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柱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但是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在小學階段,如果學生沒有扎實的計算能力,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甚至會嚴重阻礙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利用好這些錯誤資源,分析學生出現計算錯誤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扎實學生計算基礎,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wěn)定性尚未發(fā)展成熟,在上課時,許多學生往往表現的注意力不集中,在面對一些復雜的題目時也是顧此失彼,丟三落四,從而造成計算錯誤。當學生出現這些錯誤時,教師不應急于批評學生,而是要認真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利用好錯誤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引以為戒,在下次計算時注意不出現類似錯誤。
比如,在帶領學生計算“4×30”這道題目時,許多學生的算法是用4乘以3等于12,然后在12后面加上一個0,所以就得出4×30=120的結果。學生這樣的計算方法不能說是錯誤,但是不符合正確的算理要求,這種算法便于學生進行日??谒悖菍λ惴ㄕ嬲睦斫?,學生始終不能很好的去體驗。于是在上課時,我將“4×30”這個算式寫到黑板上,請學生換一種思維去想一想“還能運用什么方法將正確的答案算出來?”學生聽后,即使進行了認真思考,也會覺得無從下手,看到學生束手無策的樣子,我嘗試著引導學生:“能不能把30看成3個10,這樣4×30就可以看成3個10乘以4等于120呢,所以自然的得出4×30=120.”學生們聽后恍然大悟,對算法的理解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這樣“4×30”這道題目的教學,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要求學生練習“5×800”,學生通過對剛才學習的認識,能夠合理的遷移出“把800看成8個100乘以5等于40個100,口算的結果就是4000?!边@樣的教學方法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打破原有的固定算法思維,既能口算出結果,又能清楚、順利將算理與算法真正的融為一體,從而提高口算技能。
巧借錯誤資源,從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模式出發(f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正明白數學算法的內在含義,這樣可以使學生真正達到理解算理、促進算法,最終提高口算技能的學習目的。
學生出現計算錯誤大多是由于態(tài)度不端正、習慣不良造成的,而且這部分學生本身不重視計算,再加之平時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訓練,所以導致學生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計算習慣。
比如,在帶領學生計算“11×60”這道題目時,許多學生在計算時書寫馬虎,字跡潦草,將6寫得像0,把0寫得像6,甚至有些學生在計算時,將題目抄錯、數據漏抄。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出現的這些錯誤,引導學生正確審題,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在計算“11×60”時,我挑揀出幾個寫字潦草的學生,將其書寫利用多媒體進行投影,請其他學生進行辨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不暴露學生的姓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當學生看到這些字跡潦草的書寫時,會引以為戒,在下次自己書寫時,引起高度重視,力求將數寫得工整、美觀。
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同時,教師也要注意精心設計計算練習題目,使設計出的題目具有針對性和對比性,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錯誤的根源,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錯誤積累和整理,讓學生把自己在作業(yè)本、練習題、試卷中的錯誤及時地記錄在錯題本中,并簡單注明錯誤的原因,以便學生進行及時的糾正、歸類和整理,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要涉及大量的數學運算,如果學生只是依照四則運算的順序進行演算,對于一些題目較難的計算題,會造成計算效率低。因此,教師要利用好學生在計算時出現的計算錯誤資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簡便算法,在短時間內得出最正確、效率最高的正確答案。
比如,在帶著學生計算“23×11和55+13-15+7”的道題目時,許多學生會運用一般的計算方法,豎式或依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或口算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樣很容易因為學生粗心大意而造成計算錯誤。在上課時,我先將這兩道題目學生所出現的答案一一抄寫到黑板上,讓學生挑揀出其中正確的答案,并講明自己在計算這道題目時的過程。這樣教師能明確學生出現錯誤所有的原因,在了解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后,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簡算意識,請學生先具體觀察數的特征,算式的特點,想一想有沒有簡便算法能夠解決此問題。學生在教師思維的引導下,能夠自然地找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并合理運用運算定律,自覺地進行簡便運算,在以后遇到此類問題時,學生受這到問題的影響,也會自覺的運用簡便算法。
培養(yǎng)學生簡算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而是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學生,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將數學計算問題向簡便算法靠攏,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和質量,進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中,教師要重視計算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認真分析學生計算錯誤出現的原因,并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預防和糾正,注意不要單純地將學生出現的錯誤歸咎于粗心大意,而是要全面分析,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