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裕同
【摘要】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學生對習作總是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微視頻資源收集方便,內(nèi)容豐富,學生喜聞樂見。本文嘗試從品鑒視頻文字習得精致語言、觀察視頻動態(tài)豐富情感體驗、學習視頻鏡頭嫁接寫作手法等幾個方面談微視頻與習作教學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習作;微視頻;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無奈——自古逢寫悲寂寥
有句流行語說: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然而對于習作來說,那是牛見牛怕,花見花傻,車見車打滑。這不,又是周一上交周記的日子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幾個沒交的,還有幾個是三言兩語打發(fā)的。每周的周記作業(yè),少則六七個多則十幾人不做不交。我這個當老師的,那個頭啊,真是一個大!我馬上找學生談話,調(diào)查他們不認真完成周記的原因。有人說忘了寫,有人說雙休日太貪玩,有的說只顧看電視,還有的直截了當說不會寫。居然有這么多原因,而且各不相同呢!但我心知肚明,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生對習作——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啊!默默看著學生,我的心里溢滿了苦澀:難道每逢寫作就要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道就沒有辦法改變習作這樣悲慘的命運?
欣喜——忽聞門外踏歌聲
無奈之余,我硬著頭皮拿起習作批改。一字字,一句句,一篇篇都刺痛了我的雙眼。你看,這個學生的習作:
有一次,你在用電腦,我叫你給我玩一下,你說:“等一下?!钡雮€小時過去了,你還沒給我,我又說讓你給我玩一下,你又是那句話。等到吃飯了,你還沒給我,我很生氣地和你下樓吃飯。我吃完飯后,以飛快的速度上樓去玩電腦。過了半個多小時,你們在看電視時,你又想起還要用電腦,于是叫我給你用一下。我說等會兒。媽媽聽了,很惱火,說:“姐姐要用,快給她用!”我說等一下,媽媽說:“還不給我就要打你了!” ——《給姐姐的一封信》
看著這篇習作,你一定覺得似曾相識,你看:1.表述平淡無趣,語言蒼白貧乏;2.人物機械死板,形象平面干癟;3.細節(jié)輕描淡寫,文章平鋪直敘。
不錯的,這樣的習作屢見不鮮。其實說白了,這哪是習作,根本就是流水賬??!我責令學生拿回去好好重寫,學生悻悻地拿著本子走出辦公室。離開了老師的視線,他就大聲高歌起來周華健的歌曲《最近比較煩》。學生拿這個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抗議。是?。〈丝踢€有什么語言能比這首歌詞更貼切更生動地抒發(fā)孩子的無奈呢?我心頭一震,靜下心來:責罰和重寫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不能利用微視頻資源開展習作指導,優(yōu)化習作教學呢?
(一)品鑒視頻文字,習得精致語言
視頻中有許多文字,比如內(nèi)容簡介、字幕、歌詞等。這些文字雖然簡短,卻優(yōu)美而精致。其中歌詞最值得一提,因為許多歌詞都是精美凝練的小詩,運用疊音、押韻等修辭手段和頂針、反復、對偶、排比等修辭格式抒發(fā)作者的情感,處處閃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并以蒙太奇的方式展現(xiàn)在聽眾面前。視頻中的歌詞不僅優(yōu)美精練,并且配有相應的生動的畫面,不僅給人以聽覺的享受,而且給人以視覺的沖擊,讓人產(chǎn)生心靈的共振。如果能讓學生在欣賞歌曲中品鑒歌詞,既能習得精致語言,還能獲得審美的享受。
(二)特寫鏡頭,精雕細琢
特寫鏡頭是電影中拍攝人的面部、人體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個細部的鏡頭。特寫鏡頭呈現(xiàn)在銀幕上,由于視距近,取景范圍小,畫面內(nèi)容單一、集中、突出,可以把所表現(xiàn)的對象從周圍環(huán)境中突現(xiàn)出來放大,從而造成強烈和清晰的視覺形象,得到強調(diào)的效果,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寫作中如果有細節(jié)不細之處,我們不妨引導學生運用特寫鏡頭,近些,再近些,仔細觀察,你就會看到人物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神經(jīng)。在描寫不具體的地方,我們也不妨運用特寫鏡頭,細些,再細些,你就會聆聽到人物的每一次心跳,感受到人物的每一次呼吸。
【習作片段】老師輕輕推開門,站在門口,像掃描儀一樣迅速環(huán)顧四周,在查找有沒有擾亂“程序”的“病毒”!隨后她雙手抱著一摞卷子走上講臺,“啪”一聲,把試卷重重地甩在講臺上。她面無表情,臉色凝重,用沙啞的嗓子喊著名字及分數(shù),不時地念叨:“干嗎都不知道,考成這個樣子!”突然,她手一拍桌子,兩眉緊鎖,嚷道:“這道題誰錯了,給我站起來!” ——《考試風波》
(三)放慢鏡頭,濃墨重彩
慢鏡頭,講究一個“慢”字。電視拍攝中經(jīng)常運用慢鏡頭來延長現(xiàn)實中的時間、延長運動過程,表達強烈的情感、賦予動作的美感、強調(diào)關鍵的動作,引起人們深思,創(chuàng)造出深邃的藝術意境。大家一定不會忘記《慈母情深》中一個經(jīng)典的慢鏡頭:“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zhuǎn)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這個慢鏡頭將母親辛勞、瘦弱、疲憊的身影用文字定格在我們的眼前,產(chǎn)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如果我們指導學生運用這樣的慢鏡頭來寫,也一定能取得濃墨重彩的效果。
【習作片段】“媽——”我剛想大聲喊,“哎,不是!”我使勁揮動的手瞬間僵硬在半空中,整個人木頭似的站在路邊。汽車疾馳而過,無情的車輪碾碎了我心中剛剛升騰起的那一點點希望。滿心的喜悅和期待都化成了絕望的眼淚,劃破我的眼角,劃過我的臉頰,掉落下來,淹沒在汽車揚起的塵土里。 ——《有一種經(jīng)歷叫等待》
期待——墨韻香里說豐年
自從利用微視頻資源開展習作指導以來,學生對習作的興趣日益高漲,學生筆下的文字也綻放出迷人的花朵。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