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紅,馬靜怡,江方正,董 露,趙思雨,李維勤
危重患者人工氣道建立可導致患者不能夠進行正常語言交流,而患者表達的需求和意愿通常比較緊急,護患溝通中護士常不能快速和準確理解患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使得部分患者出現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緒,甚至不配合治療等情況[1]。目前臨床上人工氣道患者使用的非語言溝通工具比較繁雜,國外語言以英文字母板溝通較方便[2-3],國內大多以寫字板、提示板為主,使用復雜且溝通效果不佳。為改善ICU人工氣道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和醫(yī)護人員工作效率,我科自行研制設計了“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應用于人工氣道患者溝通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入住我院普通外科ICU、神經內外科ICU、急診科ICU、呼吸內科ICU的機械通氣患者共120例。入選標準:①年齡18~65歲;②建立確定性人工氣道且留置時間超過5 d;③意識清楚,精神正常,理解能力正常;④初中及以上學歷;⑤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5 d觀察期內出現病情變化無法繼續(xù)使用溝通卡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2018NZKY-015-01)。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2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2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法、常規(guī)護理措施相同,對照組護患溝通采用臨床常用的口語猜測、寫字板、動作表情等方法了解患者需求并為其解決問題。觀察組采用自行研制設計的“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具體方法如下。
1.2.1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的制作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直徑為30 cm、厚0.2 mm的圓形扇面,制作成可使用的扇子。將人體的八大部位(頭、咽、頸、胸、臂、腰、腹、腿)使用大一號加粗字體標注,以便于患者快速識別,每個部位用小四號字體說明具體內容,如頭部:包括頭痛、發(fā)熱、冷、要洗頭、想念家人等;頸部:包括要吸痰、呼吸不暢、氣管插管部位不適、系帶太緊;腹部:包括腹痛、腹脹、要大便、想小便、肚子餓等。扇面內容主要以臨床護理過程中患者常需要解決的項目,一面為女性患者、另一面為男性患者,兩面內容相同。見圖1。
組別n原發(fā)疾病性別SAP腸瘺多發(fā)傷其他男女年齡(歲)APACHEII評分文化程度人工氣道類型高中大學以上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對照組60371463421841.88±12.2316.58±4.1726344911觀察組60401244451543.42±10.7715.87±4.192337519
圖1 扇形快速指向法溝通卡
1.2.2溝通方法對本研究參與的普通外科ICU、神經內外科ICU、急診科ICU、呼吸科ICU的氣道學組護士進行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使用方法培訓。納入觀察組的患者配發(fā)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懸掛于患者床護欄,教會患者使用方法,確保在患者伸手可觸及范圍內以便日常閱讀和使用。當患者有需求要表達時,通過呼叫鈴呼叫護士,患者用手指向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或指向扇面圖片所示的部位,護士再用簡短的語言詢問患者,如患者指向頸部,護士就問患者是否要吸痰,是否呼吸不順暢,是否氣管插管部位不舒服,是否脖子系帶太緊等?;颊邔δ膫€問題點頭護士即刻作相應處置;對于能夠精細定位的患者可直接在扇面上文字指出自己的需求,護士可更迅速解決患者問題。溝通卡做成扇子形狀,也便于患者使用。
1.3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者使用溝通卡5 d后滿意度,包括對護士護理技術、服務態(tài)度、主動交流、滿足需求的及時率、不適感減輕以及溝通方式等6個方面的滿意度,患者可通過手勢1、2和3進行表示(1=滿意,2=基本滿意,3=不滿意);以及在使用溝通卡前、使用后第5天由氣道學組護士對50名ICU責任護士進行滿意度調查,包括患者配合治療程度、溝通效率、護理工作成就感、溝通方式等4個方面。
2.1患者滿意度比較在使用扇形溝通卡后第5天,患者對護士服務態(tài)度、護士及時滿足患者需求和溝通方式上觀察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技術、主動交流和不適感減輕方面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人員對護患溝通滿意度評價比較在使用扇形快速溝通卡后第5天,護士認為患者配合度觀察組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溝通效率和溝通方式上觀察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士對工作成就感比較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組別n效果護理技術服務態(tài)度主動交流及時滿足需求不適感減輕溝通方式對照組60滿意282831223635基本滿意263026252023不滿意6231342觀察組60滿意284230353552基本滿意28173020228不滿意410530χ2值0.4746.7293.3027.0760.25212.580P值0.7890.0350.1920.0290.8820.002
表2護理人員對護患溝通滿意度比較
項目對照組(n=50)觀察組(n=50)χ2值P值患者配合程度6.8980.032 好1629 一般3018 差43溝通效率17.0670.000 高929 一般3619 低52工作成就感1.1340.567 強1216 一般3331 弱53溝通方式21.8720.000 滿意932 基本滿意2712 不滿意146
3.1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可提高人工氣道患者溝通效率ICU患者不適感來自于疾病、治療、護理、環(huán)境等[4],某一方面的干預不到位足以增加患者的不適感。人工氣道清醒患者由于氣囊等存在不能夠發(fā)音,在患者急需要幫助時,護士不能快速準確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從而會增加患者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易出現人機對抗等不耐受情況[5],嚴重者甚至做出拒絕治療、敲打床鋪、拔管等行為。有效的溝通不僅能夠解決患者一時需求,也能促進患者健康[6]。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護士漫無目的地猜測患者的需求。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色彩鮮艷,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且可提高無陪護ICU患者的生活;②部位明確、精煉,標注患者臨床主要常見的問題,易于被患者及護士接受,提高溝通效率;③針對人工氣道患者,一目了然,人物圖片也是人工氣道患者,易讓患者產生共鳴;④制作簡單,成本低,可大量制作且免費贈送給患者;⑤制作成扇子,體積小,功能多,易于存放。通過研究結果表2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患者對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及時滿足需求、溝通方式等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使用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在人工氣道患者清醒中的應用,將該溝通方法融入ICU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以滿足患者想表達的愿望,其特點是快速表達、解決患者真實需求,及時滿足患者自身需求,也能夠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從而提高護患溝通效率。該溝通卡創(chuàng)新使用聚丙烯材料制作成扇子懸掛于患者床護欄上,平時可當扇子使用,溝通時便能快速指出自己的需求,實用性較強。
3.2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的使用可提高護士滿意度護理工作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tài),易降低護士對工作的熱情,從而直接影響臨床護理安全及效果[7-8]。護理工作事情繁瑣,工作量大,護士易收疏忽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而非語言性交流更少,降低了護士工作的主動性,減化護士責任感和成就感,從而降低護士工作滿意度。ICU清醒患者因疾病和治療需要進行建立人工氣道,從而引起失音和言語功能暫時性障礙等,而對護士掌握非語言信息溝通基本知識和技能,仔細觀察和揣摩患者非語言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目前臨床上大多通過手勢、口語猜測、書寫等非語言交流手段來掌握患者需求[10],但在實際運用中需要靠猜測來判斷結果,護士會浪費一定的時間來對患者的需求進行猜測,延長護患溝通時間,阻礙護患交流溝通效率,且增加了護理工作量。表3結果顯示:通過應用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使用前后,護士與患者溝通效率、溝通方式、患者配合程度等護士工作滿意度較之前有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內容通俗易懂,護士只要根據患者選擇相對應的內容進行定位,或者患者直接指出問題,從而判斷患者需要解決的真實問題,護士確認后即可及時采取有效的對應措施,以滿足患者的需求,簡便快捷。縮短了護士在日常護理工作和患者溝通時間,提高了溝通效率,從而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
3.3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的臨床應用展望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可提高人工氣道清醒患者的滿意度和護士工作滿意度,但在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不能僅以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為護患溝通的手段,還需要密切關心患者,積極主動與患者保持溝通,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的扇面兩面相同,后期我們會對溝通工具進行改進、完善,計劃將兩面設計成不同內容,一面為文字,另一面為圖畫,和多種語言版本,以便在面對不同地域患者時能夠做到有效溝通,擴大適用范圍,從而不斷提高ICU的護理服務。
部位指向法快速溝通卡以身體部位為指向結合患者常用需求,符合實際、成本低廉、患者取用方便,可快速有效解決人工氣道患者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需求,提高了護患溝通效率以及患者和護士的滿意度,增強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此溝通扇可廣泛應用于人工氣道患者的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