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省
摘要:小學是一個人對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初步認識的階段,它對于孩子今后的性格養(yǎng)成與人格樹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新課標改革以來,加大了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比重,語文中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德育教學材料,我們老師不僅要向?qū)W生教授語言的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與思想境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诖?,筆者結(jié)合時間工作經(jīng)驗,較為詳盡的闡述了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對之后的相關教育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 重要作用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材基本上都是樂觀向上的主基調(diào),這些教材有助于幫助孩子培養(yǎng)開朗、樂觀的性格,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品德思想教育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結(jié)合,在向?qū)W生傳授語言知識與技巧的同時,逐步的通過對語文教材的解讀來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zhì),建立健全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提升。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條件在于對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現(xiàn)狀的把握,強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
“精英”教學理念的興起,使得學生家長把目光從初高中教學階段逐步轉(zhuǎn)向小學階段,為了不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生家長一味的要求學校加強理論教學課程的布置,增強各學科知識技能的教授力度。學校出于招生和社會滿意度等方面的考慮,過度重視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一方面,這種不合理的理論課堂設置加大了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增強學生的學習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機會;另一方面,品德教育的偏失進一步誤導了老師教學課程的設計,導致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水平的停滯不前。
除此之外,一些學校本身就沒有將德育教育足夠的重視起來,將其認為可有可無,從而相應的減少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參與度。在這種學校政策引領下,特別引起小學語文老師對德育教育的誤解,將語文理論知識與技能作為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不注重在語文課堂有目的有計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不能激起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不能從小就樹立科學正確的思想觀念,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2.1對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作用
小學語文中有很多素材和課文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或者是宣揚愛國精神或者是贊美親情又或者是歌頌友情。將這些教材編寫成學生喜歡的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學生在進行讀故事增長語文知識的同時又能促進思想品格的建立。利用語文課本中這些豐富多樣的資源和內(nèi)容,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和方法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能夠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例如在《給予是快樂的》中,通過生活貧困小孩給保羅所說的一番話,來打動學生,告訴學生“給予是快樂”的這個主題,著能夠促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yǎng)成幫助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這種極具有感染力的語文素材,在通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來進行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就會給學生真切的感受,激發(fā)出學生內(nèi)心積極向上的因素。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得到育人育德的效果。
2.2加深愛國主義思想的建立
國家是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單位,有國才有家,愛國主義思想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尤其是在如今社會大環(huán)境浮躁,唯利主義的盛行。使得國人的愛國主義思想受到一定的影響,近日廈門大學“田佳良事件”又一次將愛國話題提上了風口浪尖,她在社將網(wǎng)站公開發(fā)表錯誤言論,歪曲歷史真相,損害了黨和國家的形象,對社會產(chǎn)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與高校教師的身份嚴重不符。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愛國思想,導致雖然擁有高學歷高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被社會所拋棄。這也說明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加強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思想的必要性與重要性??v觀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教材,愛國思想的教材比比皆是,為我們進行學生愛國主題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蘆花蕩》、《親愛的爸爸媽媽》以及《最后一課》等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有一個的感人故事,不一樣的故事主角不一樣的故事情節(jié)但都是一樣的愛國主義思想,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能夠給學生幼嫩的心靈帶來強烈的沖擊,使學生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教學方式,將課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課堂再現(xiàn),通過引導學生在模擬情景中感受人物的魅力與高尚品德,逐漸的提升學生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
2.3德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品德的建立
誠實守信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品質(zhì),它傳遞的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加強的與建設中的誠信建設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誠信的教學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誠信的人才能夠在社會中立足,踏踏實實誠信待人是各行各業(yè)的基本要求。但是,現(xiàn)在即使是在大學研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誠信問題。論文抄襲造假現(xiàn)象屢出不鮮,這不但是對自己名譽的損失,同時也是對國家形象的抹黑。因此,這也就促使了我國小學階段教學中滲透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加強對學生誠信品德的培養(yǎng),以“誠”立身,升學生道德品質(zhì)建設。
3.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建設,是教育的必然選擇。我們應該堅持教書先教人的思想,通過對語文教材的解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這也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應該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積極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和信任,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世明.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112.
[2]謝轉(zhuǎn)紅.探究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8(08):20-21.
[3]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5):57.
[4]馮磊.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