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帥華
(江蘇省海門市證大中學,江蘇海門 226100)
信息技術課程作為高中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學生的學業(yè)生涯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nèi)容比較單一,知識點繁多復雜,而且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導致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不高。項目教學法對信息技術教學有重要作用,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項目教學法,顧名思義,主要是指教師為學生設置一個項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nèi)的課程內(nèi)容。在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學生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發(fā)揮點撥、提醒的作用。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項目教學法比較注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
項目教學法一共包含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核心,重在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問題的最佳解決方式,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qū)⑵涓吨T實踐。第二部分是,教師要結合教材,設計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鍛煉學生今后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第三部分是,以項目小組為基準,這是為了順應新課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其團隊精神。第四部分是,評價與考核環(huán)節(jié)。這主要是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的表現(xiàn)以及項目最后的成果作出點評??傮w來說,項目教學法包括四要素:項目內(nèi)容、項目活動、項目情境和項目結果。
項目和任務是項目教學法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依據(jù)。其中,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必須結合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實踐項目教學法時,應從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仔細研究教學大綱要求,設計科學的課程項目。除此之外,還應搜集有效的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1]。
例如,在教學“信息處理”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在設計項目時應考慮到Word、Excel等軟件的運用與操作,為學生詳細介紹各個處理信息的菜單欄功能。由于學生在高中之前真正接觸到的信息技術項目較少,所以教師要先帶學生熟悉軟件功能,再布置簡單的操作任務,如對文檔的編輯、對班級成績單的排列等基礎操作內(nèi)容,從學生的信息技術實際水平出發(fā),給他們提供操作案例視頻資源,幫助其順利完成任務。
項目內(nèi)容的選擇直接影響了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效果,所以教師在應用項目教學時,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項目,同時在設計項目主題時應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素材,降低學習難度。此外,教學項目還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具備較強的實踐價值。
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由于項目教學法源于現(xiàn)代教學理論中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以學生為中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活動,還能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制作簡單的幻燈片”這一內(nèi)容時,由于幻燈片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應用得十分廣泛,所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放映以“構建節(jié)能型社會”為主題的幻燈片,達到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效果,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幻燈片的審美和實用價值。接著,教師為學生演示幻燈片的制作過程和放映方法,重點講解幻燈片的制作方法,如對模板的選擇、大小標題的插入設計、文檔的排版、動態(tài)效果的處理等,充分發(fā)揮其引導者的作用。
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動的問題情境,能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教師在情境導入環(huán)節(jié)應對項目的要點進行細致的分析,以降低學生在完成活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的難度,防止學生出現(xiàn)思維中斷的現(xiàn)象。學生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后再投入實踐活動中,便能輕松地應對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為自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模式多為獨立上機操作,在遇到問題時,很少有學生會主動與教師或同伴進行交流、溝通,導致他們在遇到難題時,容易對操作任務喪失信心。所以,教師在實施項目教學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項目任務[2]。
例如,教學“編輯與打印文稿”這一內(nèi)容時,由于學生經(jīng)常接觸微信公眾號文章,所以,課堂上教師不妨重點指導學生,該如何利用微信公眾號編輯文檔。雖然公眾號文章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要注意的細節(jié)頗多,所以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篇情感散文范例,然后具體演示編輯模板、文檔背景、插圖、字體、字號、超鏈接,甚至文字、圖案動態(tài)效果的操作步驟。最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題目自擬,風格自定。
當然,為了防止課堂出現(xiàn)紀律不佳的狀況,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采用上機交流的方法,討論操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3]。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項目教學活動,既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自主學習目標,又能夠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實現(xiàn)集思廣益的學習效果,達到共同發(fā)展的教學目的。在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融入進去,傾聽學生的想法,發(fā)現(xiàn)他們在信息技術操作中的疑惑點,并對此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評價作為項目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采用現(xiàn)代教育所倡導的多元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而且還應鼓勵學生也參與對自身表現(xiàn)的評價活動中來,反思自己的表現(xiàn),并積極從同伴身上汲取優(yōu)勢,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后,教師對學生的點評應做到語言與示范操作兼?zhèn)?。最好對完成效果不佳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保證項目教學的有效性[5]。點評完成后,教師還要陳述項目制作的思路、過程以及小組合作的優(yōu)點和不足等,既要肯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又要指出操作上有待完善之處。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點評。學生在此過程中,往往對教師的教學方法認識得更全面、獨到,因此,教師也要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對項目教學法進行更全面的改進,使項目教學法變得更成熟、有效,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在評價教師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與重視。
總而言之,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對提升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發(fā)揮著積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在與學生獲得共同進步的同時,促進信息技術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