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生
摘 要: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使學生在美的欣賞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保障性工作。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能力;興趣
隨著高中課改的不斷推進,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成了一個凸顯的問題。針對高中美術鑒賞進行了一些嘗試與思考:
一、通過美術賞析進行平等交流,鼓勵審美個性
在美術賞析課中,美術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者轉(zhuǎn)化為學生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與合作者,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與交流,拉近了教與學之間的距離。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觀賞和思考,鼓勵每個學生把各自的看法和想法大膽說出。中職學生文化底子較薄弱,由于缺乏自信,開始有些膽怯,害怕說錯,這時教師站在參與者的角度給學生一定的提示和鼓勵,對學生發(fā)表的看法教師在一旁則加以肯定。久而久之學生放下了以往因怕說錯而不敢說的包袱,這對于中職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他們長期由于作為“差生”而與教師之間存在的隔膜消除了,他們的思想開始活躍,參與的意愿也開始增強,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并由此帶動了整個班級的學習熱情,增強了班級同學間的凝聚力。這為鼓勵審美個性,培養(yǎng)審美意識,提高審美情趣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美術賞析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審美情趣
美術賞析的選擇范圍極其廣泛,涉及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既介紹東方藝術,也介紹西方藝術,既講授古典藝術,也講授現(xiàn)代藝術。比如:在介紹到壁畫時,從最早的洞窟壁畫--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到我國的敦煌莫高窟;在《受傷的野?!分袕囊芭>€條的力量感和動感聯(lián)想到了西班牙的斗牛;從敦煌莫高窟中《九色鹿》的神話故事,我們知道了做人的本質(zhì);從山水畫的欣賞聯(lián)想到環(huán)境和旅游資源的保護等。
同時,美術賞析課上既介紹前衛(wèi)藝術,也介紹民間藝術和通俗藝術,如:從楊柳青的年畫到現(xiàn)在青少年中風靡的美少年卡通畫;從民間廟會上的踩高蹺到前一陣街頭流行的啪啦啪啦舞等等。久而久之,通過以上這些藝術活動,能逐漸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一種寬容的審美心理和開放的文化心態(tài),引導他們用這種審美心理和文化心態(tài)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和人。
由此可見,美術賞析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塑造學生的品質(zhì),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備學生的知識修養(yǎng)以及發(fā)達其心智、開發(fā)其潛能都有重要意義。
三、學科相互滲透,培養(yǎng)審美意識
美術賞析與音樂、歷史、網(wǎng)絡、文學等學科都有不同程度的聯(lián)系。在賞析課上我們可以采用美術和其他課程相結合的方法,這能培養(yǎng)學生多元思維的能力,對于處于此年齡段的中職學生將是受益終生的。
以美術和音樂為例,將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感性的空間。在欣賞國畫山水時,結合中國古典音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讓學生的思緒和感受隨著音樂而潺潺流淌;在欣賞油畫作品時可選擇與主題較接近的西洋樂,如:在欣賞《蒙娜麗莎》時可以選擇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當舒緩、溫柔、浪漫的音樂響起時,人的身心處于一種放松、自由、和愉悅狀態(tài),此時更能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想象力,從而能讓人更深入地去感受畫面中的意境,體驗不同層次的美。
四、美術賞析可以促進人格的完善和情感的培養(yǎng)
美術賞析是一種極其有益的高情感活動方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體驗到了由內(nèi)容健康且意義深遠的作品所產(chǎn)生的視覺沖擊對中職學生人格和情感的巨大影響。如在欣賞羅中立人像作品《父親》時,作品中的“父親”長年累月經(jīng)受風吹日曬的皮膚在陽光下呈現(xiàn)古銅色,歲月在他臉上刻下的一道道溝壑,滲透出生活的艱辛和苦楚。他的眼睛充滿了辛酸、無奈,從老人的鼻子使人想到農(nóng)田上默默耕耘的老牛,老農(nóng)手里的碗盛著和他臉一樣顏色的茶,那粗糙的手指,呈現(xiàn)出鐵銹一樣的顏色。整幅作品以黃色為背景,使人想到無數(shù)和他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形象。通過對人物表情、用色、和人物動作的分析,讓學生能體會到自己的祖輩像畫中的人物一樣艱辛的生活,感受到中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廣袤的土地上,中國農(nóng)民祖祖輩輩在蹉跎歲月中無怨無悔的耕耘著,這是一種不同于《蒙娜麗莎》的原始的、質(zhì)樸的美,讓學生能從中體驗到這份樸實的情懷。
在介紹敦煌壁畫時,我有意地選擇了“鹿王本生故事圖”和“薩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圖”,上則故事譴責了人性的貪婪和忘恩負義,下則故事告訴我們舍己為人是人性善良的體現(xiàn)。通過神話故事來教導學生怎樣做人和做什么樣的人,教導學生要學會做事必先學會做人。
綜上所述,一般認為藝術所具有的認識、教育、審美三大功能在美術賞析教學中都能得到體現(xiàn)或部分得到體現(xiàn)。在美術賞析中,有認識功能中的諸多科學性、歷史性、文學性、美術知識性等內(nèi)容;有教育功能中的諸多道德性、倫理性、人道性、正義性、思想性、精神性等內(nèi)容;有審美功能中的諸多藝術種類、造型、構圖、色彩、表現(xiàn)技法、表現(xiàn)風格、等內(nèi)容。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觀賞、感知,不但記憶了大量的藝術形象,而且無形之中得到了指向真、善、美的超繪畫性目的和有助于“人格完善”方面的收獲。這對中職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將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美術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教育,有更多的未知需要我們?nèi)ヌ角螅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師也必須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不斷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和塑造自我。為高中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讓鑒賞能力成為他們一生的藝術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