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qū)皂河第二中心小學 朱桂權
多年從事語文教學,三年級的起步習作教了一年又一年,可是學生的習作水平似乎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教學方法,根本不能在下一年用,因為學生有太多的不同,嘗試著讓學生寫日記,可是學生的日記短的都可以用手指頭來數(shù)清字數(shù)。為了讓學生能寫出自己的文章,筆者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學生的想象越豐富,其語言的表達也會越生動,想象力也會越活躍,語言的表達會越有情趣。想象習作并不是新生的事物,可是這幾種是被較少采用而顯得“另類”的想象習作,易于表達,也能讓學生情趣盎然。
畫面往往是特寫式的,它含有許多畫外音,留有景物和人物的空白點,提供給學生無盡想象的廣闊空間。學生通過觀察畫面,結合畫面的內容來拓展空間,從靜態(tài)的畫面來想象到動態(tài)的畫面,從表面的現(xiàn)象來想象內心,從動作來想象語言,從平面的無聲處來想象立體音響,從特定的畫面來想象全景的故事。
如三年級的教材習作三中,有一幅圖畫的是貓和老鼠的故事,啟發(fā)學生想象:看到這個圖,想到什么?有的學生異常興奮地說:“我看到了貓和老鼠?!币灿械恼f:“我看到被老鼠咬壞的東西?!庇械恼f:“貓看到老鼠很憤怒?!庇械恼f:“老鼠很害怕,想立刻逃跑。”有的說:“貓不會讓老鼠逃走?!薄嬅娴囊馑季瓦@樣被學生講得支離破碎,筆者接著啟發(fā)學生:你能用相關的語言和動作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嗎?學生就嘗試尋找場景,然后把畫面的材料結合起來,這樣更生動的故事就呈現(xiàn)在全班學生的面前,一個學生講得精彩,下面的學生也躍躍欲試,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在無形中進行了拓展,學生的想象思維也慢慢散開。今年三年級的教材編寫有太多的看圖說話內容,教師要利用好這些畫面,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有效表達,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表達,并且樂于表達。
依詞編文就是借助提供的詞語或者句子編寫故事,有效提高學生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克服思想外化為口頭語言、書面言語時的困難。可以提供詞編故事,如筆者經常給予學生一些毫不相關的詞,如“房子”“森林”“老虎”“學生”;也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句子編故事,如“今天,我碰到一個大麻煩……”還可以是以某一情境作為想象切入口編故事,如“二十年后的春節(jié),我給老師打電話……”學生看到這樣的練習比較感興趣,也樂意去寫,內容包羅萬象,寫法上也是別出心裁。當然,學生作文中也有美中不足、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有時順序雜亂,有時某些詞語用得詞不達意,這時教師要善于評價和引導,例如有個學生暢享在二十年后和老師打電話的情境,學生說:“我又一次被老師批評,我又想到了老師您,每次我作業(yè)做錯,你總是滿面春風……”這樣的場景和用詞很不恰當,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說二十年后自己多大啦?可能會做什么工作?還會被老師批評嗎?“滿面春風”是形容什么的?用在這兒合適嗎?這樣慢慢引導學生,學生也會慢慢成長。
成語包含豐富多彩的內容,寓意更深刻,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象,深刻地思考,使新編的情節(jié)完整、想象豐富。教師在解釋成語故事的內容時,可以改變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改變故事文本的含義。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編寫或者獨立完成,如《自相矛盾新編》《濫竽充數(shù)新編》,讓學生能根據(jù)學過的成語故事,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生活經驗編出自己喜歡的故事。
充實的生活積累是學生寫作活動的起點和源泉,課內、課外、學校、家里……時時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手記日記的習慣,把自己認為值得留下、隨時想寫的知識記錄下來,內容不要求很長,可以是學生因某一件事笑得前仰后合,也可能為家長的不理解或者批評痛哭流涕;可能為某一件小事爭執(zhí)不休,也可能被一位學生精彩的自我介紹深深地感染,還可能被某個同學的惡作劇嚇得哇哇直叫,被某個東西癡迷得如癡如醉……這些都是學生的素材,這些童真童趣都是寫作的“源”,這些“隨想雜記”學生有興趣,也有能力把其訴諸筆端,他們的文思如泉,想象放飛,作文內容之廣、感情之深,語言的流暢完全超出了筆者的想象。如學生寫了這些內容的作品:《課堂花絮》《操場一隅》《數(shù)學老師的口頭禪》《班里的小蘿卜頭》……
筆者在上課前收集一些廣告詞,引導學生概括出廣告詞的特點:簡潔易懂、語言生動、特點鮮明……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家鄉(xiāng)的特點來設計一些廣告詞,這樣學生的潛能被激發(fā)出來,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從而能讓學生找到寫作的靈感和思路,在作文上也能揮灑自如,游刃有余。
走進生活,貼近生活,這是教育的宗旨,讓學生學習有用的知識。學校里、班級里經常開展一些朗誦比賽、跳繩比賽、講故事比賽、小作文比賽等,這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作文素材,讓學生的作文樂趣無窮。這就要看學生能否把生活中分散的材料,經過思維的加工形成更完整的印象,這些有趣的材料才能妙趣橫生,深受學生的喜愛。當然,要求學生寫這些材料的時候,筆者不做其他的要求,讓學生思維自由流瀉,無拘無束。
筆者有創(chuàng)意地開辟了“另類”習作訓練,降低了學生習作的要求,便于學生“我手寫我口”,讓學生能夠盡情揮灑,自由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