又好動,思想不集中、容易走神等導致聽課的效果不理想,同時對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也缺乏的興趣,更認識不到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而游戲教學法能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實施證明,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和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同時游戲教學具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對幼小銜接的低年級教學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強師生之間的活動,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另外,游戲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很多游戲教學在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學生之間合作,以此擺脫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和分享等精神,控制自己的情緒,并正確的處理自己焦慮的情緒,樹立良好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圍繞著具體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課程目標是游戲教學設計的核心,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需要先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需要延伸的分散教學目標,就比如在新人教版第一冊的小學數(shù)學課本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這一課程中,主要的目標是能夠通過對圖形的觀察,了解常見圖形的具體名稱,并且能夠了解到這些圖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那么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設計方案的時候,可以圍繞這個教學目標進行相關的游戲設計。
教學時,設計“畫房子”游戲,老師要求學生自行繪畫自己心目中的房子,在畫房子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會用不同的形狀畫出各種的房子,有的學生畫的房子是方形的,有的學生畫的房子卻是圓形的,這是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你畫的是什么房子?。俊?,學生可能會說“蘋果房子(豆腐房子)”并且期待著教師的表揚,教師需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表揚“畫的非常棒??!”,同時引導學生說出:“那你用到了什么圖形?”,學生會說“不知道”。接著,教師再順勢教學生圖形的認識,并且引導學生理解該圖形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詢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觀察到的圖形內容,這樣的游戲設計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圖形知識的認識,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圖形的運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方式,進行游戲教學
游戲環(huán)境是進行游戲教學的重要保障,只有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學習,了解到數(shù)學的具體應用。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比較開放的游戲性環(huán)境,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教學一年級第二冊的“人民幣的認識”的這一課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有誰知道我們平時買東西用的是什么呢?”,學生會回答:“錢”,接著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逛超市”的環(huán)境,通過角色扮演小小售貨員,小組合作進行游戲活動,并依次提出相應的問題“1元錢可以買哪些糖果”、“1元錢買兩個棒棒糖,夠嗎?”、“買一粒1.5元的巧克力,還差多少呢?”等這樣類似的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創(chuàng)設“超市”的環(huán)境,不但可以趁勢引導學生認識“元、角、分”,使學生體會做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豐富了學生對人民幣的具體認知。
又如,教學二年級“認識時間”,課前讓學生準備自制的時鐘,練習鞏固時,可以設計“你說我撥”的游戲,教師先出示幾組生活中的比較熟悉的時間,比如上學、放學或上課時間等,讓學生小組合作,一個說一個撥,體驗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的位置,并共同交流指正。這樣設計創(chuàng)設了熟悉的生活場景,不但可以鞏固本課所學的知識,體現(xiàn)數(shù)學教學的生活化,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情境教學游戲法,進行生活化數(shù)學教學
數(shù)學是小學教學中比較基礎的一項科目,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并沒有重視到數(shù)學的重要性,這點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少引用生活化的語言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無法將現(xiàn)實生活與數(shù)學練習在一起?!稊?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數(shù)學教學應該生活化,而恰當情境游戲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同時能夠加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重視性,從而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 “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購物”的游戲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前準備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圖片,每個圖片中標記好價格標簽,蘋果是每斤5元、葡萄每斤3元、白菜每斤1元等,并且其中有3-5個圖片的價格是一樣的,然后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有限定的時間進行“采購”,并且要在限定的時間之內進行最終價格的計算,最后時間又快計算又準確的小組獲勝,并要求學生在游戲過后談論自己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由教師進行引導思考。
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課后習題中“小動物回家”的左右兩側算式和結果,可以設計“找朋友”的游戲,一組手拿著具體的算式,比如“4x4+4”的紙板,并畫上可愛的動物,另一組的學生手中拿的是制作的算式結果,比如該算式的結果是“20”,然后兩組學生進行隨意站位,站好之后進行“找朋友”游戲,每個學生需要根據(jù)算式找到有正確算式結果的學生,找對互相握手祝賀。通過這樣情境教學游戲法的運用,可以實現(xiàn)數(shù)學的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混合運算的順序,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游戲教學法在運用中的注意點
1、游戲教學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
課堂上的游戲活動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它是服務于教學。因此,游戲教學設計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7的乘法口訣”時,可以在練習鞏固時設計“速配口訣”,4人小組合作,兩個學生用手勢隨意出數(shù),其他學生根據(jù)數(shù)學說出對應的口訣。這種的游戲目的性比較明確,學生的參與度也高,同時也鞏固了口訣。
2、游戲的活動方式要多樣化、要貼近生活
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課堂上只有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游戲活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設計的游戲活動形式不要過于單一,要盡量貼近生活,合理采用多樣的游戲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3、游戲活動的時間安排要得當
游戲教學活動只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落實課程的教學目標。課堂上游戲活動不是占主導地位,因此游戲活動的時間不宜過多,時間安排要得當。
總之,游戲教學法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是幼小銜接教學的關鍵。因此,需要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把游戲引入課堂,不但寓枯燥的數(shù)學內容于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玩中學數(shù)學,而且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通過游戲教學法也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人際交往等方面能力,促使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學習態(tài)度,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彩花.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游戲教學的設計及課堂實踐探索[J].中華少年,2017,(05):142-143.
[2]朱翔羽.淺析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6,(34):104-105.
[3]彭雪利.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Z2):94.
[4]黃巖.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游戲活動設計與實踐探究[J].知音勵志,2016,(08):133.
注:本文系福州市倉山區(qū)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游戲教學的設計探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批準號:CJCG201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