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蓮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越來越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提問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師生互動的方式。如果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就會浪費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思維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激發(fā)出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在課堂提問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課堂提問的技巧有深入的研究,通過課堂提問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本文首先分析了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使用課堂提問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提出了幾點策略,最后簡要闡述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在獲取知識的時候也更加的主動。但是,很多教師仍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1]。他們對每一篇不同的文章都采用同樣的教學模式,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教師就為每一個問題預設了答案。這樣課堂提問的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不能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由于受到應試教學的長期影響,很多教師仍然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樣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方式會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壓力,禁錮學生的思維水平[2]。課堂提問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學生在分析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也得到了啟發(fā)。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過程被簡化了,學生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課堂提問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化策略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尤其是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要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文內容的學習中。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教師要仔細的挖掘課文內容,對于提問的時機和用意都要進行仔細的推敲,然后對提問的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不要讓問題本身出現(xiàn)語言或者邏輯方面的錯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到實際的教學內容,最好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引導的作用,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生朗讀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從課文標題看作者寫了哪兩個地方?作者的樂趣表現(xiàn)在哪里?哪件事是作者覺得最樂的?作者的“樂”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可以一步一步的研讀課文,從而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課堂提問的重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在初讀文章的時候往往對文章只停留在比較淺層次的理解,要想讓學生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就需要教師巧妙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有比較明顯的時代特征,有些文章中所體現(xiàn)的社會現(xiàn)狀也與現(xiàn)代社會非常不同。但是,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于很多文章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困難[3]。因此,教師就要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的深度思考。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跡,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然后教師要向學生進行合適的提問,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去理解課文。比如,在學習《藤野先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先為學生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跡。然后,教師可以從文章的寫作背景出發(fā)向學生提問:魯迅去日本留學的目的是什么?他為什么離開東京?他為什么學醫(yī)又棄醫(yī)從文?這些都表現(xiàn)了魯迅怎樣的思想感情?通過這些問題學生會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課堂提問雖然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教師在提問時一定要堅持適度原則,要注重問題的質量而不是數(shù)量。大量的課堂提問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提問的問題太少又會使學生處于比較被動的位置。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應該抓住文章的重點,分清主次。對于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設計適當?shù)恼n堂提問,而對于次要的部分則可以不采用課堂提問。比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時,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不要按照順序進行提問,而要從整篇文章的角度進行提問,使學生從文章的重點去理解文章。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于勒耗盡了家產,為什么還能引起若瑟夫的同情?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就需要正確的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和中心思想,這樣有重點的提問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在提問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難度過大,學生回答不上來,就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回答的興趣就會減弱,而且也會浪費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注意問題的層次,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入手來設置問題的深度,從而使課堂提問真正的發(fā)揮其作用。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精心的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所提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層次又要主次分明,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使每一個問題都能發(fā)揮其作用,加快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