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身在他鄉(xiāng),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郭永懷與李佩,兩人的名字在年輕人中鮮有人知,但在中國科學界卻響當當:一個是著名力學家、“兩彈一星”元勛中的烈士,一個是著名語言學家、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在丈夫為中國核武器事業(yè)不幸遇難48年后,2017年1月12日,99歲的李佩因病逝世,夫妻倆合葬在一起。
郭永懷出生于山東榮成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31年,郭永懷升上本科后攻讀物理專業(yè),1933年轉到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畢業(yè)后,他被著名光學專家饒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1938年夏,中英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行了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在3000多名參考者中,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考5門課總分超過350分,三人一同被破例錄取。
郭永懷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數(shù)學碩士學位。之后獲得博士學位,美國許多名校和企業(yè)都來聘請他。郭永懷選擇了到動力學科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康奈爾大學,參與創(chuàng)辦航空研究生院。美方給了他一張表,上面有一項選擇是:“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是否愿為美國服兵役?”雖然不同意就會失去涉密研究資格,但郭永懷毫不猶豫地填下“NO”。
一次,郭永懷在康奈爾大學做學術報告,他淵博的學識、修長的身材、謙遜的風度吸引了前來聆聽的康奈爾大學工業(yè)與勞工關系學院的留學生李佩。她談吐文雅、舉止嫻靜,也引起了郭永懷的注意。兩人越走越近。
1948年春天,他們在紐約州小城綺色佳市市政廳結婚,市長親自主持婚禮。
1955年,中美大使級會議達成僑民可自由回國的協(xié)議后,錢學森便馬上回國。美國移民局派人勸說郭永懷,得到的回答也是要回國。郭永懷回國意圖一顯露,他家附近突然就有許多陌生人出沒。
1956年,威廉姆·西爾斯和康奈爾大學同事為送別郭永懷舉行野餐會。郭永懷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把自己尚未發(fā)表的論文手稿全部投進了炭火堆,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郭永懷此舉是為了不讓移民局再有借口阻止他回國。郭永懷說:“為了回國,我早已把重要資料記在腦中?!?/p>
回國后,錢學森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郭永懷和錢偉長擔任副所長,力學研究所很快成長起來。1959年6月,蘇聯(lián)單方面突然致函中國,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數(shù)學模型和技術資料,并撤走所有技術和專家。
從那以后,郭永懷與妻子李佩的愛情再也不是泛舟觀景和聆聽古典音樂,而是嚴守國家機密。對郭永懷為何突然忙碌起來,一個從不講,一個從不問。李佩多年不知丈夫何時出差,何時回來,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事。郭永懷一離家,丈夫對李佩而言就變成了一個個信箱號碼。直至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郭永懷和錢學森等一起開心地喝酒,此時李佩才明白,這些年丈夫經(jīng)常離家是為國家承擔著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試爆取得圓滿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對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全體工作人員一片沸騰,郭永懷卻癱軟在試驗現(xiàn)場,身邊工作人員架起他,送到臨時帳篷里的鐵皮床上。
郭永懷一家在康奈爾
國際榮譽、卓越能力、杰出貢獻、淵博知識、堅韌精神、優(yōu)雅氣質、美麗裝飾,李佩活出了女人在那個時代所有的體面。
郭永懷是農(nóng)家孩子,李佩卻是京城的富家大小姐。李佩的父親李保齡是英國伯明翰大學留學生,回國后在開灤煤礦做工程師。1917年出生的李佩是家中長女,在北京一座花園洋房中長大。
1945年9月,李佩作為朱學范的助手,一同前往巴黎參加國際工聯(lián)成立大會,并設法幫助共產(chǎn)黨方面的代表獲得了參會護照。1947年2月,李佩被選送到美國留學。
1945年11月,李佩作為中國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巴黎召開的第一次世界婦女大會,并在大會發(fā)言,首次在世界性大會上發(fā)出中國婦女的聲音。1951年,康奈爾大學語言學系主任請李佩上中文課,學生都是從美國國務院挑選出來,以后準備派到亞洲地區(qū)做外交官的人才。李佩出色的語言能力和教學水平贏得了一片贊譽。
郭永懷留給李佩的最大遺產(chǎn)就是“愛國精神”。由于在國外生活9年,“文革”中李佩曾被誣指為“特務”。但她沒有因受過委屈而減少絲毫對國家的愛。郭永懷回國時說過,中國當務之急是為掌握世界先進技術和知識而培養(yǎng)人才。李佩始終把丈夫的話記在心里,把支持改革開放,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當做自己踐行愛國理念的第一要務。
改革開放開始,60歲出頭的李佩如同青年人一樣勁頭十足。她是復蘇中國英語教學的先行者,被美國語言學者稱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湍流是郭永懷研究的一個內(nèi)容。李佩的內(nèi)心強大得能容下任何湍流。1968年12月5日凌晨6點,一架小型飛機在北京機場降落時不幸失火墜毀。機艙內(nèi)有兩具燒焦的尸體緊緊地抱在一起,他們是中科院力學所的副所長郭永懷和他的警衛(wèi)員牟方東。當把他們分開后,兩人緊貼的胸部掉出一個完好無損的裝著絕密文件的公文包,絕密文件是從青海試驗基地帶回北京的熱核導彈試驗數(shù)據(jù)。
得知丈夫遇難當晚,51歲的她神情凝重卻沒掉一滴淚,只是站在自家陽臺上望著遠方的藍天,好幾個小時沒說話。
1997年,李佩80歲時,她和郭永懷唯一的女兒郭芹不幸病逝。辦完女兒的后事,她默默收藏起女兒小時候玩的布娃娃,幾日后仍像平常那樣拎著收錄機,給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學生上英語課,只是聲音變得沙啞。
1998年,李佩開始創(chuàng)辦中關村大講壇,到2011年總共舉行了600多場講座。請來的主講人都是各個領域的大腕人物,卻沒付分文報酬。到94歲那年辦不動了,她就開始組織一群平均年齡超過80歲的老先生,每周開小型研討會。91歲時,她歷時3年整理錢學森海外學術文獻,98歲還參加學術活動。
李佩終生保持優(yōu)美的儀態(tài),她著裝一塵不染、頭發(fā)一絲不亂、愛別只小發(fā)卡。在服裝款式單一的上世紀60年代,她可以一個星期都沒穿過相同的衣服,她的衣服始終熨燙得整整齊齊。哪怕過了90歲,她每天起床都要認真梳洗打扮,臉上涂一層薄薄的粉底,還會請人幫她畫眉。
2017年1月12日,李佩病逝。4月5日清明節(jié),郭永懷與李佩的合葬儀式在京舉行?!霸粕缴n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的名言成為后人對兩位先生永遠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