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 徐晶晶
小學生辯論教學隸屬于口語與交際課程,它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形式。在具體的教學中,一些小技巧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這種語言藝術形式,并且操作簡潔,效果明顯。
現(xiàn)代華語辯論的開山鼻祖莫過于93年國際大專辯論賽“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之爭。而在2013年致敬國辯二十年明星表演賽上,新興的辯論界明星們又用自己獨特的見解另辟蹊徑,給了這個辯題新的演繹。學生對這兩場比賽的觀摩,無疑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一次不小的沖擊。那些耳熟能詳?shù)霓q論大神們,用他們精湛的技藝、活躍的思維、睿智的語言,將所有人的熱情都點燃了,同學們無不沉浸其中,并時不時地記錄他們的亮點。
在帶領學生觀賞兩場比賽之后,我們首先進行了要點回顧:梳理論點論據(jù),總結辯論套路。然而,再經(jīng)典的比賽都不會十分完美,因此我們在交流的同時激勵學生打破神話,敢于向專家挑戰(zhàn),去勇于發(fā)掘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這個過程一方面考驗了學生欣賞比賽的專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其自信心。一味地看高端比賽,而逐漸顯得自己渺小卑微,這對于學生辯手的成長并不是良性的。因此,我更多地將觀賞教學中注入批判思維,啟發(fā)學生遷移和拓展思路,讓學生們在看中學,在學中思,在思中成長。
在觀賞一場精彩的比賽之后,我們進行了一輪頭腦風暴。全班同學分為兩組,一組扮演正方選手,另一組扮演反方選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立論。在小組中,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一人負責總結和記錄,其他人打開思維,暢所欲言。五分鐘之后正反雙方成員開始接替發(fā)言。
頭腦風暴在教學中并不少見,而傳統(tǒng)學科中的頭腦風暴有其單向性的束縛,也即幾乎所有思維的指向都唯一。而辯論中的頭腦風暴具有明顯的對抗性,非黑即白,因此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就顯得“火藥味十足”,很有看點。當然,經(jīng)過上一學期的教學,學生已經(jīng)明白辯論不是吵架,要講究風度與技巧。因此,這樣的對抗在教學中還是必要的。它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促使大部分學生參與其中,并樂在其中。很多好點子都是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
93年那場比賽終結于傳統(tǒng)辯賽“嘴仗”的模式,開啟了邏輯之爭。而何為邏輯,對于小學生而言實在難以理解的。“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好的觀點如果沒有論據(jù)支撐,則會像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墒亲约旱挠^點怎么能讓別人明白呢?交戰(zhàn)雙方是小學生,而不是經(jīng)過多年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因此要他們說出邏輯很嚴密的大道理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論據(jù)絕大部分需要從生活中提取。那么問題來了,是不是家長里短都能夠用來作為論據(jù)呢?不然。辯論不同于脫口秀,需要組員之間表述的承前啟后,每一個事例的提出都應該與你的某個或某幾個觀點掛鉤,只有“詭辯家才會陶醉在自己冗長的廢話里”。
既然要發(fā)現(xiàn)身邊的例子,同時又要經(jīng)典而不啰嗦,我們就可以用類比法來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比如在“電子產(chǎn)品對小學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個辯題中,當反方提出電子產(chǎn)品會使小學生眼睛近視,不利于身心健康,正方此時就可以類比:吃飯有時候會噎著,難道我們就因為會噎著而不吃飯了嗎?如此,簡單通俗而不失幽默的反攻,會巧妙地化解對方的立論。
于是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學生開始學習用身邊的通俗的例子來說理,并且能夠舉一反三。
“雄辯并不是要人思考,而是要人折服?!笨诓旁谵q論中固然重要,但沒有道理的侃侃而談不過是圖個嘴上舒服,自己講得頭頭是道,聽著卻覺得索然無味;真正好的辯手是充滿儒雅之氣的,像一名智者在給觀眾講述,娓娓道來,卻能深入人性。
學生一開始對辯論的理解就是“用氣勢壓倒一切”,只要夠兇,對方就會認慫。然而,在觀摩多場辯論賽之后,學生們已經(jīng)明白辯論與爭吵的區(qū)別。那么如何能夠儒雅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呢?
模擬賽事是一個能檢驗學生掌握情況的很好形式。所以,我們將技巧的講授滲透在一場模擬友誼賽中。
辯論中,無論是開篇陳詞還是自由辯,不論是對辯還是四辯結詞,謹記中心論點不能忘。話不在多說,關鍵點提到就好。
學生在操作的時候,剛開始似乎覺得有些束縛了手腳,但后來逐漸就習慣了這種表達。這種簡約的辯論方式,能讓觀眾耳目一新,并且感受到辯手極強的心理素質,更重要的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簡單易懂好操作。準備一兩個事例,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出來,語調不緊不慢,氣場穩(wěn)健。
小學生辯論與一般大專生辯論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的不成熟,而這兩點都是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規(guī)避。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學生似乎多了一個抓手,也使得課堂教學收效頗豐。
然而,在如今的小學教育中,辯論并未普及,其推廣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辯論在小學階段發(fā)展和繁榮必然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