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蘊 劉靖雯 陳子萱 季玲鈺 李思文
【摘 要】論文選取“學區(qū)房熱”這一時代環(huán)境下關注度較高的話題,結合國內現有研究文獻和對南京市學區(qū)房的調查采訪,系統(tǒng)整理了當下學區(qū)房熱的現狀、成因并提出了較為清晰的緩解對策,作為肩負社會責任的在校學生,希望此種非正常現象在對家庭、社會、教育發(fā)展等方面造成更大程度的不良影響前能得到有效改善。
【Abstract】The paper chooses the "school district housing fever" as the topic, which is of high attention under the times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of Nanjing school district hous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rrang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school district housing fever, and puts forward some clear mitigation measures. As a student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it is hoped that this abnormal phenomenon can be effectively relieved before it has a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amily, socie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so on.
【關鍵詞】學區(qū)房現狀;政府政策;形成原因;解決方案
【Keywords】present situation of school district housing; government policy; causes; solutions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9-0077-02
1 引言
近些年房價畸形高漲,2017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此種現象的不合理性并提出建立長效機制方案。在房價攀升大勢中,“學區(qū)房熱”現象尤甚,我小組決定以此作為課題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在我國實行義務教育以來,教育政策大致可以分為重點學校制度和就近入學政策兩個階段[1],重點學校制度即教育階段初期,我國投資大量財力、物力于重點建設的學校,吝嗇投入于非重點學校,致力于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培養(yǎng)出優(yōu)秀人才造福于社會建設初期。此種教育制度下的不公正弊端立顯,隨之引起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一定程度上給后期教育政策的改變帶來了不盡如人意的結果。2014年初教育部將工作聚焦19個大城市。包括北京在內的19個重點大城市在2015年100%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100%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初中實現劃片入學[2]。
2 學區(qū)房現狀分析
針對學區(qū)房大熱現狀,我組選取南京市瑞金路小學、南京市東山外國語學校、江浦實驗小學為調研地點,采訪了三個學校的部分學生家長以及順訪了少許路過的青年路人,整理了他們關于學區(qū)房的購房情況、對學區(qū)房現狀的看法和建議等信息。經調查發(fā)現:
2.1 以錢擇校,貧富差距加劇教育不公
在主城區(qū)上學的孩子家長大部分已購買學區(qū)房或者有購房打算,較偏地區(qū)入學的孩子基本就近入學,有購房打算的家長占少數。此現象說明“以房擇?!币欢ǔ潭壬鲜恰耙藻X擇?!钡耐饣?,貧富差距加劇了教育分配的不公平。
2.2 家長教育觀念影響現狀發(fā)展走向
在購買學區(qū)房傾向調查中,大部分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發(fā)展,將學校質量放在第一位,量力而行的家長占比相對較少。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造成絕大多數家庭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現象,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發(fā)展尤其重視,愿意花費很大精力對孩子進行投資。
2.3 教育熱拉大需求
面對“學區(qū)房熱”的現狀,大部分家長在學區(qū)房和普通住房的價格差異方面持理解態(tài)度,并指出市場需求過大是造成學區(qū)房高價的主要直接原因,認為教育熱拉大了這種需求。詢問及關于國家相關政策,部分家長持不了解態(tài)度,大部分家長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深入研究政策對孩子入學的多方面影響。
2.4 偽名校遍布
“學區(qū)房熱”的直接表現形式是靠近學校的區(qū)域內房價上漲幅度大,名校附近學區(qū)房價格優(yōu)勢更明顯。在此大勢下,不少名校為了使效用最大化, 借名校之名急劇擴張, 其中最典型的方式便是成立分校,形成“偽名校遍布”的不良社會后果。
2.5 社會資源壟斷,教育階級化呈發(fā)展雛形
小組采訪調查結果反映出家庭較不富裕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能接受到更良好的教育,提到購買學區(qū)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活質量,在學費較高的外國語學校附近采訪到的家長針對此問題基本上都給出對生活影響不大的回答。學區(qū)房價格現如今攀升之快,不少家庭會因為客觀經濟條件的限制,無力給孩子提供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長此以往,義務教育會從幼兒園甚至學前班就開始發(fā)生了不公平的畸變,孩子的起跑線會人為地被越拉越大,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文化資源、人脈圈、前途選擇的多元性等一系列優(yōu)勢因素集聚,讓所謂“窮人家的小孩”更加難以熬出頭,即使以“最劣等武器”勉強扛住了“高科技”的較量,走向社會也難以身無一物去抵擋優(yōu)越背景出身下孩子的社會資源和眼界的碾壓。若任由這種“不公平”發(fā)展下去,社會階級的固化程度越來越難以被打破,上層階級可能會形成對優(yōu)秀資源的壟斷。
3 現狀成因
3.1市場供需不平衡,家長學區(qū)房情結嚴重
上述提到家長基本上贊成市場供小于求是造成“學區(qū)房熱”的直接原因,在采訪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提到“一切為了孩子”這句話,可以反映出家長的學區(qū)房情結與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息息相關。
3.2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因為政府之前實施的“重點學?!敝贫葘е陆逃Y源分配嚴重不均,而隨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人們逐漸從衣食住學的基本滿足轉為對自我提升的精神追求上,與此同時“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加大了這種追求的競爭力,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投資,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這種教育投資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所以家長愿作出較大犧牲為孩子爭取優(yōu)質教育的機會。
4 緩解對策
為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區(qū)房熱度,我組從政府、學校、家長三方面討論出了一系列方案解決措施:
4.1 從政府角度
為解決房價漲幅過快的現象,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 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等方案。針對學區(qū)房的方面,優(yōu)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所以政府需要加強對弱校的經濟投入和職工補貼,在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同時保留并吸引優(yōu)秀教師資源,另外鼓勵民辦教育的發(fā)展,限制公立學校占用太多公共資源,盡力平衡如今名校與弱校的資源、聲譽等差距并且創(chuàng)造出相對公平的教育競爭環(huán)境。2016年1月26日, 教育部辦公廳明確提出的“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也是為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作出努力。在法治方面,市場暗箱操作和房地產投機暴利等不良商業(yè)行為盛行,政府需要擺上臺面整治這種風氣,不能恣由市場經濟影響教育發(fā)展。
4.2 從學校角度
因為經調查反映不少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了解不深,大多數是跟風選校,缺少自我探究與識別,學校在網站進行透明的信息公開能有利于家長在選校方面進行有效決策,并且此措施也能激勵學校完善自己的內部教學制度,提升自身競爭實力。除此之外,學校需要積極配合政府下達的“教師輪崗”制度,致力于社會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教育工作者理應在思想上將社會利益、教育初衷置于個人私利之上,盡量保持教育的純潔性,這樣才能有效助力教育的良好發(fā)展。
4.3 從家長角度
購房前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實地挑選好學區(qū),詳細查詢和考察目標學校的實際教學環(huán)境和質量,切忌盲目跟風甚至攀比。除此之外,家長需要樹立長遠的教育意識,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發(fā)掘孩子的發(fā)展?jié)摿Γ鹬睾⒆拥呐d趣意愿,給予孩子和自己雙向自由,一味追求大眾口中盛譽的教育資源,以金錢拼湊自我感動,而在精神上對自我能力和孩子意愿有所忽視。
本文章系統(tǒng)梳理了“學區(qū)房熱”這一高關注話題的相關信息,系統(tǒng)化地提出解決方案,衷心希望這一社會問題能得到大眾正視,學區(qū)房價格高漲現象是教育變質提醒大眾的形式之一,若這種教育的不公平難以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國家的社會階級和貧富差距問題也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許邦興,劉旭東.對義務教育公平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56.
【2】周建邦.“學區(qū)房”是偽教育公平下的蛋[J].師道, 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