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堂
今年是許光達大將誕辰110周年。許光達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久經(jīng)考驗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我軍裝甲兵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他的偉大一生,不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而且他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質、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大力弘揚光達精神,對于全面從嚴治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始終以國家和民族復興為己任,是敢于擔當?shù)牡浞?/p>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弊怨乓詠?,中國有志之士皆以此自我訓誡,把民族興亡、國家前途、百姓疾苦時刻記掛在心上,作為自己的分內責任。這是一種社會擔當精神的體現(xiàn)。正是千千萬萬個有志之士在社會發(fā)展中勇立潮頭,才帶領人民群眾不斷推動了社會發(fā)展進步。許光達就是這樣一位有擔當精神的有志之士。
1908年11月19日,許光達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由于家境貧寒,他很小就做了放牛娃,私塾先生鄒希魯被他的好學精神感動,準許他免費就讀,給他講述的屈原、岳飛和家鄉(xiāng)愛國志士譚嗣同、黃興等人的故事,不斷感染著許光達的幼小心靈。1921年秋,許光達考入長沙師范學校,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在這里,進步老師及學長的引導、革命書刊的啟蒙,使他獲得了進一步的思想啟蒙。當時的中國,遭受列強欺凌、封建統(tǒng)治的雙重壓迫,民不聊生,國運衰微,使許光達對身處的黑暗社會深惡痛絕,對勞苦大眾的苦難生活深感同情,經(jīng)常到岳麓山上瞻仰黃興、蔡鍔、劉道一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墓地,深深被他們的為國為民精神所感動,立志救國救民的思想越來越強烈。他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思想上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于192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轉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春,許光達被中共湖南省委選送報考黃埔軍校,并以優(yōu)異成績被黃埔軍校錄取。從此開始了職業(yè)軍人生涯。
在戰(zhàn)爭年代,許光達曾任軍參謀長、師政委、師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分校校長,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和衛(wèi)戍司令,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qū)2軍分區(qū)司令,晉綏軍區(qū)第3縱隊司令,西北野戰(zhàn)軍軍長、第2兵團司令員。他敢于擔當,智勇雙全,堪稱文武兼?zhèn)涞囊淮麑ⅰ?/p>
許光達在南昌起義部隊南下的三河壩戰(zhàn)役中初顯軍事才華,被朱德夸贊為“好一個娃娃連長許光達!”。在洪湖蘇區(qū),他任紅六軍參謀長時,為推動紅六軍從游擊武裝向正規(guī)部隊轉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血戰(zhàn)楊林寺,他率部掩護紅二軍團指揮部撤離,與敵激戰(zhàn)兩晝夜,打退敵人三個旅的進攻,出色完成了任務。1931年5月,國民黨軍十個團圍攻馬良坪,許光達指揮若定,以一個團兵力與敵人十個團周旋,與主力部隊失去聯(lián)系后,果斷決定攀登懸崖突圍。1932年,許光達在戰(zhàn)斗中負重傷,后經(jīng)地下黨組織安排,被暗中送到蘇聯(lián)治療,終于歷盡劫波把那顆距離心臟僅十公分的子彈取了出來,保住了性命??谷諔?zhàn)爭時期,他領導晉綏軍區(qū)第二分區(qū)軍民,積極貫徹毛澤東同志“把敵人擠出去”的方針,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游擊戰(zhàn),挫敗了日軍的“掃蕩”和“蠶食”,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jù)地。1947年在沙家店戰(zhàn)役中,許光達指揮第三縱隊在烏龍鋪背水一戰(zhàn),頑強阻擊國民黨軍,掩護黨中央機關轉移。事后,毛澤東稱贊此戰(zhàn)曰:側水側敵本是兵家之忌,而我軍犯了這個忌,卻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勝利。周恩來贊嘆:“許光達功不可沒!”史學家則說:“這一仗許光達如果打敗了,中國歷史將改寫?!?948年春,事后被毛澤東連夸三個“打得好”的宜川大捷,采用“圍點打援”戰(zhàn)法,即以部分兵力圍攻宜川,集中主力于運動中殲滅來援之敵。此計策正是許光達獻給彭德懷的。1948年4月,國民黨軍從延安、洛川棄城逃跑,他抓住戰(zhàn)機,指揮部隊連續(xù)追擊敵人三晝夜,戰(zhàn)果碩碩。1949年7月,在西北戰(zhàn)場進行的帶有戰(zhàn)略性質的扶眉戰(zhàn)役中,許光達指揮第二兵團迂回敵后,截斷敵人退路,為殲滅胡宗南集團四個軍,保證戰(zhàn)役的全勝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與兄弟部隊共同解放蘭州,取得了西北戰(zhàn)場的決定性勝利。此后,他率部挺進河西走廊,斬關奪隘,創(chuàng)造了17天推進700公里的奇跡,為大西北的全部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許光達出任裝甲兵司令員,他為裝甲兵的建設付出了巨大心血。他克服沒有經(jīng)驗、沒有人才、沒有教材等種種不利因素,領導組建了裝甲兵的機關、部隊、院校、基地和科研機構。中蘇交惡后,他主持研制了我國第一代T-59式坦克、輕型坦克、水陸坦克、裝甲運輸車等。許光達提出的“沒有技術就沒有坦克部隊”、“為掌握坦克技術而斗爭”這些重要論斷,實際上成了指導裝甲兵發(fā)展、建設的重要理論。他身體力行,甘當學生,不顧自己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五十歲仍帶頭學習坦克技術和操作技能。在許光達表率作用的影響下,包括許多高級干部在內,廣大裝甲兵官兵習軍練武蔚然成風。在許光達的領導下,創(chuàng)建了一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鐵甲雄師。
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备矣趽斒侵腥A民族仁人志士的精神品格,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鮮明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闭怯邢裨S光達這樣的一代又一代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擔當、鐵一般紀律的共產(chǎn)黨人的前仆后繼,我們黨才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發(fā)揚擔當精神,才能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出絢麗的人生篇章。
矢志不渝獻身黨的事業(yè),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典范
20世紀20年代初,社會風云變幻,思想潮流激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讓在民族危亡關頭苦苦掙扎的青年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1921年秋,許光達考入長沙師范學校,當時,長沙師范學校也秘密成立了共產(chǎn)黨和共青團組織。在徐特立等人的影響下,許光達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向導》、《新青年》、《湘江評論》等進步書刊,同時他也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在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實踐中,他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由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1925年5月,許光達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時年還不滿18歲。在不斷的學習、思考和比較中,許光達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共產(chǎn)主義信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以后,許光達將自己全部的身心交給了黨,獻給了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他始終對黨絕對忠誠,理想信念堅定,無論生活多么艱難,環(huán)境多么險惡,敵人多么兇殘,革命意志從未消退,始終為自己的信仰不懈努力,直至逝世。
1926年春,許光達被中共湖南省黨組織選送考入黃埔軍校。而此時的中國,盡管在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下,大革命在轟轟烈烈的進行。由于國民黨右派在蓄謀破壞國共合作,奪取革命領導權。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瘋狂捕殺工人和共產(chǎn)黨員,僅僅4天時間即到4月15日,上海就有300多工人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被殺害的工人、農民和共產(chǎn)黨人尸橫大街,首懸城頭。在這血雨腥風的日子里,一些不堅定分子離開了黨的隊伍,有些人甚至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叛變投敵,更多人談“共”色變。黃埔軍校也在“清黨”之列,要求學生重新填寫“學員政治面貌登記表”,面對白色恐怖,許光達鄭重地寫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五個大字,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死不退出共產(chǎn)黨”的堅定決心。1927年10月初許光達在南昌起義南下的三河壩戰(zhàn)役中,身負重傷,被安置在一戶農民家中養(yǎng)傷。二十多天后,傷未痊愈的許光達踏上了尋黨之路。到1929年5月與安徽蕪湖黨組織接上關系的一年半時間里,許光達在潮汕、上海、壽縣、蚌埠、南京、武漢、長沙、清河、北平、無錫、蕪湖千里尋黨的途中,他懷著對革命事業(yè)的必勝信念,兩渡長江黃河,踏遍華南華北,歷盡艱辛,輾轉千里尋找組織,從不言棄。
新中國成立后,許光達擔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為軍隊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作出了卓著貢獻。無論在何崗位,擔任何種職務,他都能以自己的言行,踐行著為共產(chǎn)主義獻身的入黨誓言。 “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光達雖然遭受迫害,他都矢志不渝,始終保持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氣節(jié)。他還叮囑自己的孩子:“你們要永遠跟著毛主席干革命,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痹S光達以忠誠和生命踐行了“只為人民謀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閑”的錚錚誓言,充分體現(xiàn)了他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員干部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才能在大風大浪中無所畏懼。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我們黨攻堅克難、克敵制勝的全部秘密。
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典范
許光達的一生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人民群眾,尤其是戰(zhàn)士。許光達從青年時期就開始積極投身革命,從最初的黃埔軍校、洪湖蘇區(qū)、莫斯科學習到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馳騁大西北,到解放后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一直到他逝世,縱觀其一生,無論是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他始終自覺地與人民群眾融入到一起,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戰(zhàn)爭的年代,許光達愛兵如子,盡管許光達已經(jīng)是縱隊司令員,按照標準要求,可以有許多“特權”,但是他始終和官兵打成一片。為了使部隊在長途行軍中不丟掉一個戰(zhàn)士,他不但把自己的乘馬讓給傷病員騎,還和政治委員一起,用擔架抬著重傷員,走在部隊的前頭。艱難困苦的時候,他和戰(zhàn)士們一樣吃糠咽菜,用馬料豆充饑,從沒有利用職權搞過一點特殊享受,以致使他的一個剛滿周歲的女兒被活活餓死!
新中國成立后,許光達擔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職務雖然很高,但他始終平易近人,對下級既尊重又關心。干部去找他談什么事情,他總是主動站起來迎上去握手,親自倒水,使人感到親切,無拘無束。逢年過節(jié),還到他的警衛(wèi)員、汽車司機、炊事員的家里看一看,問問有什么困難,表示對他們一年來服務工作的感謝。三年困難時期,有一天許光達聽說機關衛(wèi)生所的一個醫(yī)生的小孩沒有奶吃,又訂不上牛奶,他馬上派警衛(wèi)員到牛奶站,說明情況,要把自己吃的那磅牛奶轉讓給醫(yī)生的孩子。
1963年,許光達因眼疾住進解放軍總醫(yī)院治療,經(jīng)會診后確定為麥粒腫,決定由眼科一級教授張福星為他做手術。手術時不慎卻碰傷了角膜,許光達的眼睛便紅腫起來。此事立即驚動了中央保健局,中央保健局便下達了三點指示:一是追查責任;二是許光達立即轉北京醫(yī)院治療;三是寫出事故報告。許光達對此也作了三點回答:一是我不轉院;二是仍請張福星教授治療;三是不要追查什么責任,此事不必大驚小怪。出了事故,張福星教授的思想壓力很大,而許光達夫婦卻把他當作貴賓接到家里來,肯定他的勞動,感謝他的治療,勸他放下一切界想負擔放手大膽工作,他們夫婦絕對信任他。張福星教授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在他的精心治療下,許光達的眼疾也很快就治好了。
許光達心系群眾,關心部屬,始終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他對老百姓始終抱有一種悲憫情懷,能夠體味群眾之疾苦,了解百姓之冷暖,這樣就使他深受廣大官兵的敬重和愛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這既是總書記對我們黨踐行群眾路線歷史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同時也深刻闡明了新時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性。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要完成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需要我們以許光達這樣的共產(chǎn)黨人為榜樣,一以貫之的發(fā)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
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是廉潔奉公的典范
清正廉潔,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是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對自身品德修養(yǎng)的自覺追求,并在實踐中轉化為不思妄取、清廉自守的自律行為。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伊始,就把清正廉潔作為必備政治品格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許光達不但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而且他時時刻刻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許光達只講奉獻、不求索取,只重事業(yè)、不談名利。1935年,許光達在蘇聯(lián)學習期間,被黨組織派往新疆調解盛世才和馬仲英之間的矛盾。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高級將領,通曉軍事,精通俄語,又熟悉國際、國內形勢,圓滿完成了任務。在蘇聯(lián)的馬仲英為了感謝許光達,贈送了357.1格蘭姆黃金作為其回國的路費。許光達將黃金全數(shù)上交給共產(chǎn)國際經(jīng)濟管理委員會,請求將黃金轉交中國的救濟會。1955年部隊實行軍銜制時,當他得知將要被授予大將軍銜時,便給中央軍委寫了一封請求“降銜”的信,中央軍委并沒接受他的“降銜”請求,要求“降銜”不成,許光達又上書要求“降薪”,終獲批準,其他九員大將的工資都是行政四級,而唯獨許光達是行政五級。毛澤東稱贊許光達是“共產(chǎn)黨人自身的明鏡”。
許光達對自己和子女親屬要求非常嚴格。他到某坦克廠蹲點時,主動給自己規(guī)定了“三不”:不準另外做飯,不準安排到高級賓館去住,不準給他任何特殊照顧。他去教具廠視察工作時,事先通知:不準戒備森嚴,不準列隊歡迎。他常說:“我們共產(chǎn)黨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沒有在生活上要求特殊化的權利。”組織上考慮到他多次負傷,還患有嚴重的風濕病,為減輕他的傷痛,購買了兩個沙發(fā)床,他堅持自己照單交了錢,并撕掉了發(fā)票,怕工作人員拿去作為營具報銷。1960年冬天,全國出現(xiàn)嚴重糧荒,許光達的四哥和六弟饑餓難耐從湖南來京求助,想在身為裝甲兵司令的兄弟家中度過饑荒。許光達有點不近人情的堅持按照裝甲兵黨委“來隊家屬只住三天”的規(guī)定,留他們在家中住了三天,就讓他們帶著家里僅有的幾十斤全國糧票返鄉(xiāng),在返鄉(xiāng)途中他的六弟因饑餓患病去世。許光達對孩子要求也很嚴格。上小學、中學時,許光達不準孩子填登記表時寫爸爸的名字和職務。學校要推薦孩子到國外學習,也被他拒絕,他的理由是:不能因為是國防部副部長的孩子就應該優(yōu)先出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共產(chǎn)黨的干部就是要嚴于律己,廉潔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彼磸蛷娬{,“清正廉潔”和“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一樣,也是“好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領導干部保持清正廉潔尤為重要,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許光達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入黨時的誓言。他敢于擔當、勇于犧牲的斗爭精神,他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他艱苦樸素、廉潔自律的思想情操,為后人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単位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