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胖胖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老年呼吸2病區(qū) 江蘇 南京 210029)
在搶救危重患者或維持該類患者生命時通暢需要行氣管切開治療,但由于氣管切開對機體正常皮膚屏障作用有一定的損傷,加上痰液刺激,可能會導致皮膚發(fā)生紅腫、皮疹等情況出現(xiàn),嚴重時甚至存在糜爛的現(xiàn)象,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極為不利[1]。由此可見,為患者行氣管切開后予以有效護理干預(yù)對患者預(yù)后具有重要意義。查閱以往文獻發(fā)現(xiàn)主要以使用傳統(tǒng)紗布護理皮膚為主,尋找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敷料護理切口已經(jīng)成為醫(yī)護工作者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本次研究對比聚酯泡沫敷料與傳統(tǒng)紗布對氣管切開患者的影響,望能為患者提供最佳護理方案,促使患者及早康復(fù)。詳細報告如下。
對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于本院行氣管切開患者60例進行研究,按照隨機平行對照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均為30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6~95歲,平均(80.21±2.32)歲;疾病情況:肺部感染12例、高血壓性腦出血10例、慢阻肺合并2型呼衰8例;氣管切開時間20d~60d,平均(32.23±5.42)d。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65~94歲,平均(79.65±2.56)歲;疾病情況:肺部感染12例、高血壓性腦出血12例、慢阻肺合并2型呼衰6例;氣管切開時間20d~65d,平均(33.01±5.66)d。兩組對比年齡、性別、疾病類型及氣管切開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對照組(傳統(tǒng)紗布換藥):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病情、生命體征、意識、治療情況等,告知患者操作方法、目的以及操作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指導患者配合。護士洗手戴口罩準備,備齊治療車、聽診器、換藥碗(6個0.5%的碘伏棉球,2個75%酒精棉球,無菌鑷2把),無菌氣切紗布1塊、紗布1塊、無菌手套1副、吸痰用具、生理鹽水1瓶、干手消毒劑、棉簽、壓舌板、電筒等。護理人員攜帶物品至患者床旁,核對患者信息,幫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如需吸痰,按吸痰操作流程執(zhí)行。用鑷子取出氣管切開處舊敷料,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傷口皮膚及套管外露部分,再用碘伏棉球自內(nèi)向外消毒氣切傷口。酒精棉球消毒外露的套管及翼部,將氣切紗布放置于氣管套管與傷口之間,覆蓋傷口,觀察套管是否通暢,必要時再次吸痰。檢查頸部皮膚情況,系帶松緊度以容納一手指為宜,必要時更換氣切盤帶。根據(jù)病情更換氣切濕熱交換器或其他給氧裝置,或采用套管外覆蓋一層無菌濕紗布。觀察患者的呼吸、SpO2、痰液性狀和量,安置患者,取合適體位,告知患者氣管切開期間注意事項。每班評估系帶松緊情況,防止系帶過松導致套管脫落,氣管切開傷口處換藥每班更換一次,如有滲血、污染及時更換。
觀察組(聚酯泡沫敷料換藥):該組換藥前準備工作與換藥過程同對照組基本一致,僅將無菌氣切紗布更換為聚酯泡沫敷料。若觀察到滲液或滲血與泡沫敷料貼邊1cm位置接近,需及時為患者更換泡沫敷料。
(1)比較兩組切口周邊皮膚狀態(tài),如皮膚紅腫、皮疹等現(xiàn)象。(2)統(tǒng)計對比兩組換藥間隔時間。(3)對比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wù)滿意程度,經(jīng)住院滿意度評估表分析,量表采取百分制,評分越高提示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越高[3]。
由表1可知,觀察組皮膚紅腫、皮疹和糜爛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切口周邊皮膚并發(fā)癥分析[n,%]
觀察組換藥間隔時間主要集中于24h,平均換藥時間為(24.52±3.89)h,對照組換藥間隔時間主要分布在8h,平均換藥時間為(8.32±3.52)h。兩者差異顯著(P<0.05)。且觀察組平均換藥時間比對照組長(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換藥間隔時間對比[n,%]
由表3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患者滿意程度比較[n,%]
根據(jù)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無菌紗布換藥存在滲液吸收不充分,且無法與皮膚緊密貼合易脫落的情況,增加換藥頻次,無形中增高切口感染概率,增加護理人員臨床護理工作量,阻礙患者康復(fù)進程。隨著醫(yī)療研究的深入,聚酯泡沫敷料漸漸的被應(yīng)用于氣管切開護理工作中,且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4]。本研究所使用的聚酯泡沫敷料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減少切口周邊皮膚并發(fā)癥:這是由于聚酯泡沫敷料采用的創(chuàng)新四層結(jié)構(gòu)技術(shù),能良好的控制滲液作用;透氣薄膜層可以及時的將多余水分排出;濕度控制層能為切口提供理想的濕性愈合環(huán)境;高性能吸收層具有較強的吸收性能盡快吸收傷口滲液,進而達到降低皮膚紅腫等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聚酯泡沫層柔軟舒適能夠分散壓力,減少壓力性損傷。
(2)延長換藥間隔時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聚酯泡沫敷料具有透氣舒適、分散壓力及有效吸收傷口滲液的優(yōu)勢,能為切口建立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愈合環(huán)境,減少換藥次數(shù),促進傷口愈合。
(3)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主要是因為聚酯泡沫敷料換藥操作簡單,且醫(yī)療費用能被患者所接受,換藥次數(shù)減少同時能確保切口康復(fù),減少護理人員換藥工作量,能將更多精力和時間用于照顧患者上,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wù),從而達到提升臨床護理質(zhì)量的目的[5]。
綜上所述,在氣管切開患者護理工作中應(yīng)用聚酯泡沫敷料換藥效果顯著,有助于降低皮膚并發(fā)癥,減少換藥頻次,同時有利于減輕護理人員工作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