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丁溝中心小學 陸麗萍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有習作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jīng)閱讀了一定的童話故事。為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要經(jīng)常舉行童話故事會,評選每周的“童話故事大王”。激勵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童話作品,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學生有了豐富的想象力,那么創(chuàng)作的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會更打動人,可讀性更強。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才剛剛開始接觸寫作,雖然在低年級的時候學生們,已經(jīng)進行過說話和寫話的訓練,但是寫作文的要求比起“說”的練習難度加大了好幾倍,因此學生在最初階段會感到無從下手和害怕,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傳統(tǒng),改變寫作教學方式,開展童話作文教學。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天生喜歡童話故事,童話中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對于他們來說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童話作文更能提起學生的興趣,非常合適作為學生學習作文的第一步。
每一個童話故事中都有許多栩栩如生的童話人物形象。例如格林童話中的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紅帽和灰姑娘等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是童話故事的核心,可以說,沒有這些人物,就不能傳達童話故事中的基本思想。同時,鮮明的人物形象也是敘事作文中比較基本的要求,學生們可以通過學習童話故事來了解如何塑造人物的形象。
《三袋麥子》中描寫了三個性格特征鮮明的人物形象。小豬代表了一個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形象,故事中為了表現(xiàn)小豬這一人物,描寫了小豬把拿到的麥子“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同時側面體現(xiàn)了小豬制作食物點心的特長。小牛代表了老實敦厚的樸素老百姓的形象,這一形象定位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牛的一貫形象特征相吻合,人們經(jīng)常會把老實勤奮的人比作“?!薄P∨D玫叫←満蟆跋缺4嫫饋?,等家里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再吃這好東西”,“為了防止發(fā)霉和蛀蟲,經(jīng)常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最后的小猴則是聰明機靈、常懷感恩之心的人物形象代表。在拿到小麥后,小猴既沒有像小豬一樣急著將麥子全部用掉,也沒有像小牛一樣將麥子藏起來,而是“覺得面前這袋麥子是上好的麥種,便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在經(jīng)過辛苦的耕耘后,小猴收獲了更多的麥子,并且把其中一些送給了土地公公。在上完這一節(jié)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從三個人物中任選一個,編寫一個小故事描述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這個小故事練習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充滿了想象力和趣味,這就是童話為什么深受兒童喜愛的根本原因。同時,童話故事情節(jié)天馬行空,段落結構明顯的特點也非常適合剛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們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
例如《小稻秧脫險記》這一課中小稻秧的遭遇,稻田中初來乍到的小稻秧身體還比較虛弱,需要營養(yǎng),這一部分是故事的開始。緊接著故事開始發(fā)展,稻田里其他的雜草都欺負小稻秧,搶奪他的營養(yǎng),很快,小稻秧就因為營養(yǎng)不良病倒了。這時轉折出現(xiàn)了,“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新的人物噴霧器大夫登場,大夫通過噴射除草劑驅除稻田中的雜草,保護小稻秧。故事的結尾,雜草紛紛倒下,“小稻秧高興地跳起舞來。他吸足了營養(yǎng),又向上挺了挺身子?!闭麄€故事中的“起承轉結”非常明顯,結構清晰,學生可以輕易理解故事梗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小稻秧脫險記》的結構特點,寫一篇童話小作文,如《小兔子歷險記》《木偶的遭遇》等,并不一定要有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只要求突出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的結構特點,鍛煉學生編寫故事的基本能力。
童話故事中往往都蘊含了一定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通過故事的形式而不是枯燥地講述這些哲理,往往更容易被孩子們所接受,也更加具有說服力。一篇好的作文離不開表達思想,如何做到這一點是很多初學作文的學生感到最困難的地方。
《蒲公英》這一課在表達思想方面做得很不錯??吹絼倓偯撾x蒲公英的種子們,太陽公公熱情地叮囑他們:“別落在表面上金光閃閃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銀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們生根張葉的地方?!贝蟛糠值姆N子們都聽從了太陽公公的建議,在泥土里扎根生長,只有兩顆種子沒有聽從太陽公公的建議,他們被沙漠和湖泊華麗的外表迷惑,最終沒有生根發(fā)芽。這個故事一方面教育學生們要聽從長輩的經(jīng)驗教導,另一方面教育我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還不能正確客觀地理解真善美,對世界的認知還比較模糊和感性,也很少形成比較牢固的觀念,因此要求他們通過一般的作文形式表達思想和認知會比較困難,但是通過童話作文的形式,學生們能夠比較容易地在奇思妙想的世界中表現(xiàn)自己,展示獨一無二的想法。
童話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們學會如何創(chuàng)作一篇人物形象鮮明、結構完整、情節(jié)合理且具有一定思想的童話故事。在經(jīng)過上述幾個單項練習后,學生對童話故事的慣用情節(jié)、敘事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都有了初步的認識,為最終創(chuàng)作童話故事打下了基礎。在學生們剛剛開始練習寫童話作文的階段,對課文和閱讀材料的童話故事進行仿寫、改寫、續(xù)寫是比較容易的方式,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按照這些方式寫作童話作文。
童話教學是中年級語文教學的手段之一,也是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童話作文比較有效的途徑。要想發(fā)揮童話教學的作用,教師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多讀童話故事,增加對童話的了解,進而提高童話寫作水平;突出創(chuàng)編與讀悟結合,為想象創(chuàng)編搭橋。通過已學過的課文及范文激發(fā)學生想象創(chuàng)編的欲望,吸收想象創(chuàng)編的方法,拓寬想象創(chuàng)編的思路,多展開教師間對童話內(nèi)容的討論活動,增加有關童話的知識理論掌握,搭建一座走向成功想象創(chuàng)編的橋梁。從而提高自身童話教學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