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愛華
摘 要: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加強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朗讀習慣,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對課文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朗讀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意義重大。朗讀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因為朗讀教學可以啟迪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感。
一、小學語文朗讀的必要性
小學生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能夠將書面的信息轉化為聲音信息儲存在大腦中,有利于學生全面提高信息的記憶和處理能力。小學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生動有趣的文章,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朗讀的環(huán)境中。學生在進行優(yōu)美文章的反復朗讀過程中,就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能夠將讀過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有助于語言的積累和表達。
朗讀只是表面的感受,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有了第一層次的熟悉。學生反復朗讀,能夠有效地熟悉課文的含義,感知文章語言的魅力,了解文章表達的感情。所以,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能夠有效提高理解能力,能夠幫助小學生盡快掌握文章的含義,加深語言的透視力和洞察力。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差,若是進行默讀,學生很容易走神,若是朗讀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專注。教師進行分角色朗讀的時候,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快速提高,讓學生能夠集中全力進行角色的演繹,對于思維的提升很有幫助。
文章中蘊含著精美文字,悠揚的旋律,感情的宣泄。學生在進行朗讀的時候,能夠切實體會這些文字的語言魅力,從而增強自己的審美能力。學生反復朗讀的時候,通過聲音再現(xiàn),就可以加深感情的體驗,在感悟中提高審美能力。
二、小學語文朗讀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朗讀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采用各種方法,抓實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師要重視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語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對學生進行恰當點撥,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晰,讀準字音,不讀破句,從而理解文章的基本語義。
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應重視朗讀,教師的朗讀要起示范作用。范讀不光可以給學生提供模仿的樣板,而且還可以給學生以啟發(fā),使他們從中領會準確表達中心思想的語言表達方式。如在教學《老師帶領我們找春天》一課時,讀到“我們又來到果園里,有的桃樹已經開出粉紅色的小花,微風吹來,飄著一股清香……”這篇文章字里行間充滿了贊美的情感。通過老師繪聲繪色的范讀,學生被帶入了春天美妙的情境中去,從而達到指導朗讀與理解課文的目的。當然,教師范讀并不是讓學生簡單、機械地模仿,而是給學生一個對比的對象,使他們更直觀地感受課文思想感情。范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興趣,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朗讀和欣賞水平。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朗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朗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嗽诮虒W中,教師應努力為每個學生保留屬于他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如果有了長久的積累,就能形成屬于他自己的良好語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三、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
教師示范朗讀的指導意義巨大。于永正老師說:“朗讀《賣火柴的小女孩》,學生聽了不潸然淚下;朗讀《小稻秧脫險記》,小朋友聽了沒有手舞足蹈;朗讀《桂林山水》,學生聽了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便認為范讀失敗,因為我沒有把文章讀活?!贝嗽挼莱隽私處煼蹲x的重要作用。
教師的范讀拉近師生感情。教師范讀傳達著朗讀者的態(tài)度、情感,這些都會強烈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容易使學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師發(fā)生共鳴,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范讀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于漪老師說過,教師本身對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才會有多深。教師的范讀正是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范讀時,學生可以直接領略教師的語氣、語調和表情,進而仔細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教師情感的投入、表情的變換、動作的揮灑,對學生加深課文理解的效果是無與倫比的。當教師滿懷激情,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甚至是手舞足蹈地范讀時,其鮮明形象也一定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中,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感悟也一定會由此傳導給學生。
朗讀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朗讀教學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內容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還有“闖三關”讀,小組、同桌對讀、搶讀等等。但要注意的是,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又有區(qū)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效果也就不同。因此,朗讀教學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朗讀教學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都要正確認識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組織、指導學生的每一次朗讀,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從而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傳授知識、促進智力發(fā)展、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更應該注重朗讀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更好地理解課文,感悟作者情感,提高聽說讀寫方面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黃瓊艷.淺析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朗讀訓練[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