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房村鎮(zhèn)中心小學 劉 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何謂“閱讀批判”呢?閱讀批判是一種在理智上主動參與和作者的內在對話的閱讀模式,它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就文本內容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意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把教學內容安排得滿滿的,生怕學生學不會,這就導致教師講授的時間過多,學生能夠真正沉下心來靜默思考的時間太少,不利于學生的閱讀批判。因此,教師應開放教學時空,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主閱讀,獨立思辨,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六冊《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一課,是一篇語言淺顯易懂,看似平常無奇卻又隱藏著深刻內涵的童話故事,主要以小駱駝與小紅馬之間的故事來教育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事物,即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清事物的本質特點。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閱讀,并且思考:小駱駝在聽了小紅馬的話以后心情有何變化?小駱駝聽了媽媽的話在沙漠里走了一圈以后,心情又有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圍繞著小駱駝的心理變化展開,學生們經過思考與分析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小駱駝在無形中對事情的看法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既來自身體,又來自于心理。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此事的看法,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自然得到了培養(yǎng)。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根據(jù)文本內容的特點,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與空間,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意識,主動發(fā)現(xiàn)文本中值得人們深思的地方,進而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與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xiàn)象: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被動接受,主動提問題的學生很少,這種教學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閱讀批判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五冊《臥薪嘗膽》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感到有疑問的地方提出來,有學生提出:越王勾踐堂堂一國之君,穿的是粗布衣,住的是石頭房,還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難道他不覺得丟人嗎?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尖銳,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向學生補充了這一時期的歷史資料,以使學生對當時越國的國情有了個基本的了解與認識。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去探究答案,學生在結合文本內容與歷史背景資料的探究中,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忍辱負重……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學生的疑問迎刃而解,對越王勾踐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
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是促使學生主動深入文本探究,培養(yǎng)學生閱讀批判思維的有效途徑,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能夠不斷得到提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幫助學生深入閱讀為目標,為學生搭建起互動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能夠在互動交流中大膽發(fā)表自己對文本的獨特見解、看法,當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存在困難的時候,教師再及時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囊龑?,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祁黃羊》一課,課文主要通過對文中主要人物祁黃羊的描寫,贊揚了他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但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同學生閱讀課文的感受體驗不同,對文本的解讀也不一樣。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思考以后小組討論,在教師的鼓勵下,有學生說“祁黃羊是一位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了不起的中軍尉”,有學生說“祁黃羊并沒有大家認為的那樣大義,他自知自己年齡大了,并且大病在身,活不了多久了,就趕緊舉薦自己的兒子,這也是一種私心”,這位學生與眾不同的意見立即遭到了其他學生的反駁,有學生說“你說的不對,課文是不會教我們做一個自私的人的”;有學生說“祁黃羊很聰明,祁黃羊先舉薦他的仇人,再舉薦自己的兒子,這樣別人就不會說閑話了”。在學生的意見相持不下的時候,教師反問:祁黃羊真是這樣的嗎?請大家再讀課文,給予祁黃羊中肯的評價。就這樣,學生對人物的理解真正走進了深處。
在閱讀教學中,當學生對文本內容存在爭議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多元互動的形式引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這樣教學,可以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學者朱清時提出,沒有批判思維,學生學再多也是枉然。的確如此,在閱讀教學中,沒有閱讀批判就沒有學生的創(chuàng)新,也就沒有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批判意識的激發(fā),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使學生的閱讀批判能力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