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玲
(湖北省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附屬小學,湖北武漢 430415)
寫作,簡單來說,就是寫文章。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三年級是一個轉折階段,因為一年級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課本每個單元都安排了“和家長一起讀”這個板塊,二年級重在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寫話,而從三年級開始,教材編排發(fā)生了細微的變化,即教材中編排了習作的內容:給學生一段文字材料,要求他們通過閱讀提示找出習作的要求,選取符合要求的素材。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要求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不僅要會審題,還要會選擇合適的素材,所以許多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就懼怕寫作[1]。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思考了很多,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現(xiàn)表述如下。
從三年級開始,語文課本中的寫話變成了習作。“習作”一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他們不知道從何落筆。許多教師也抱怨:明明很簡單的一篇作文,學生就是寫不出來。其實,學生不是不會寫,只是被“作文”一詞嚇到了。一、二年級的課本中有看圖寫話,要求很簡單,仔細觀察圖片,將圖中內容寫成一段話即可。筆者從教十年來,改了不少低年級的語文試卷,發(fā)現(xiàn)學生完全可以看懂圖片的內容,他們能抓住圖片中的每個細節(jié),按照自己的想法,將圖中所見描繪出來。有不少學生在寫話的最后還會加上一句“今天我真開心??!”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其實這就是作文的雛形。
到了三年級,課本中出現(xiàn)的寫作板塊常常用漢字表達寫作的要求。許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也許讀了幾遍都不知道習作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如師生共讀寫作提示,根據(jù)寫作提示找一些與習作相關的圖片,將文字要求轉化為圖片,這樣,學生又看到了熟悉的題目,找到了熟悉的感覺[2]。有了圖片做素材后,學生就可以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教師這樣引導學生讀寫作要求,一段時間后,他們就能找到閱讀寫作提示的方法,就完成了寫作的第一步。
三年級的作文以記敘文為主,教師首先應該告訴學生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換句話說,就是誰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學生明白了這個之后,教師就可以讓他們在自己寫作的片段中去找這些要素,并一一劃出來,若是找不到,就讓他們在合適的地方添加,這樣一篇作文就基本成形了。但是這樣的文章只能算基本合格。為了讓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從擴句入手。筆者是這樣做的,先與學生共讀他們寫的作文,邊讀邊提問學生,通過引導和啟發(fā),使他們將簡單的句子寫得更生動、更精彩。
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除了優(yōu)美的語句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低年段的學生在寫作時往往只注重把事情從頭到尾寫出來,如看圖寫話只是將圖片展示的內容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敘述。所以,許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通篇找不到一句語言描寫,更不要提心理活動描寫了。這種文章讀起來平淡如水,毫無情感可言,更沒辦法將讀者帶入相應的情境,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解決呢?
筆者聽過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作文課,他們是這樣做的: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從回憶中找出與圖片中的情景相似的一天或一個鏡頭。其次,讓他們想想自己身邊發(fā)生這件事情的時候,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當時是怎么想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讓他們將自己當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出來。這樣,學生作文中的人物就不是一個只停留在作文本中的紙片人,而是賦予了他語言、動作、思想,是一個鮮活的人了。學生作文中的人物都變得鮮活了,教師還用擔心他們的作文不夠生動嗎?
筆者看過這樣一段話:“欣賞是一種學習,是一種真心實意的學習。生活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弱點。學會欣賞,就要時刻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讓別人的優(yōu)點自覺地成為自己的優(yōu)點。久而久之,你便自然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優(yōu)秀的人,自然懂得欣賞。[3]”
學生總是覺得欣賞別人的佳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是讓自己寫作的時候就一籌莫展。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閱讀時,你只需要用眼睛看別人生活中的精彩,欣賞別人眼中的美景,所以,此時你會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無須花費太多心思。然而,在寫作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腦海中一片空白,雖然能想到別人文章中的精彩畫面,但不知道怎樣用在自己的文章中。那么,如何讓學生將這種痛感化為快感呢?筆者想,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鼓勵和欣賞吧!
在同一個班級中,有的學生寫作能力較強,他們愛看課外書,詞匯量豐富,寫作時可以做到行云流水;有的學生寫作能力較差,看到題目后抓耳撓腮,東拼西湊寫完的作文可能會遭到教師的批評。其實,若教師能夠與學生換位思考,便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在他們看來,自己費盡力氣寫出來作文已經很不容易了,起碼在字數(shù)上達到了寫作的要求。所以,對于這類學生,教師可以先不看他們的作文內容,單從字數(shù)上符合寫作要求就給予他們表揚,鼓勵他們下次繼續(xù)努力,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當學生的作文達到字數(shù)要求后,教師應該仔細去品讀他們的作文,從文章中找到使用恰當?shù)脑~語、優(yōu)美的句子,甚至是一個使用準確的標點符號,都可以成為表揚他們的素材。教師的欣賞在學生心中是可以產生導向作用的,如對某些學生提出表揚,其他學生會對這些學生另眼相看,當學生體會到被他人羨慕、崇拜的滋味,就會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漸漸地,他們的習作水平就提高了。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管建剛說:“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不在于教給學生多少寫作知識,而在于喚醒他們用筆說話的愿望,鼓舞他們用筆說話的熱情,激勵他們用筆說話的意志?!笔堑?,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筆者愿意在這條路上繼續(xù)摸索,以幫助更多學生擺脫寫作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