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安徽省安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胡艷 孫維南
伴隨著道路交通的快速發(fā)展,車輛的迅猛增長,交通事故也是不斷發(fā)生,如何依法高效處理交通事故?如何讓群眾少煩心少跑路?如何讓群眾感受公平正義?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關乎民生,當人民群眾在經歷事故煩心甚至痛苦時,能感受到執(zhí)法司法的公平、高效和便民,并有效減少社會矛盾,提高法律公信力?!卑不帐“矐c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文鴻的一番話道出了當地公安機關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大膽改革的初衷,以人民為中心,優(yōu)化是前提、機制是保障、服務是目的,通過改革釋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益,真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018年1月10日,安慶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由公安交警部門牽頭,法院、檢察、司法、社保、衛(wèi)生、保險等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相關的23家單位全部進駐,開展聯(lián)合辦公,推進“互聯(lián)網+事故處理”模式,實行事故處理“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服務”,實現(xiàn)高效公正便民。中心運行一年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偵破率達100%、交通事故調解成功率達97%,有效打擊了交通違法犯罪、提升了執(zhí)法司法公信力,減少了行政成本、化解了社會矛盾。
事故處理綜合服務中心建筑面積4000㎡,由綜合服務大廳、辦公區(qū)、交警辦案中心、當事人接待區(qū)4大多功能區(qū)域組成。設在一樓綜合服務大廳建筑面積1200㎡,有受理接待、車物損事故快處、工傷認定、醫(yī)療救助、法律授助、法院受立案、保險行業(yè)調解、保險理賠等29個工作崗位,另設立人民調解室和法院審判庭。其中,交警辦案中心建筑面積1000㎡,嚴格按照規(guī)范標準建設,設有指揮室、詢問室、候問室、人身檢查室、信息采集室、辨認室、醒酒室、醫(yī)療室等21個工作室,是全市公安辦案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模板。同時,為提升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及案卷、證據管理智能化,中心還引進智能案卷管理系統(tǒng)及專業(yè)存儲設備,高標準建立了信息智能化案管室,實現(xiàn)案卷信息登記入庫、案卷移交、案卷借閱、案卷查詢及軌跡追溯等網上智能化辦理及網上全程監(jiān)督,有效落實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中涉案卷宗、物品保存和流轉的管理要求。
結合公安機關勤務改革,事故處理綜合服務中心綜合了原有的市區(qū)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和市區(qū)物損道路交通事故快處中心職能及業(yè)務,選拔了24名業(yè)務能力強的青年民警派駐中心。轄區(qū)宜秀區(qū)人民法院選派9名工作人員常駐綜合中心辦公;市司法局在綜合中心設置4個調解室,安排了8名人民調解員……進駐中心的各部門都選派了精干人員,開展聯(lián)合辦公、實行一站式服務,確保了市區(qū)道路交通處理當事人“只進一扇門、解決煩心事”。
在完善的硬件投入和精干力量的支撐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綜合中心堅持機制引領,改革完善事故處理模式,建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交通事故案件辦理、流轉模式,形成“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的工作機制。
接到交通事故警情后,公安交警負責調查認定事故責任,責任認定信息在下達后及時流轉至保險公司、人民調解委員會、法院、醫(yī)保、社保等部門。且根據事故性質,細劃了流轉流程。車物損事故:公安交警受案→調查認定責任→通過交管12123平臺上傳數據信息→前往服務大廳工作崗辦理快速處理手續(xù);傷亡事故:公安交警受案→調查處理→認定責任→“四調聯(lián)動”(人民調解、保險行業(yè)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或法院判決。
事故處理模式改革后,以往由公安交警“大包大攬”的事情,依法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事故傷者醫(yī)療,由醫(yī)保中心、衛(wèi)計委、保險公司等負責;事故財產損失確定,由保險公司、評估機構負責;善后賠償,由人民調解、保險行業(yè)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和法院判決等負責;涉及到逃逸、因家庭原因無法履行賠償等,由社保、醫(yī)保、工傷等救濟途徑解決,部門依法各司其職,群眾享受高效惠民。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中心運行以來,共受理交通事故13653起,調解結案14227起(保險調解一起案件對應多家保險公司),其中行政調解6321起、人民調解572,法院調解397起、保險調解6937起,調解成功率達到97%,有效縮減了行政成本,化解了社會矛盾。
為貫徹落實“2018·6·28”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持續(xù)深化安慶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模式改革,9月12日,安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出臺安慶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服務”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分析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涉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相關單位、部門之間的協(xié)作配合,實現(xiàn)信息共享,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構建公正、高效、透明、便民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綜合服務體系。聯(lián)席會議由市綜治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衛(wèi)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宜秀區(qū)人民法院、宜秀區(qū)人民檢察院、市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等單位、部門組成。原則上每季度召開一次,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舉行聯(lián)絡員會議。
2018年4月8日,張某駕駛公交客車行駛至安慶市區(qū)龍山路姚家口公交站臺附近,不慎碰撞到騎自行車的姚某,造成姚某死亡。公安交管部門針對該起事故從受案調查到下達事故認定只用了18天,當事人從申請調解到保險調解結案只用了12天。在此過程中,當事人通過網絡全程了解案件辦理進程。
“若按照傳統(tǒng)訴訟程序,該案要經過開庭、判決,至少需要3個月,若保險公司不同意判決結果,還需經過二審程序。另外,當事人需要預繳訴訟費,歷經法院立案、領取傳票、參加開庭、等候宣判等多項程序?!睆氖碌缆方煌ㄊ鹿侍幚斫?0年、中心負責人姜顯龍介紹。以往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后,當事人辦理相關手續(xù)需要往返于事故處理機構、法院、司法鑒定機構、保險公司等多家單位之間,手續(xù)繁雜、耗時耗力,而且因機制不暢,難以全程監(jiān)管,某些處理環(huán)節(jié)易滋生腐敗。
現(xiàn)在,中心建立“互聯(lián)網+事故處理”模式,研發(fā)智能辦公系統(tǒng),實行網上信息推送,實現(xiàn)進駐單位間事故信息數據共建共享,事故當事人自助查詢等。此外,駐綜合中心法庭通過道路交通事故“網上數據一體化中心”,委派保調委調解,不再預先收取當事人訴訟費用,也大大縮短糾紛解決的時間、節(jié)約了當事人的辦事時間,實現(xiàn)了“讓信息多跑腿,讓百姓少跑路”,做到了矛盾糾紛的全程可視化、陽光化快速處理化解。
“打造道路事故處理一體化模式,不僅是各職能部門間的一體化流轉的建立,更是推進我們公安交警內部對事故處理、案件辦理、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一休化運作,是交警執(zhí)法勤務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痹诟母锪⒁庵酰矐c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吳節(jié)海多次強調要著眼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優(yōu)化交警事故處理勤務模式,充分發(fā)揮事故處理服務人民、打擊違法犯罪的法定職能。
中心選調了24名優(yōu)秀事故處理民警,設4個事故調查外勤組,實行2+1+N勤務模式,即:2個處警組+1個備勤組+N個跟進組。2個處警組正常接處警,警情較多時,由備勤組加入處警,另外設置N個疑難重大案件跟進組,配合案件調查處理。同時,嚴格規(guī)范事故處理執(zhí)法,建立完善接處警規(guī)定、事故處理流程、案件研究審核、檔案管理、辦案中心使用管理等31項管理制度,實行“受案、立案、調查、認定”逐級審批和法制員審核制度,做到業(yè)務集中、監(jiān)管集中、裁判標準統(tǒng)一。
對亡人事故和復雜疑難案件,一律公開認定、集體討論;針對交通肇事逃逸、酒駕醉駕等嚴重違法行為,一律從嚴從重處理,源頭上杜絕了“人情案、關系案、口袋案”等問題。目前,中心已辦理適用一般程序處理違法案件89起,行政拘留23人,破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82起,偵破率達到100%。同時,有效維護了事故各方當事人的法定權利,嚴把交通肇事案件刑事立案關,嚴格依法在責任認定后對肇事嫌疑人立案偵查。目前,中心交通肇事案件立案22起,同比下降26.7%。
2018年1月10日,安慶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綜合服務中心”投入運行。據安慶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市民在日常的交通事故處理中有爭議的事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物損事故,另一類是傷人及死亡事故?!暗缆方煌ㄊ鹿侍幚砭C合服務中心”的啟用將大大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效率。
交警勘查現(xiàn)場后,對事故責任出具認定書。雙方當事人對車損有爭議,先由保險公司對車輛進行定損,若保險公司定損員定損后,雙方當事人對車損仍然有爭議,就可以到綜合服務中心由物價評估部門對損害后果進行評估。物價評估部門的評估結論在司法部門具有法律效力。這樣當事人不必再去聘請或找相關人員進行物損鑒定,減少老百姓跑腿的麻煩。
損失確定以后,雙方當事人可以采取行政調解。交警可對損害進行調解,或由人民調解員對損害進行調解。如果都調解不成,可以在服務中心針對民事?lián)p害賠償提起民事訴訟。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宜秀區(qū)人民法院在綜合服務中心大廳建設專門法庭,設置法院受案崗,可以隨時隨地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訴訟。在訴訟的過程當中,若當事人對司法程序及相關內容不明確,可以在服務中心尋求法律援助。市司法局指定宜秀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在綜合中心設立有3人組成的法律援助站,大廳設置接待工作崗。
傷人亡人事故在交通事故處理過程中非常麻煩,今后在綜合服務中心可以“一站式”解決。綜合服務中心成立以前,交警只對交通事故責任下發(fā)責任認定書。當事人只能自己去找司法鑒定中心、物價評估中心、律師,提起司法訴訟。一起傷人亡人交通事故,僅交警對交通事故處理、調查、下發(fā)責任認定書前后就需要20天,當事人如果自己去找司法鑒定中心、物價評估中心、律師,提起司法訴訟,一起案件處理結束時間則更長。而綜合服務中心運行后,不僅降低了損害調解的效率,也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