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
[摘 要] 本文選取一道高考模擬題,基于新課標視角對其透視,分析學生實際出錯的成因,以為教學提供指導。
[關鍵詞] 高考;模擬題;生物;教學;指導
培養(yǎng)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標的核心目標??荚嚸}應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來考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2018年威海市高考模擬考試理科綜合29題主要通過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來發(fā)展學生的生命觀念和科學思維。植物葉肉細胞在光照條件下可進行如下兩種生理過程:
生理活動1(CO2濃度高時):CO2+C5 ■ 2C3,C3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最終生成糖類。
生理活動2(O2濃度高時):O2+C5 ■C3+C2(二碳化合物),C2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最終生成CO2。上述兩種生理活動中,C5為同一種物質,Rubisco是一中兼性酶,其催化方向取決于環(huán)境中CO2和O2濃度的比值。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上述材料可推測出Rubisco主要存在于葉肉細胞的 中。
(2)生理活動1中,C3在 (物質)參與下最終生成糖類。生理活動2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 的環(huán)境而形成的一條代謝途徑。
(3)在適宜光照等條件下,若環(huán)境中CO2和O2濃度的比值明顯降低,則葉肉細胞的光合速率將 (填“增大”或“減小”)。請依據(jù)上述兩種生理活動的關系,分析主要原因 。
一、試題分析
該題的難度系數(shù)為0.68,考查的知識目標為光合作用的暗反應及光呼吸過程??疾榈暮诵乃仞B(yǎng)為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疾榈哪芰δ繕藶槔斫饽芰瞳@取信息的能力。
1.知識目標分析
新課標中對“光合作用的過程”一節(jié)的內容要求是“說明植物細胞的葉綠體從太陽光中捕獲能量,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轉變?yōu)樘桥c氧氣的過程中,轉換并儲存為糖分子中的化學能”。“說明”屬于理解水平,即能從文字圖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學信息中構建意義。具體內容是要求學生能用文字和圖像的形式描述光合作用的過程,概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能解釋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過程。
2.能力考查
題中(1)通過分析題干中Rubisco的作用來推斷其發(fā)揮作用的場所,以及題中(3)通過比較兩種情況下不同的生理反應來分析環(huán)境中CO2和O2濃度的比值明顯降低的原因,都屬于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理解能力。
3.核心素養(yǎng)考查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生命觀念和科學思維的素養(yǎng)情況。解答該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是:光合作用過程包括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其中暗反應階段是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還原兩個過程。其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是綠葉通過氣孔從外界吸收進來的二氧化碳和植物體內的C5結合的過程,C3的還原過程是指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釋放的能量并且被[H]還原形成糖類和C5。學生未知的信息是光呼吸過程,但是題干通過反應式和相關文字的描述將該過程以及該過程與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的關系描述的很清楚。學生可以通過分析給定的信息來解答相關問題,考查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通過對不同CO2和O2濃度條件下細胞中進行不同的反應來考查學生對細胞中生命活動的理解。
二、學生答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1.答題不規(guī)范,語言表述不準確。題(1)中,很多學生將“葉綠體基質”寫成了“葉綠體”,對生物反應的場所書寫不準確。
2. 對知識的記憶不準確。題(2)中第一個空,部分學生只填了[H]或是ATP,對暗反應中C3還原的過程需要光反應階段提供的[H]和ATP的知識有些遺忘。
3.對題干的信息提取不足以及理解不到位 。題中(3)有些學生只從“環(huán)境中CO2減少導致暗反應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減弱,所以光合作用速率減弱?!睆倪@個點入手答題,沒有看清題干給出的信息“依據(jù)上述兩種生理活動的關系,分析原因”,所以屬于對題干的信息提取不足。
三、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
1.重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理解,內容聚焦概念,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和應用重要的生物學概念。
2.規(guī)范學生的答題,對生物學術語要準確描述。加強易混淆的,不易區(qū)分的概念的準確性。
3.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注重題干信息的理解。要審清題干中的生物對象、關鍵條件,也要避免掉入題干中的陷阱。(責任編輯:呂研)
參考文獻:
[1]陳麗慧.一道生物高考題的閱卷分析及教學啟示[J].高考,2018(05):35+37.
[2]曹鈺雪.由2016年一道生物高考題引發(fā)的思考[J].中學生物教學,2017(06):32-33.
項目基金: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可視化技術的實踐”,課題編號GH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