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 盧志軍
在班級心理活動課上進行活動體驗之后,學生被觸發(fā)的思考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時候老師在面對學生的回答時要認真回應,力求提升、點撥,不能忽視或篡改學生的回答。
一節(jié)班級心理活動課一般為35分鐘或45分鐘,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要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僅僅依靠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心理學的知識是不行的,還需要準確把握上好班級心理活動課的幾個關鍵點。
一、要巧妙地營造氛圍
班級心理活動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比,更加強調(diào)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因為在課堂上需要的不僅是學生理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打開心扉,說出心里話,然后在師生互動中實現(xiàn)心靈的啟迪。
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室的打造。所以,如果學校有條件,最好有個單獨心理課教室。這間教室的墻壁色調(diào)可以以暖色為主,室內(nèi)有綠色盆栽作為陪襯。桌椅最好是可拼湊或挪動的,團體活動時可將桌椅折疊放置一邊,上課做紙筆練習時,又可把桌椅拼湊成一定形狀,供小組圍坐。傳統(tǒng)的插秧式座位排列讓學生面對教師,不利于生生之間互動,教師和學生的活動空間也被大大限制,有時教師也難以近距離接觸學生。有老師認為座位排列只不過是形式化的東西,而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教師可以感受到不同空間設置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因此不能對之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
良好的氛圍還需要教師恰當保持價值中立。學科教學中,一些知識對錯是明確的,但在心理課上,學生分享的心理感受或觀點是個性化的,多數(shù)時候不能以對錯而論,對學生的觀點教師也不宜作過多評判。心理教師若忽視這一點,就會讓學生像學科課堂上那樣產(chǎn)生因害怕說錯而不發(fā)言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要能接納學生的不同觀點,不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不隨意否定個別學生的不同觀點。當然,心理健康教育本身隸屬于教育,對于學生一些十分歪曲的價值觀,教師要適當引導。總之,教師適當?shù)乇3謨r值中立,對學生不同觀念、行為的接納,會讓所有人都感覺溫暖、輕松。
在課堂上,教師要關注到那些需要關注的學生。班級心理活動課的實施過程充滿動感,在師生、生生多向交互作用下,學生的各種情緒、情感也可能被激發(fā)出來,有些超出教師預設的問題也會暴露出來。盡管心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時,盡量爭取做到對學生的零傷害,但有時候還是難以避免。例如在競賽性的活動中,就會有失敗的小組或同學,這些同學會感到沮喪,如果老師對他們的情緒置若罔聞,就會影響心理課的輔導效果。
二、要科學地設計活動
班級心理活動課宗旨不是傳授心理學的知識,而是側(cè)重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然后使其有所感悟并分享出來。所以,科學地設計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國家沒有班級心理活動課的統(tǒng)一課程標準,沒有統(tǒng)一指定的教材,教師使用活動素材時會比較自由和隨意。因此要科學地選擇、設計活動。比如,我們要選擇那些對學生零傷害的活動素材,若選擇那些學生自殺、暴力等對學生有負面暗示作用的案例,是不太妥當?shù)?。開展活動最好不要涉及一些還未被科學證明、自己無法把控的心理學技術,比如有些教師擅自把瑜伽冥想等技術運用到課堂上,這些技術一方面還未被證明是科學的,另一方面教師掌握的水平難以保證對學生沒有負面作用,所以還是建議教師慎用。
開展班級心理活動課要重視活動體驗。班級心理活動課絕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設計都要講究活動的目的,活動之間不能重復,至少在目標上不能重復,要節(jié)約課堂時間資源,這就要求教師要精選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最有效的活動,然后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引發(fā)學生體驗、感悟、分享,最終實現(xiàn)觀念或?qū)W生行為的改變。
三、要靈活地與學生互動
班級心理活動課是體驗式的課堂,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要求很高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靈活地促成師生、生生互動。
在心理課上,教師盡量使用開放式問題提問。在封閉式問題中,多含有“對不對”“能不能”“是不是”等詞語,學生在回答時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詞就可以了。這樣,我們教師和其他學生得到的信息就很少了。所以,對于一些問題的探索,我們應多采取開放式提問,學生的思路就會受到較少限制,可以比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問學生: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說說你的理由。對于開放式的問題,學生雖然回答比較開放、自由,但是需要思考,所以教師在提問之后,要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或者小組之間展開討論,否則師生互動只成了與幾個愛回答問題學生的互動,課堂缺乏參與的廣度,影響心理課的效果。
要實現(xiàn)靈活的互動,教師預設不能太死板,要靈活機智地回應學生的課堂生成。比如有位老師講有關合作主題的心理課,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列舉生活中離不開合作的例子,這時有位學生站起來回答:只有男人和女人親密合作才能生出孩子。這位學生說完,教室里一片嬉笑之聲。這位心理老師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應這位學生的回答。其實,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先肯定這個學生的思考,然后讓學生繼續(xù)思考其他方面合作的例子,這樣就可避免這一突發(fā)情況給課堂帶來的消極影響。在班級心理活動課上進行活動體驗之后,學生被觸發(fā)的思考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時候老師在面對學生的回答時要認真回應,力求提升、點撥,不能忽視或篡改學生的回答。
上好班級心理活動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認真?zhèn)湔n,精心選擇素材,課堂上還要營造良好的心育氛圍,提升自己的輔導素養(yǎng),有效跟學生互動。只要我們在心理課上保持對學生的敏銳洞察,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愛、目中有人,定能把心理課堂打造成師生共同成長的心靈樂園。
【李香君,山東省壽光世紀教育集團;盧志軍,山東省壽光世紀教育集團】
責任編輯︱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