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聚亨路小學 沈 律
在學校教學中,由于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差異化的教學計劃,這就決定了不同教學科目之間教學方法的異同性,所以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做到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的教學科目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適應知識講授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尤其是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年紀,如果教學方法選擇不當,不僅不能及時調動學生知識學習的興趣,還會影響到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鍛煉。在小學數(shù)學科目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實踐教學的方法,可以采用動手實踐的教學形式,將學生主體與具體教學緊密地聯(lián)系到一起,促進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
實踐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科目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做好對于學生的引導,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獨立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有所缺乏,如果在教學實踐開展中缺乏對于學生有效地引導,會讓學生陷入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從而嚴重影響到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但是在實踐中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并不是要做到課堂知識講授“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而是教師通過自己的引導為班級學生指明學習方向,使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做到方法正確、簡單高效,這對于小學生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和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意識的養(yǎng)成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比如在數(shù)學課程“千克與克”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讓班級每個學生都說一說自己對本課的知識內容都有哪些了解,教師從學生的具體發(fā)言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知識儲備情況,從而為接下來的具體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然后,教師在本課知識的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天平等教學設備進行輔助講授,在課堂上將實踐工具天平發(fā)放到學生手中,讓學生跟隨著自己的實踐操作進行真實操作演練。讓學生按照順序先后去測量一克、十克、一百克、一千克的重量,在學生運用天平具體稱量出相關的物品或砝碼重量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相關重量,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最后,教師要通過課堂測試的方式,讓班級學生運用本課學習到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數(shù)學練習題目:一張紙大約多少克?一塊磚頭大約多少克?一塊橡皮大約多少克?讓學生從自己的數(shù)學實踐感知出發(fā)進行推斷和估算,在學生正確說出測試題目的答案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具體運算部分知識的學習。
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小學階段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明確要求,也是學生增強自身學習能力的內在需要,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放到十分關鍵的位置上,并把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落實在數(shù)學科目教學中的方方面面。數(shù)學學科本就是一門十分注重實踐和知識運用科目,所以要在日常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就向學生灌輸實踐學習思想,讓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養(yǎng)成注重知識實踐練習的良好學習意識,這樣就能在具體課堂實踐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知識學習中來,那么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
比如在數(shù)學課程“元、角、分”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本課知識的具體講授之前,就給予班級學生布置下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閱讀,對本課的知識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印象和概念,并了解元、角、分三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然后,教師要在數(shù)學課堂中進行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給予班級學生充足的時間準備時間,進行市場交易活動的模擬,要求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元、角、分的交易演示,并鼓勵班級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實踐中去,從而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數(shù)學知識運用能力,充分落實本課知識的教學目標。最后,在課堂實踐結束后,教師要與班級學生進行充分的對話交流,讓每個學生都說一說自己本節(jié)課的具體感受和主要收獲,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要一邊認真聽,一邊引導學生認識到在數(shù)學知識學習中實踐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引導班級學生形成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從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水平兩個方面得到提高。
教材是教師進行知識講授的主要依據(jù),也是學生進行相關知識學習的主要知識來源,所以教師要在課堂知識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使教材成為連接學生主體與具體數(shù)學知識內容之間的橋梁。同時,在數(shù)學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依據(jù)具體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和數(shù)學科目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進行具體教學流程的設計,促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活動參與中,加深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能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性。
比如,在數(shù)學課程“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前的備課階段就準備好本課知識教學時需要用到的具體教學課件,課件以視頻和動畫的形式為主。然后,教師在本課知識的課堂實踐展開中,讓班級學生動手做出常見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動手進行平移、旋轉的實踐演示,促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于本課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小學數(shù)學科目的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中學生學習主體、具體教學內容和課堂實踐活動三者相分離的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