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超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知識輸入和技能技巧訓練的綜合課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采取內(nèi)容生動有趣、形式多種多樣、方法靈活簡便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英語,在樂中學英語,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策略探討
英語作為一門在語言交流中運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小學的課程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最大的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掌握技能、提升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極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興趣,還應注重營造英語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其與漢語學習的不同。例如,當教師進入教室之后,可以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可以說:“Good morning, I hope you can have a pleasant day.”當教師說完這句話后,學生可能有不懂的地方,教師可以將學生不理解的單詞pleasant用漢語講解一遍。當學生知道這個單詞有愉快的意思之后,就會明白教師所說的整句話的意思。教師應根據(jù)教材上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如教師講解尺子、橡皮、鉛筆等單詞之后,可以將同學分成小組,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借學習用品。如借尺子,學生就會說:“Can you lend me your ruler?”若是想要借用橡皮,可以說:“Can I use your eraser?”這樣的小組交流,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當學生以后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會自然地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標。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營造一個和諧平等、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需要精心構思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在講課過程中盡量營造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氛圍,促使小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引發(fā)其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以便能夠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發(fā)散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同時,還應認真觀察小學生的情緒變化與學習表現(xiàn),及時掌握其心理狀況,保持持久的學習注意力,使課堂氛圍和諧平等、輕松愉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很多的內(nèi)容都是與生活實際相互聯(lián)系的,教師在教學時,要找到生活的模型,設置相關的情境,以此來促進對學生的英語教學。教師必須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以及生活實際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的感知中理解知識,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由于課堂的空間一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將真實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其內(nèi)容進行生活情境的模擬,讓學生融入其中,能夠觸景生情,去感受身邊的事物,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Happy birthday”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一個學生代表過生日的同學,其他小組同學與其交流,對其進行祝賀,“How old are you?”“Can you say when is your birthday?”等。這樣,學生通過問答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的任務,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過程將英語知識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傳授給學生,通過引導,讓學生理解運用。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過程的主要任務就是有效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了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父親節(jié)的時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以“FathersDay”為本堂課的教學主題內(nèi)容,讓學生利用自身掌握的英語知識及對該主題的了解,走上演講臺進行演講,通過組織對所學詞匯的整理運用,對父親表達自己的祝福,讓學生在溫馨、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活用所學詞匯提升自我口語運用能力,為其樹立自信心。同時,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走到父母面前進行英語演講,通過父母對其努力的認可及肯定,使其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縮短了學生與父母間的距離,也有效提高了學生對英語詞匯及情感的掌控。
二、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習慣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習慣用其中字體的變化和個性化的設計凸顯教學重難點。英語教師要借助目前的多媒體資源,開展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在英語課堂中,通過教學光盤的播放,或者利用PPT播放,能夠?qū)W習內(nèi)容更加清晰直觀地演示出來,從而使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提升。例如,在學習某節(jié)課的內(nèi)容時,可以播放有關課文內(nèi)容的動畫,學生在了解全文內(nèi)容后,通過觀看生動而又形象的課文動畫,能夠加深對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及認識。由于動畫具有豐富的色彩,小學生也樂于接受這種形式,因此,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大大提高,學習英語有了很大的動力,對英語也不再感到恐懼和枯燥。同時,還可以借助電腦設計相關的英語小游戲,將英語課本中的內(nèi)容變?yōu)橐嬷怯螒?,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既能夠獲得樂趣,也加強了英語學習的記憶。因為小學時期的學生還處在愛玩的階段,因此,這種方式更能夠被他們接受。如在某節(jié)課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設計一款連詞游戲,通過畫面匹配正確的英語單詞,由于電腦中設置的是標準發(fā)音,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可以一遍遍重復記憶,可以加深自己的英語學習。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記憶能力、動腦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聽力,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大大提升,真是一舉多得!
三、組織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自主應用活動,以確保學生在主動應用和自主求知中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將熟悉的生活實物帶入課堂,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表達。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生活中的一角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圖,如圖,之后,讓學生對自己所看到的事物進行英文表達,如:床(bed);沙發(fā)(sofa);水(water)等等,組織學生自主進行交流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有效地將生活與英語教學結(jié)合在一起,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種游戲活動。例如,“摘蘋果”游戲,引導學生對摘完蘋果后的問題進行回答;又如:組織學生觀看英語視頻活動,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將知識形象化,以促使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也能大幅度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想要做到英語教學“生活化”,學生生活“英語化”,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在生活中積累和吸收英語,“見多”方能“識廣”,“博大”才會“精深”。
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適合的英語讀物,鼓勵學生訂閱《英文小讀者》《二十一世紀英文報》等報刊雜志,觀看英語卡通片,引導學生注意搜集生活中的英語,如mens(男廁),womens(女廁),CCTV(中央電視臺),Sprite(雪碧)等,使學生懂得從生活中學英語是一種有趣、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且同學之間還可以相互交流,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