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體育教學方法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各種活動方式的總稱。它既是一種體育教學技巧,也是一種教學藝術,這種教學藝術是體育教師淵博的知識的再現(xiàn),是體育教師勇于擔當、具有強烈事業(yè)心和高度責任感的再現(xiàn),也是體育教師嚴密的組織能力、高度的鼓動能力和號召力,以及教育感染力、風趣幽默的人格魅力的再現(xiàn),同時還要有能根據(jù)教育對象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步驟,巧妙、恰當?shù)匕洋w育基礎知識、技術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應變能力。而這一切均建立在體育教學中,最直接、最具體、最積極、最有效的體育教育教學方法上。因此,體育教育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是否恰當,直接關系著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關系到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和學生身心素質(zhì)發(fā)展的快慢。所以有“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者法”之說。
(1)課題的引出要新穎別致,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以設疑法引出新課題是體育教師常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即教師在開始上課時,給學生設下這樣的問題。如教師問:同學們,抬頭能不能看到藍天?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能。教師再問 :同學們,低頭能不能看到藍天?一時間,可能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有的在思考。這時給學生兩三分鐘的考慮、體驗時間,最后答案基本上是一致的“能”。教師再問:同學們,在同一平面內(nèi)是球狀物體滾動得快還是正方形物體滾動得快?當然是球狀物體。教師追問:為什么?大多數(shù)學生回答是不知道,只有少數(shù)學生會說:因為球狀物體重心不穩(wěn),所以滾動快。此時教師要抓住有利時機,及時給以贊揚和鼓勵:好, 回答得太精彩了,你是好樣的,你太棒了等。最后再問:蹲在墊子上低頭看天,誰能做?由此引出新課題——前滾翻。
(2)運用示范法給學生做示范。教師講前滾翻的動作要領并示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完整的動作概念。教師由蹲立開始,兩手撐地,重心前移至兩手上,同時提臀,低頭,屈臂,蹬地,順勢經(jīng)肩、背著地向前滾動,緊接著肩跟上體,手抱小腿成蹲立后站立。為使學生便于記憶和掌握,把前滾翻的動作要領總結(jié)成口訣:一蹬,二撐,三低頭,向前滾動身似球。這樣,學生既感興趣,掌握得又快,課堂學習氣氛變得濃厚,教學效果不言而喻,真可謂事半功倍。
(3)運用因材施教法進行教學。若對象是小學生,讓學生做一次幼兒時期已會的側(cè)滾翻,找到翻滾的感覺和自信;讓學生做前滾翻的輔助性練習,如仰臥團身前后滾動;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學生在斜坡上由高向低滾翻,以此來體會動作;在教師的幫助和保護下讓學生在墊子上完成前滾翻動作,即當滾翻至臀部著地時,順勢托背助其蹲立;讓學生獨立完成前滾翻動作;讓學生做三、五步的助跑前滾翻;為了增加學生練習的趣味性,讓學生跳過長繩后助跑做前滾翻;為了提高動作質(zhì)量,采用游戲競賽法,讓學生做前滾翻,迅速起立接教師的傳球(排球),看哪些學生能接住教師的傳球,并及時鼓勵;讓學生自拋排球前滾翻站立后自接,以此來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要想完成這一動作,學生必須經(jīng)過考慮拋球的高度和速度。
(4)展開自評與互評。教師讓學生自評,互評學習效果,然后總結(jié),對做得好的、質(zhì)量高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差生給予鼓勵和安慰,并幫其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力爭盡快進步。在這樣輕松、愉快、祥和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掌握了技術,愉悅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增強了體質(zhì),激發(fā)了興趣,培養(yǎng)了能力,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以跳遠為例,首先,讓每個學生試跳一次,估算出其最佳成績;其次,在沙坑中放一橫繩或一面紅旗作為目標,并從目標起量出每個學生的成績,以此確定每個學生的起跳點;第三,每個學生從各自的起跳點跳向目標,以每個學生達到目標的次數(shù)進行比賽或評價。這種方法有效的克服了跳遠教學或比賽中追求絕對遠度,將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排除在教學或比賽之外的做法,克服了差生的自卑心,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趣味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享受學習或比賽的樂趣和權利。
拔河比賽在體育教學中是司空見慣的游戲比賽活動,按常規(guī)在人數(shù)相等的條件下,雙方中只要一方將繩子拔過自己的一方就算取勝一局,通常都是三局二勝制??墒?,只要稍動腦筋略加改動,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具體做法如下:無論哪一方將繩子拔到自己這方時,就必須從自己的同伴中讓出一人,并迅速到對方排尾幫助對方來拔。這樣循環(huán)往復,趣味橫生,熱鬧非凡,效果特佳。
為了提高投籃命中率,在開始練習時,有條件的可以降低籃筐高度,讓學生進行練習,隨著學生熟練程度和技術的提高,逐步增加高度,直至標準高度;也可以設計一個比正?;@球筐大的籃球筐,這樣不僅可以讓練習者投起來更容易,而且讓練習者在獲得成功時,有勝利的體驗,同時也能激發(fā)他們的更大興趣,從心理上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再如三人制籃球賽,可以降低規(guī)則要求,如規(guī)定籃球水平最差的學生投進一球記3分,中等水平學生投進一球記2分,籃球水平最高的學生投進一球記1分。這樣激勵差生大膽投籃,同時,同伴也會給差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投籃機會和條件,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又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好的教學方法應該體現(xiàn)以下特點:(1)教學目標明確,具有目的性;(2)教法得當,適合學生生理、心理特征,具有科學性;(3)手段靈活,形式多樣,具有趣味性;(4)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有針對性;(5)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具有漸進性;(6)及時表揚和鼓勵,具有激勵性;(7)采用游戲競賽法,具有挑戰(zhàn)性;(8)培養(yǎng)學生勇敢進取精神和合作團隊意識,具有教育性;(9)挖掘?qū)W生潛能,開發(fā)學生智力,具有創(chuàng)造性;(10)面向全體學生,發(fā)展學生認識能力,身心素質(zhì)和成功體驗,具有全面性。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jù)本校客觀實際,如學生人數(shù),學生基礎,身心素質(zhì),場地、器材情況等,選擇使適用的教法;合理安排課的密度、強度;難易程度視學生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