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在金庸劃定的武俠版圖中,山川壯麗,四海遼闊,少年仗劍就可走遍天涯,俠客奔行總是四海為家。
金庸的江湖,是他用手中之筆闖蕩出的天地,而鹿鼎山、風(fēng)陵渡、少林寺、襄陽城……這些故事發(fā)生的地方,都可以在現(xiàn)實的地圖上逐一標(biāo)注。
有誰不想策馬揚鞭再走一遭,去重溫那個武俠江湖中的百轉(zhuǎn)千回、萬般情意。
在金庸勾畫的江湖版圖中,東北角是與羅剎國交界的鹿鼎山。
在金庸封筆之作《鹿鼎記》中,關(guān)鍵情節(jié)圍繞鹿鼎山展開。首先,它是滿清龍脈。其次,山中藏有無數(shù)寶藏。貫穿全書的情節(jié)——集齊《四十二章經(jīng)》可尋到藏寶地,最終指向的就是鹿鼎山。最后,韋小寶被康熙封的爵位就是“鹿鼎公”。
鹿鼎山位于雅克薩,在黑龍江之北,正當(dāng)阿穆爾河和黑龍江合流之處,是一座相當(dāng)偏遠的山峰。在書中,人人都知道它是龍脈所在,人人都在尋找此山,卻只有韋小寶機緣巧合,集齊《四十二章經(jīng)》,知道了鹿鼎山的具體位置。韋小寶指揮清兵與進犯的羅剎國打仗時,地道挖了一半停下了,就是顧及這滿清龍脈,心想“要是掘斷龍脈,害死了康熙,可大大不妥”。他對小玄子的情義自是不用說。
韋小寶守住雅克薩城后,有一日決定帶雙兒去鹿鼎山尋寶。他買了兩件上好的貂皮襖防寒,一路向北,后來大道上冰雪封路,車不能行,只能在密林雪原中徒步。眼看著鹿鼎山就在不遠處,卻發(fā)現(xiàn)羅剎兵進犯,韋小寶頓時決定回去給康熙報信。
對尋不到山中寶藏這件事,韋小寶似乎松了口氣,“他雖貪財,但積下的金銀財寶說甚么也已花不完,想到鹿鼎山與小玄子的龍脈有關(guān),實在不想去真的發(fā)掘,只怕一掘之下,就此害了小玄子的性命。他找出8部《四十二章經(jīng)》中的碎羊皮,將之拼湊成圖,查知圖上山川的名字,一直很是熱心,但真的來到鹿鼎山,忽然害怕起來,只盼找個甚么借口,離得越遠越好?!?/p>
今天要去鹿鼎山倒無需費勁尋找了。在黑龍江省呼瑪縣呼瑪河上游,距離呼瑪縣城12公里處的一座山峰,便是鹿鼎山了。
位于吉林省境內(nèi)的長白山。
從鹿鼎山往南,不幾日便可抵達位于吉林的長白山。當(dāng)然,這是按照江湖人士的騎馬走法。今天,若是開車前往,只需若干小時。
長白山是苦寒之地,又遠在遼東,中原武林人士大多不曾涉足。不過,因這山中盛產(chǎn)人參,每每有人病重,便習(xí)慣于跋山涉水上長白山尋找救命人參。
《天龍八部》中,阿紫被蕭峰一掌打得奄奄一息,蕭峰背著阿紫去了長白山。他赤手屠熊搏虎,每日一株人參熬湯,阿紫把人參湯當(dāng)水喝。這情節(jié)幾乎讓人以為長白山遍地是人參。
在《射雕英雄傳》書寫的南宋時期,長白山武學(xué)一派出了個童顏白發(fā)的梁子翁,因自小服食野山參和珍奇藥物,得以容顏長駐,被叫作“參仙老怪”。仙是不仙的,怪就真是怪。因郭靖喝了他所養(yǎng)之蛇的血,他便整日里想著要喝郭靖的血補回來,只因那蛇是條難得的異蛇。這也說明長白山上奇禽異獸眾多,確是不錯的。
盡管遠在遼東,但長白山上也有動人的情義?!堆┥斤w狐》中,玉筆峰如一根筆管豎立在群山間,陡峭異常。胡斐對苗若蘭一見鐘情,卻又與其父苗人鳳因種種誤會而走進了解不開的死局,令人扼腕嘆息。
長白山往東出海,再向南下,有一個讓人聞風(fēng)喪膽的海島——神龍島。何謂神龍?其實就是蛇。韋小寶和方怡上得島來,被四面八方游來的毒蛇包圍,狠狠咬了。
這海島甚是嚇人,但初上島時卻也風(fēng)光迤邐——“但見岸上樹木蒼翠,長長的海灘望不到盡頭,盡是雪白細沙”。艄公還說:“這是東海中有名的神仙島,聽說島上生有仙果,吃了長生不老?!碧ど虾u,又有陣陣花香飄來。倘若這里不是神龍教的地盤,盤亙著成千上萬條毒蛇,倒真不失為世外桃源了。
神龍島上奇事很多,韋小寶曾經(jīng)對胖頭陀為何又瘦又高、瘦頭陀為何又矮又胖一事大是不解,在島上終于解開了秘密。只聽胖頭陀嘆口氣,對白龍使韋小寶說:“我服豹胎易筋丸,這是第二次了,那真是死去活來,現(xiàn)在還常常做噩夢。我本來很矮很胖,胖頭陀三字,名不虛傳……在三個月之內(nèi),身子忽然拉得長了三尺,全身皮膚鮮血淋漓,這番滋味好不好受?若不是運氣好,終于回歸神龍島,教主又大發(fā)慈悲,給了解藥,我只怕還得再高兩尺……我?guī)煾缡蓊^陀本來極高,卻忽然矮了下去,他本來極瘦,卻變得腫脹不堪,十足成了個大胖子?!狈N種奇事讓神龍島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現(xiàn)實中,這座神秘的小島若從地理位置分析,可與大連蝮蛇島對應(yīng)。蝮蛇島又名小龍山島,位于大連市旅順口區(qū)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順港25海里,島上有兩萬余條奇毒無比的蝮蛇,0.1克蝮蛇毒液就可致人死亡。
走過遼東,別急著進中原,不如一路向西,大漠里走一遭。
這條路,蕭峰最先走過。他在長白山機緣巧合與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拜了把子。待阿紫身體好些,二人便向西去大草原,不知不覺間到了遼上京。這個古城的位置大約在今天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南。
遼上京的富饒,在蕭峰來之前就已鋪墊十足——耶律洪基命人給蕭峰送來肥牛一千頭、肥羊五千頭、駿馬三千匹,漫山遍野的牛羊馬匹把大草原的豐美也帶到了長白山。因此,所謂大漠,并不是全然荒涼。待得真正進了草原,其時秋高氣爽,阿紫放眼遙望,草原無邊無際,聞著長草的氣味,讓人甚感暢快。草叢間諸般小獸甚多,蕭峰隨獵隨食,無憂無慮,過了一段短暫的自在生活。
越過富饒舒適的遼上京繼續(xù)向西北方向走,又是一片貧瘠之地了,那是“大漠孤煙直”的漠北地帶。漠北草原上,夏草青青,冬雪皚皚,蒙古族在這里逐水草而居,用毛氈搭成帳篷以蔽風(fēng)雪。郭靖就出生于此。
可漠北并不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更多人把這里當(dāng)作避難地,唯有在中原已無立足之地了,才會奔向漠北。當(dāng)郭靖在大漠里憨直成長時,黑風(fēng)雙煞陳玄風(fēng)、梅超風(fēng)正帶著從師父黃藥師那兒偷來的《九陰真經(jīng)》,一邊修習(xí)殺人絕招,一邊躲避數(shù)十名武林好手的圍攻,狼狽逃到漠北,一躲就是十余年。如此想來,漠北與中原的交通是極為不便的。
到得今日,交通的阻滯已被打通,內(nèi)蒙古首府呼和浩特開通了100多條航線,人們隨時可以飛越千山萬水,去看大草原的藍天白云。
位于青海省境內(nèi)的星宿海。
沿著大漠南部邊緣向西走,會來到一片叫星宿海的高原。這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地盤,要是康熙年間的韋小寶穿越到北宋碰上了丁春秋,只怕要喊一句“乖乖不得了”。因為丁春秋在星宿海畔苦練的化功大法實在厲害,一出場就震懾了武林中一大票高手。
丁春秋早年打死師父、重傷師兄,想要尋找武功秘籍,于是師兄蘇星河騙他武功秘籍都藏在星宿海邊。老丁二話不說就去了星宿海邊定居,把周遭數(shù)百里的每一塊石頭都翻遍了,也沒找到武功秘籍。為了找些幫手一起翻石頭,老丁把星宿海邊的牧羊人都抓來成立了星宿派。牧羊人的武功怎樣不好說,拍馬屁吹牛皮的功夫倒可以跟神龍島眾人并稱天下第一。
現(xiàn)實中,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星宿海,是一片高原湖沼,盡管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陽光照射下燦若列星,但畢竟海拔4000多米,生存環(huán)境惡劣??恐颐丶男拍?,丁春秋在這里扛過了一年又一年,實在是個有毅力的人。
在西域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天山是無法繞開的地方。自星宿海往北,有一條連綿的山脈,便是天山山脈。天山童姥、歐陽鋒、霍青桐、香香公主、李文秀等一代代江湖人物都曾生活在這里。
《天龍八部》中,天山童姥住在天山的縹緲峰靈鷲宮中。那靈鷲宮下,路上兩邊皆是大樹,梅花鹿、羚羊穿梭其間。只可惜天山童姥一生為情所困,眼中看不到這一片春意盎然。她與師妹李秋水同時愛上師弟無崖子,但無崖子愛的卻是自己依照李秋水妹妹雕出來那尊玉人。
童姥被李秋水所害,停留在6歲孩童的相貌,一生都固執(zhí)地認(rèn)為這是無崖子不愛她的原因。因此虛竹在縹緲峰上救了童姥后,就聽她不住口地痛罵無崖子和李秋水。她罵得雖然惡毒,虛竹聽來,卻覺得傷痛更勝于憤恨?!凹t顏彈指老,剎那芳華”,這是發(fā)生在天山的愛情悲劇。
到得清代,天山更是蒙上一層悲情。翠羽黃衫霍青桐苦戀陳家洛,她的妹妹香香公主雖與陳家洛兩相愛戀,卻又因陳家洛輕信乾隆而丟了性命……最后,以驅(qū)逐滿清、恢復(fù)漢人江山為己任的紅花會諸人,不得不因總舵主陳家洛的錯誤選擇而遠走天山,放棄反清大業(yè)。這時的天山,既收容了愛情的失意,也接納了壯志未酬、豪杰隱居的落魄。
由大漠入中土,有一要塞,便是張家口。這是南北通道、塞外皮毛集散之地,因而人煙稠密、市肆繁盛。郭靖初到中原,奉師父之命前往嘉興,路過了此地,不承想會遇見扮成小叫花的黃蓉,從此死生契闊。
那一日,郭靖在張家口市集東張西望,只覺得事事都透著新鮮。看到一家大酒樓,他便入內(nèi)吃飯,順手替偷饅頭的小叫花付了饅頭錢。郭靖邀這小叫花一道吃飯,只見瘦小黝黑的少年出口便是上等吃食:“先來四干果、四鮮果、兩咸酸、四蜜餞……干果四樣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鮮果你揀時新的。咸酸要砌香櫻桃和姜絲梅兒,不知這兒買不買到?蜜餞嗎?就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梨肉好郎君。”少年又要了8個下酒菜: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獐腿、姜醋金銀蹄子。哪知這些仍不夠,少年又叫店家再配12道下飯菜,嚇得店家不敢再問菜名,只叫廚房揀最上等的配著,又倒上十年陳的三白汾酒,這才退下。
這扮成小叫花的少年,其實是少女黃蓉。她聰明伶俐、學(xué)識淵博,卻被淳樸的郭靖和他描述的大漠風(fēng)光深深吸引,就此訂交。
從河北進中原走張家口,從山西進中原則走雁門關(guān)。但無論從哪里闖進中原武林的地界,都要當(dāng)心碰上東方不敗。他統(tǒng)領(lǐng)的日月神教總壇所在地黑木崖,就在離山西省平定縣不遠的山西、河北交界處。
根據(jù)《笑傲江湖》的記載,由恒山而東,不一日到了平定州。離平定州西北四十余里,山石殷紅如血,一片長灘,水流湍急,那便是有名的猩猩灘。更向北行,兩邊石壁如墻,中間僅有一道寬約五尺的石道。然后過水灘、攀峭壁,才能抵達黑木崖。
任我行等人在黑木崖上費盡周折找到東方不敗時,雙方皆是目瞪口呆。東方不敗沒想到他們能找到自己,任我行等沒想到奪了日月神教教主之位、號稱武功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竟然剃光胡須,施起脂粉,穿了件不男不女、顏色妖艷的衣衫,拿著繡花針刺繡。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東方不敗手中那小小繡花針,竟是致命武器,轉(zhuǎn)眼之間便叫童百熊喪了命。這黑木崖上的大戰(zhàn),戰(zhàn)得驚心動魄,幾大高手聯(lián)手方才擊斃東方不敗。
過了黑木崖,就該折向西南方向,去“天下第一險”華山瞧瞧了。
不過,從山西入陜西,必先經(jīng)過風(fēng)陵渡。都說“風(fēng)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那是郭襄的16歲。郭芙、郭襄、郭破虜三姐弟去晉陽報完信,在回襄陽的路上為風(fēng)雪所阻,困在了風(fēng)陵渡。
風(fēng)陵渡位于今天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里。千百年來,黃河在這里轉(zhuǎn)向,風(fēng)陵渡成了山西、陜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自古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因此,日日人聲鼎沸,古往今來多少人通過這里走進秦晉大地。金代趙子貞有詩《題風(fēng)陵渡》,寫出了此地氣魄: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云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郭襄到這里時,正是二月初春,黃河北岸的風(fēng)陵渡頭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黃河先是解了凍,到這日北風(fēng)一刮,下起雪來,河水重又凝冰。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車,許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給阻在風(fēng)陵渡口,無法啟程。
于是,大家聚在客棧,聽南來北往的客人講述那些江湖傳奇。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客棧大堂中生起火,寒風(fēng)夾雪從門縫中擠進來,吹得火堆時旺時暗。郭襄雖是少不更事的小女孩,卻也有江湖客的灑脫與不拘。她聽著各地的故事,心中甚感豪氣,便拔出金釵押給店家,切了幾十斤牛羊肉,打了幾十斤好酒,邀眾人一同享用,要聽那神雕大俠的傳奇。
當(dāng)時的江湖,神雕大俠既神秘又俠義。他帶著一只大雕,救過將軍的兒子,砍過奸臣的腦袋,讓初出茅廬的小郭襄心生敬仰。由此開始了“天涯思君不可忘”的故事,也才有了之后的峨眉派創(chuàng)始人。
從風(fēng)陵渡到華山,不過40公里路程,今日驅(qū)車40分鐘即可到達。
華山之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這座位于西安以東120公里處的奇險之山,是武俠世界中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峰。
原因得從華山之巔的“華山論劍”說起?!渡涞裼⑿蹅鳌分?,王重陽、黃藥師、洪七公、段智興、歐陽鋒五位當(dāng)世高手約在華山比試武功,武功最高者可得《九陰真經(jīng)》。那是在寒冬歲盡時,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五人口中談?wù)?,手上比武,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終于拜服王重陽,因此王重陽是為中神通。江湖中也約定華山論劍以25年為期。
25年后,第二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早已仙逝,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齊至華山,加上郭靖、黃蓉、老頑童周伯通,又是一次當(dāng)世高手的大聚會。只是這一次,再也決不出誰是武功天下第一,反倒是歐陽鋒大瘋而去,令人唏噓。
到得《神雕俠侶》第三次華山論劍時,眾人已無需再斗,南帝段智興早已剃度,成了南僧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去世多年,徒弟郭靖接下“北”的名號,是為北俠;東邪風(fēng)采依舊,仍是桃花島主黃藥師;西毒歐陽鋒也早已歸天,由義子楊過承其號,為西狂。武功天下第一的中神通當(dāng)然留給了愛武成癡的老頑童周伯通。三次華山論劍,已成武林傳說。
到《倚天屠龍記》時,華山中出現(xiàn)了華山派,與少林、武當(dāng)?shù)炔⒎Q為中原六大門派,在上光明頂圍剿明教的行動中充當(dāng)了發(fā)起者和軍師的角色。但華山派的鼎盛時期要到《笑傲江湖》,華山弟子令狐沖徘徊山谷尋到了風(fēng)清揚,習(xí)得驚世劍法獨孤九劍。
風(fēng)清揚,這位隱居思過崖的華山派絕頂高手,劍術(shù)神通,清逸飄揚,一劍中藏有360種變化,真真是獨孤九劍一出,誰與爭鋒!也唯有華山之奇險,才能讓風(fēng)清揚參透劍宗奧妙,于至簡中有至繁,又化至繁為至簡,讓劍法有如行云流水。令狐沖的灑脫,或許也與練這套劍法有莫大關(guān)系。
這里不得不提到金庸先生本人。以小說而影響地理的人屈指可數(shù),金庸是其中一位。在華山之巔,立著一塊石碑,是金庸題寫的“華山論劍”。今天,人們游覽華山時,往往都會與這塊石碑合影,遙想群俠論劍山巔的快意。但金庸在寫下這些人物故事時,甚至在題寫這塊碑文時,其實都沒有到過華山。直到2003年10月8日,當(dāng)時已79歲高齡的金庸先生登頂華山,在“華山論劍”石碑前拍照留念。
中原武林大派,離華山最近的是少林派。從陜西向東南方向走,不日便可到河南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所在的山峰屬嵩山少室山,山勢頗陡,山道卻是一長列寬大的石階,規(guī)模宏偉。那是唐高宗李治為親往少林寺而開鑿的,共8里長。在歷史上,少林武僧成名于襄助其父李世民奪取天下。順著山道轉(zhuǎn)過一個彎,便能遙見黃墻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在金庸的世界里,這是天下第一名剎,寺中高手如云。但誰也想不到,震驚世人的是那掃地僧。當(dāng)蕭遠山父子與慕容博父子相爭不下時,一位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出現(xiàn)了。他先是一掌“擊斃”慕容博,之后一掌“擊斃”蕭遠山,實則是助二人去除沉疴。
這位常年在藏經(jīng)閣里掃地的老僧,武功出神入化,兼而精通佛法。他問死而復(fù)生的蕭遠山和慕容博:“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遍,心中可還有甚么放不下?倘若適才就此死了,還有甚么興復(fù)大燕、報復(fù)妻仇的念頭?”二人悟得佛法,一齊請求剃度皈依。而不久前還爭斗不休的一眾武林人士與少林僧人也都忍不住跪下來,聽掃地僧說佛法。說到精妙之處,不禁皆大歡喜,眾人的敬慕之心油然而生。
由《天龍八部》講述的北宋時期往下,少林弟子大師輩出,《倚天屠龍記》的元末有舍己渡人的空見大師,《書劍恩仇錄》的清代有以禪理服人的天虹禪師……
今天去少林寺已經(jīng)不再需要跋山涉水,可以乘坐高鐵或飛機到達鄭州,再驅(qū)車前往少林寺,不過70余公里。因此,金庸先生也得以兩度親上少林,與少林武僧交流《易筋經(jīng)》。
與少林齊名的名門正派,唯有武當(dāng)。從少室山繼續(xù)南下,到湖北后,很快就能到達位于十堰的武當(dāng)山。
南宋末年,郭襄帶張君寶離開少林寺后,張君寶決意發(fā)奮圖強、自立門戶。他不再跟隨郭襄,而是上到武當(dāng)山,找了一個巖穴,渴飲山泉,饑餐野果,孜孜不倦地修習(xí)《九陽真經(jīng)》。其后,他多讀道家經(jīng)典,于道家練氣之術(shù)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閑游,仰望浮云,俯視流水,突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豁然貫通,領(lǐng)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由此而成了一位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張君寶就是日后的張三豐。因為他獨創(chuàng)的內(nèi)功心法,武當(dāng)派自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人人敬重,與少林并稱為“北少林南武當(dāng)”。張三豐在百歲壽辰 時,還創(chuàng)出太極拳和太極劍傳于后世,武當(dāng)山更成為千百年來的道教圣地。
很多門派經(jīng)歷幾朝幾代后都會衰落,但武當(dāng)一派始終興旺。到清康熙年間,天地會眾人想誅滅吳三桂,認(rèn)為這當(dāng)真是件難事,需要請武當(dāng)、少林幫忙,說“少林、武當(dāng)兩派人多勢眾,武功又高,那是一定要聯(lián)絡(luò)的”。可見江湖地位猶在。到了乾隆年間,《書劍恩仇錄》里最強勁的反派、紅花會一幫人怎么也打不死、最后只能借群狼咬死的張召重,是武當(dāng)派的叛徒。
出得武當(dāng)山,沿長江逆流而上,便可到四川境內(nèi),那里有武林中獨樹一幟的女性門派峨眉。
峨眉派的創(chuàng)派祖師是郭襄。自第三次華山論劍后,她一人一馬行遍中原各處,只為尋找楊過和小龍女,但終未再見。到40歲時,她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在峨眉山修行,創(chuàng)立了峨眉一派。
一晃數(shù)十年,到《倚天屠龍記》時,峨眉派掌門已傳給滅絕師太。滅絕師太又傳位于周芷若,并道出了峨眉山上女性地位的崇高:“本派自創(chuàng)派祖師郭祖師以來,掌門之位慣例由女子擔(dān)任?!边@大約也是峨眉作為女性門派的鼎盛時期,滅絕師太本是當(dāng)世絕頂高手之一,又精心經(jīng)營峨嵋派,所收徒弟均是女子,是以到達頂峰。
但自她以后,峨眉派很可能就不再強調(diào)女性的地位了。所以,在《笑傲江湖》中,圍追日月神教光明左使向問天的人中就有峨眉派4名道人。這四人持劍上前,要除妖滅魔。
此時,峨眉派不僅摒除了男女之見,且有“潔身自好、不理江湖閑事”的好名聲。因此,令狐沖相救向問天時并不想傷了這幾名道士。
從四川登船,沿長江而下,可到達金庸的故鄉(xiāng)江南。幾處極富江南意象和美感的地點,承載了金庸筆下的重頭情節(jié)和重量級人物。首得盛名的就是桃花島。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東邪黃藥師就在這島上。東邪之名,以“邪”字稱霸天下,既有不受禮法約束之性格,也有精通五行八卦、奇門遁法之絕學(xué)。因此,桃花島上盡是機關(guān)和迷陣,初上島的人一不小心就會命喪其中。
郭靖第一次和黃蓉登島,黃蓉一高興飛奔進了花叢。郭靖只見她東一轉(zhuǎn)西一晃,霎時不見了影蹤,自己一追就立時迷失了方向,東南西北都有小徑,不知走向哪一處好。他走了一陣,似覺又回到了原地,只好等黃蓉來接。
大概也只有這樣機巧的海島,才能養(yǎng)育出黃蓉的才情無雙、智謀無敵。而這一切,都出自島主黃藥師之手。他不在江湖行走時,江湖也有他的傳說。他重新出島時,人人聞風(fēng)喪膽。梅超風(fēng)一只手便可把人頭變成骷髏骨,但只聽黃蓉一句“我爹爹隨后就來”,立時就嚇得跪倒在地。等到在太湖歸云莊中被師父拍入三根銀針,她只恨不得立刻死去,免受痛楚。不過,黃藥師又承諾她,只要在一年內(nèi)找到丟失的《九陰真經(jīng)》和其他兩位師弟,再自廢九陰白骨爪的陰毒功夫,便可饒她性命,殺人不眨眼的梅超風(fēng)趕緊磕頭謝恩??梢婞S藥師性格之古怪,實在是難以猜測。
但黃藥師才華橫溢,于天文、地理、聲樂、建筑等均有極高造詣,再加上對妻子用情專一,對女兒無比寵愛又精心培養(yǎng),對國家大義不邪反正,這些都使他具有強烈的性格魅力。
如今,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qū)的桃花島當(dāng)然沒有重重機關(guān),反而是建起了一座射雕影視城,金庸先生還曾專程前往游覽。
從桃花島歸來,可往蘇州游湖。在蘇州城西15公里的太湖之上,有鮮卑貴族慕容氏余脈的隱居之處——燕子塢。慕容復(fù)在這淡雅清秀的燕子塢中,延續(xù)著帝王夢。
要去燕子塢,唯有水路可走。于太湖中蕩一葉浮舟,放眼望去滿湖荷葉、浮萍、蘆葦、茭白,隨時一陣風(fēng)來,變幻莫測,就算此刻記得清清楚楚,霎時間局面便全然不同。因此,還得阿朱、阿碧這對明慧的丫頭帶路,才能找到去燕子塢的路。
段譽去時,便是阿朱阿碧持槳蕩舟。段譽平臥船底,仰望天上繁星,聽著槳聲以及菱葉和船身相擦的沙沙輕聲,湖上清風(fēng),夾著淡淡的花香,心想就算一輩子這樣,那也好得很啊。到了琴韻小筑,阿朱和阿碧端出茯苓軟糕、翡翠甜餅、藕粉火腿餃等蘇州小食,每道都甚是別致。湖光山色、船娘嬌美、玉盤珍饈,無怪乎段譽想一輩子留在這里。
今日想尋燕子塢怕是不易,但蘇州美食與太湖美景交相輝映,卻是人人都可暢游一番的。
位于浙江杭州的六和塔。錢塘江在這塔下轉(zhuǎn)了一個大彎,然后直向東流。六和塔因此成為杭州一景。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游完蘇州,就該去杭州了。何況太湖之上,還遠遠可見錢塘江上的六和塔。錢塘江在這塔下轉(zhuǎn)了一個大彎,然后直向東流。六和塔因此成為杭州一景。
《倚天屠龍記》里,殷素素正是在六和塔下對張翠山芳心暗許?!稌鴦Χ鞒痄洝防?,六和塔卻是眾人命運的轉(zhuǎn)折點。
那日,紅花會群英在西湖擒獲乾隆,關(guān)在六和塔上。乾隆只聽得遠處似有波濤之聲,凝神靜聽,又聽得風(fēng)卷萬松,夾著清越悠長的銅鈴之聲。風(fēng)勢越來越大,一陣陣怒嘯而過,似覺所處之地有點搖晃。等松了綁,他走到窗邊,只見遠處帆影點點,大江便在足底,田畝小如棋局,原來身在高塔之頂。這寶塔作八角形,在大江之濱,就是六和塔。
在這塔中,陳家洛點破二人實為兄弟的身世之謎。乾隆也明白了自己的確是海寧陳家后人,是百分之百的漢人。二人因此約定一同驅(qū)逐滿清,恢復(fù)漢人江山。但最后,陳家洛錯信乾隆,導(dǎo)致香香公主自殺、紅花會群英遠走天山,這又是后話了。不過,六和塔上一席談其實是金庸暗藏的玄機。海寧是金庸的家鄉(xiāng),他出生于海寧望族?!稌鴦Χ鞒痄洝肥撬麑懽鞯牡谝徊课鋫b小說,其間借小說人物提到家鄉(xiāng),也算是老爺子的一點“私心”了。
段譽在中原是樂不思蜀了,但他的家鄉(xiāng)大理其實也是無數(shù)人向往的地方。
遠居云南的大理段氏,以“一陽指”自成一派,無論是段譽還是此后的一燈大師,武學(xué)修為都是登峰造極。大理皇室的情事也是一絕,段正淳風(fēng)流成性,百花叢中過;但百年后,南帝段智興卻因情出家,一燈大師之名天下知。
一燈大師向郭靖黃蓉講過大理段氏的歷史:“我大理國自神圣文武帝太祖開國,那一年是丁酉年,比之宋太祖趙匡胤趙皇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還早了二十三年。我神圣文武帝七傳而至秉義帝,他做了四年皇帝,出家為僧,把皇位傳給侄兒圣德帝。后來圣德帝、興宗孝德帝、保定帝、憲宗宣仁帝,我的父皇景宗正康帝,都是避位出家為僧。自太祖到我,十八代皇帝之中,倒有七人出家。”
“我段氏因緣乘會,以邊地小吏而竊居大位。每一代都自知度德量力,實不足以當(dāng)此大任,是以始終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稍有隕越。但為帝皇的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出則車馬,入則宮室,這不都是百姓的血汗么?是以每到晚年,不免心生懺悔,回首一生功罪,總是為民造福之事少,作孽之務(wù)眾,于是往往避位為僧了?!?/p>
元曲有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大理段氏身為帝王一族,卻能深諳此理,若論體恤百姓,幾代段王爺都值得稱頌。
海外的世界是如何,古時鮮有人知曉,但張翠山、殷素素夫婦是知道的。在位于北極圈附近的冰火島上,他們與謝遜共處,一晃就是十來年。
冰火島說來也是奇觀。因追逐屠龍刀,謝遜、張翠山、殷素素漂到了遠離中土的冰火島。人們很難界定冰火島可以與現(xiàn)實中哪座島嶼對應(yīng),只知道大約是在北冰洋中。這島是一個極大的火山島,島嶼西部都是尖石嶙峋的山峰,均是火山熔漿千萬年來堆積而成。島東是一片望不到盡頭的平野,乃火山灰逐年傾入海中而成。該處雖然地近北極,但因火山萬年不滅,島上氣候便和長白山、黑龍江一帶相似,高山處玄冰白雪,平野上卻極目青綠,蒼松翠柏,高大異常,更有諸般奇花異樹,皆為中土所無。
冰火島上的日子初時劍拔弩張,張翠山和殷素素總要提防著謝遜。但張翠山與殷素素卻感情日深。二人一個是名門子弟,一個是魔教妖女,若在中原行走是斷難結(jié)為夫妻的。但到了這遠離紛爭的冰火島,殷素素的本心被喚醒,自懷了無忌后日漸仁善,從前做閨女時一口氣殺幾十個人也毫不在意,這時便是殺一頭野獸也覺不忍。有一次張翠山捕了一頭母鹿,一頭小鹿直跟到熊洞中來,殷素素定要他將母鹿放了,寧可吃野果果腹。無忌出生后,殷素素相夫教子,一面教無忌識字,一面包攬了洗衣做飯的雜務(wù),實是難以想象天鷹教教主之女甘愿過著這樣簡樸原始的生活。
反過來想,為何人們向往世外桃源,大抵因為世外桃源里有更純粹的愛情與人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