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互聯網的到來,并逐漸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尤其是在當代大學生的日?;顒优c學習生活中幾乎都有互聯網的身影。而互聯網在社會各個方面的滲透同樣也影響了我國教育方式的選擇,尤其是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互聯網的融入與其說是機遇更不如說是一種挑戰(zhàn)。在這樣的新時期,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弊端也是日益突出,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巧妙運用互聯網優(yōu)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及時更新大學生思想教育理念,在互聯網與教育融合的有利條件之下,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更好的學習平臺。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和對策 創(chuàng)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70-02
引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已經進入了空前的互聯網發(fā)展繁榮期,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的發(fā)展呈現出無限的潛能。高等院校作為一個信息高度密集的場所,各方面的教育必然會受到互聯網的滲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可避免的會受到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影響。因而,在互聯網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生了變化,眾多不可控制的網絡因素使教育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也因此顯得格外重要。
一、互聯網時代下嶄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大學生三觀趨向扭曲
在大學期間,學生的三觀還處在一個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形成的觀念容易在學生心理定型,三觀也因此而建立起來。但實際上,大學生由于自身經歷有限,對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認識尚為淺薄,觀念極其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并且發(fā)生改變?;ヂ摼W在人們生活的介入使得傳統(tǒng)觀點逐漸被摒棄,崇洋媚外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大學生的思想也慢慢發(fā)生改變。在這樣多元化和開放化信息環(huán)境的影響之下,容易對大學生三觀的沖突與失范。由于信息交換自由與自媒體盛行,大學生實際的生活空間與方向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再加上他們并沒有專業(yè)人群進行矯正與監(jiān)督,在辨別真?zhèn)闻c善惡方面也開始變得模糊。網絡的虛擬性與開放性使得一些錯誤的價值觀[1]慢慢腐蝕大學生的思想,如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和享樂主義等等,都會對大學生的思維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大學生的道德素質與法律意識受到考驗
互聯網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匿名性,這既是互聯網的一大優(yōu)勢同時也是其缺陷所在。與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相比,互聯網的匿名性大大的降低了傳統(tǒng)道德的約束力,大眾會通過利用互聯網這一特點巧妙的躲過輿論,對自己形成一種保護,使得自我傳播的信息能夠脫離政府與學校等權威控制。長期受此類信息的影響,部分自律意識較差的學生也學會通過網絡放縱自己[2],甚至發(fā)布一些中傷他人的言語,在網絡上發(fā)布一些不良信息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這種道德約束力的放松會使得他們產生短時間的快感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到最后喪失道德約束與法律意識。
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德育教育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種新型思想逐漸涌入到中國,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一些大學生在不良思想的影響下逐漸產生不良的行為習慣,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面對此種情況,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就需要增加德育教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道德教育,讓大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思想教育,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高校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低,在此種情況下,教師要想保證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順利融入德育知識,就需要根據大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融入一些國家時事政治、道德知識等方面內容,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提高道德意識、愛國精神。
3.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體驗,讓學生到敬老院、孤兒院進行參觀,讓學生在參觀中體會到人生存在的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目標。
(二)高校加強大學生的理論知識教育
高校要想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就需要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教學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高校需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教學中多增加一些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設置成游戲、問答題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程度。其次,高職院??梢越M織“一對一”的幫扶活動,讓學校組織中的老團隊帶動大學生一同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質量。最后,等到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完畢后,高校教師需要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學生進行處罰,從而督促大學生認真學習理論知識[3],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高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需要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尊重學生的意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些國家時事政治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愛國意識,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娟娟,“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困境及其對策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6(6):106-107.
[2]李宏勇,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5(19):14-15.
[3]郭艷艷.網絡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文教資料,2011(1):26.
作者簡介:
楊青(1982.2-),男,湖南省常德人,碩士學位,學生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