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防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關乎國家生存和發(fā)展。國防教育是依照捍衛(wèi)國家領土與主權要求,出于抵御外來侵略與顛覆目的,對受教育者實施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的教育,增強其對國防的認識,提高國防綜合素養(yǎng)。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德育要落實素質教育目標,豐富德育內容和拓展德育內涵,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國家發(fā)展與社會建設需要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就要重視國防教育,明確其在初中德育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拓展德育路徑。
關鍵詞:國防教育;初中;德育;地位;作用
作者簡介:劉水泉,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河東中學中學教師,主要研究國防教育在中學中的作用。(廣東 廣州 510990)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5-0129-02
國防教育是國家進步與民族發(fā)展的基礎教育,也是愛國教育亙古不變的主題,如今在初中德育中的地位逐步凸顯,所發(fā)揮的德育作用也在增強。德育有助于指導學生將道德內化成為信念,并逐步轉化為實際行動,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素質和增強學生全面發(fā)展能力。通過將國防教育應用到初中德育,可以有效豐富德育內容和德育內涵,增強學生對國家國防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秉持為國家崛起而讀書的理念,將在國防教育中受到的熏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一、國防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地位
1. 國防教育是德育的組成部分。國防教育是初中德育大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促進德育長效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國防教育包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在內容、目標、準則、對象等諸多領域都與德育具備明顯的一致性,從內在角度上看,國防教育和德育還存在著互補性??梢哉f,國防教育已經是德育組成部分,而這樣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素質教育特別強調要對國防教育進行改進,從而深化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利用國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國防觀念,具備一定的國防知識與軍事技能,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讓學生擔當國防義務。雖然我國在各個領域都有了長足發(fā)展,但還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發(fā)展階段,要為民族崛起與復興提供動力,就必須用國防教育改善教師的德育觀,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完善學生綜合素質,確保德育目標的落實。
2. 國防教育是德育的有效載體。初中德育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而這一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要借助一定載體才可以全面推進。德育的目標實現(xiàn)、任務完成、內容實施、方法應用、增強教育主客體互動等都需要載體作為重要支撐。就國防教育性質、內容、目的等而言,國防教育可以成為初中德育的有效載體。將國防教育作為德育載體,通過指導學生參與軍政訓練,能夠增強學生對國防的認識,提高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國防教育除了提升全民國防意識之外,還能夠強化初中德育。國防教育在這一過程當中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過把國防教育和德育工作進行融合發(fā)展,能夠使國防教育實踐擁有持久的生命活力,還可以使育人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二、國防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作用
1. 國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思想政治素質是優(yōu)秀建設者與接班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有關于價值觀的教育不僅是德育的內容,還是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構成要素,同時也是國防教育當中的關鍵點。國防教育是結合國防目的要求,對學生實施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國防知識與軍事技能為內容的一項教育實踐活動。在國防教育實踐當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熏陶,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fā)展提供動力。具體表現(xiàn)在,國防教育當中以軍事教育為重要形式的愛國教育可以撞擊學生心靈,使革命英雄精神扎根在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得學生懂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才能夠實現(xiàn)國家發(fā)展與民族壯大,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
2. 國防教育在道德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道德素質是人的立身根本,而國防教育則可以為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提供重要的載體。初中生是社會進步與國家發(fā)展的希望和未來,他們的道德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國運興衰。初中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實施以愛國與集體主義為核心內容的國防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樹立國防觀,同時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道德素質。在軍事化的管理教育當中,可以對初中生的道德思想與行為進行規(guī)范,增強學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質的自覺性。通過一系列的軍事訓練活動,能夠逐步引導學生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自覺遵守紀律,秉持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養(yǎng)成文明禮貌習慣和優(yōu)良生活習慣。另外,學生在軍人情操潛移默化的教育當中也能夠更好地受到軍人道德的教育指導。
3. 國防教育在科學文化素質中的作用。文化素質教育強調對初中生開展文化知識教育指導,訓練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塑造學生完善的內在精神,使得初中生除了具備基本知識能力之外,還擁有人文與科學素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在如今的知識時代,需要更多具有高科學文化素質的人才作為國家社會進步的動力。國防教育具有極強的綜合性,涉及社會、自然等多個學科的豐富知識。通過對學生實施國防教育,對學生進行國防知識的補充,可以讓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得到積累提升。另外,國防教育涉及密集型知識領域,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追求科學的主動性,讓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加豐富。
三、國防教育與初中德育整合的策略
1. 改革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觀念是保證國防教育與初中德育高度融合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教育核心,增強學生對于國防教育的認知度和感悟能力。初中學校領導要切實認識到國防教育的重要價值,認識國防建設是關系國家興衰的關鍵,努力將國防教育滲透到初中德育體系當中。在正確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為了提高國防教育質量,必須明確國防教育的重點。其中國防道德是關鍵內容,要求學生樹立愛國觀念,提升國防意識。在具體的教育實踐當中,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提高學生崇高理想信念為根本,凸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重點,構建與時代精神相輔的國防道德教育系統(tǒng)。
2. 明確教育目標。明確的教育目標可以為國防教育的長效發(fā)展指明方向,而在國防教育體系當中,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是永恒主題,也是初中德育的靈魂。初中德育實踐必須立足學生實際,提出合理化的教育目標,突出鑄魂這一核心目的。所謂鑄魂,就是要塑造學生的民族精神,調動其愛國情感,讓學生承擔起民族復興的重要責任,增強道德責任意識,提升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在國防教育中要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讓學生從思想和行動上進行逐步改進,將愛國熱忱轉化為促進國家發(fā)展的動力。
3. 豐富教學形式。國防教育在形式選擇與確定方面不能夠過于枯燥單調,需要考慮到初中生的學習特征與規(guī)律,同時還需要認真思考與初中德育的契合點。第一,用軍事拓展活動以及軍事訓練理論課程的方法從整體上深化學生對國防教育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國防理念,增強學生參與國防建設的主動性。第二,組織多元化的學生自我教育實踐活動,讓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比如,可以利用國慶節(jié)、建軍節(jié)等特殊的節(jié)日為學生展示宣傳教育片,帶領學生參觀紀念勝地,從而讓學生在實踐體驗當中增強對國防的認識,鼓勵學生通過努力學習的方式成為一個可以為國防建設作出貢獻的有用之人。
總之,國防教育在初中德育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在優(yōu)化德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完善德育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而為了保證國防教育與德育融合效果,落實素質教育目標,教師需要對國防教育的落實策略進行改進,在遵循學生內在學習需要和學習規(guī)律的前提條件下落實國防教育綜合措施。
參考文獻:
[1] 張小兵.試論國防教育與德育的整合[J].江蘇高教,2015,(2):63-65.
[2] 周永偉.談高校國防教育中的德育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201-202.
[3] 陳永光.高校國防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J].思想教育研究,2016,(9):98-99.
[4] 古天雄.高校國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中山大學學報,2016,(47):71-72.
責任編輯 羅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