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張華 蒙釗
(廣西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廣西 欽州 535000)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腸道疾病就是炎癥性腸病,其主要包含克羅恩病與潰瘍性結腸炎兩種類型,主要表現為腹瀉或腹脹等臨床癥狀,臨床對該疾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患者生活環(huán)境或遺傳等因素有關,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治療手段,則極易導致其出現血便,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實施合理的藥物治療措施是很有必要的[1]。為分析美沙拉嗪與金雙歧聯合應用對炎癥性腸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我院研究如下。
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炎癥性腸病患者62例,研究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為(41.38±5.29)歲;對照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為(41.45±3.19)歲。各資料無差異(P>0.05),可比。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檢查確診,均與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學分會關于炎癥性腸病相符,符合診斷標準[2];均知情;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嚴重精神疾??;對所用藥物過敏;依從性差。
對照組單純采用美沙拉嗪(生產企業(yè):葵花藥業(yè)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48)治療,每天服用3次,每次2片即可。研究組以對照組為基點聯合采用金雙歧(生產企業(yè):內蒙古雙奇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80004)治療,患者需每天服用該藥物三次,每次0.42g,后期結合病情康復情況合理增減藥量[3]。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兩個月。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炎癥因子水平:測定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細胞白介素-6(IL-6)及干擾素γ(IFN-γ),前兩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后者采用ELISA試劑盒(生產企業(yè):上海將來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測定,各指標越優(yōu)越好。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測定兩組出現納差、皮疹、腹痛與惡心四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越低越好[4]。
以SPSS22.0分析數據,不良反應發(fā)生率n(%)表示,卡方檢驗。炎癥因子水平(±s)表示t檢驗。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炎癥因子水平低,P<0.05,如1示。
表1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s)
組別 TNF-α(ng/ml) IL-6(pg/ml) IFN-γ(pg/ml)研究組(n=31) 1.29±0.85 9.24±3.52 2.14±0.62對照組(n=31) 2.57±1.68 15.47±5.06 5.37±1.19 t 3.7851 5.6274 13.4025 P 0.0004 0.0000 0.0000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腸道疾病就是炎癥性腸病,采用血液學或糞便檢查發(fā)現,機體內小細胞數量增加,糞便呈糊狀膿血便,病情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發(fā)熱或貧血等癥狀,臨床對該疾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患者腸道菌群失衡或遺傳等因素有直接聯系,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手段,則對其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威脅。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對炎癥性腸病患者實施美沙拉嗪聯合金雙歧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前者屬于潰瘍性腸炎治療常見藥物,有效抑制機體白三烯與前列腺素形成過程,避免腸壁炎癥持續(xù)發(fā)展,但患者長時間服藥極易導致其出現惡心或腹瀉等不良反應;后者藥物能促進該疾病患者腸道菌群長時間處于平衡狀態(tài),主要原因在于腸道均菌群失衡導致腸壁通透性增加,影響?zhàn)つっ庖呦到y(tǒng)或腸上皮細胞代謝功能,使得機體內乳酸菌或雙歧桿菌數量呈下降趨勢,免疫功能異?;蛏掀そM織損傷造成炎癥發(fā)生,因此合理應用金雙歧能有效改善患者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緩解機體炎癥感染情況,從而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改善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較高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比,研究組炎癥因子水平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低(P<0.05)。由此可見:對炎癥性腸病患者實施美沙拉嗪與金雙歧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改善預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