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松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遍喿x是學習語文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輔助學生理解和應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文字的內涵與樂趣。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明確閱讀教學的根本性問題——誰是閱讀的主體。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學生是閱讀的主人,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以此為出發(fā)點,實現(xiàn)學生與閱讀內容的最大化契合。
一、平等性閱讀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在師生互動中形成體驗、探究的自然氛圍,這是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參與度的前提。因此,教師應平等對待全體學生,讓學生有平等參與對話的機會,避免好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使絕大部分學生成為“聽眾”。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對能夠發(fā)表獨特見解的學生進行及時表揚,讓學生體會到在課堂中參與的快樂,促進學生認知和情感的協(xié)調發(fā)展。
在《斑羚飛渡》教學中,在學生閱讀幾遍課文后,筆者提問學生“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情”,這時班上一名平時上課開小差的學生大聲說道:“一群羚羊,凌空躍起,飛躍山澗。”班上學生見該生回答問題,紛紛大笑起來,該生開始表現(xiàn)出低頭害羞狀?!昂芎?,你說得很對。你是否可以說出這篇課文所要表達出的精神呢?老師給你們幾分鐘的時間再仔細讀一下課文,之后回答我?!惫P者對該生的回答提出贊揚,基于筆者的再次提問,班里的學生都開始積極地參與到課文的閱讀中。一段時間后,剛才的那名學生又主動站起來說道:“通過對老斑羚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獻身精神;通過對年輕斑羚與老斑羚的合作,展現(xiàn)的是一種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筆者針對課文內容的講解,組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作者的寫作主旨。在“差生”回答問題后,筆者進行積極鼓勵,并繼續(xù)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幫助學生對作者所想要展現(xiàn)的精神進行了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通過對課文的反復閱讀,明確作者的中心思想。同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正視每一名學生的回答,并適當加以贊揚鼓勵,對“優(yōu)生”與“差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間接性實現(xiàn)對閱讀主體的明確。
二、生成性閱讀教學
傳統(tǒng)閱讀教學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預定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回答的問題及得出的結論,都是教師預先設定好的,具有統(tǒng)一性的特點?;谛抡n程的要求,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參與性的提高,在參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生成性教學。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思維的碰撞,引發(fā)學生深層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風箏》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在學生閱讀之前,筆者提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候的心情,給課文進行分組。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將你產(chǎn)生的疑惑寫到黑板上,并在問題的后面標明自己的名字”。由于筆者提出的全新的閱讀方法,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中。
學生的閱讀聲朗朗,一段時間后,A同學走上講臺,寫到“為什么說春天‘久經(jīng)逝去?為什么說這春天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學生見已經(jīng)有人上黑板寫問題便開始躍躍欲試,班里的讀書聲又是一陣提高。幾分鐘后B同學走到黑板前,寫到“課文中弟弟已經(jīng)全然忘卻,但是為什么作者卻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在B同學落筆之時,C同學走到黑板前,寫到“為什么在弟弟說‘有過這樣的事嗎?后,作者不但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在學生寫閱讀產(chǎn)生的疑問之際,班里學生的閱讀聲逐漸降低,隨機筆者提問,是否還有問題要寫的學生。學生表示沒有后,筆者提問:“可以將課文內容分為幾組呢?”學生開始說道:“1~2為一組,3~4為一組,5~8為一組,9~12為一組?!痹诮鉀Q學生疑惑的過程中,筆者首先組織學生對問題各抒己見。其中一名學生說道:“本文以風箏為線索,通過對北京風箏的觀看,聯(lián)想到了小時候故鄉(xiāng)的風箏?!惫P者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行融合性總結,對課文的主旨進行講解,實現(xiàn)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的作答。
筆者根據(jù)《風箏》的教學重難點,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以及對問題的說明,認識到了作者的心情態(tài)度。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通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積極參與,促進學生生成問題并解答,展現(xiàn)生成性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總之,針對初中生語文閱讀主體性,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中。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實現(xiàn)平等性閱讀教學。教師還要增強學生的閱讀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生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參與度,促進學生開展有效的閱讀學習。
作者單位:河南省永城市教體局教研室(47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