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主義的決策分析方式和有限理性的決策分析方式是決策中較為常用的兩種分析方式。首先闡述兩種決策分析方式的概念;其次通過決策基礎、分析視角、決策價值取向三個層面比較二者的異同,并分析二者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關鍵詞:比較;科學主義;有限理性;決策
科學主義的決策分析方式和有限理性的決策分析方式是決策中較為常用的兩種分析方式。首先闡述兩種決策分析方式的概念;其次通過決策基礎、分析視角、決策價值取向三個層面比較二者的異同,并分析二者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1 概念辨析
1.1 科學主義的決策分析
科學主義的決策分析又可以被稱為完全理性的決策分析,無論是理性還是有限理性,其本質都在于運用人類的理性、知識來對世界進行解釋、分析。“‘科學方法,即根據可以獲得的證據來檢驗假說可否證實(證明為真)的方法,便被看成一種揭示沒有價值偏見的與客觀真實的手段?!盵1]科學主義認為一切分析都應當以經驗、觀察為依據和基礎??茖W主義的決策分析就是指決策者通過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列出所有解決方案,進而依據成本——收益分析或一定的判斷標準來對方案選出最優(yōu)方案。
1.2 有限理性的決策分析
科學并不是決策的唯一方式,人類的理性也有其限度。赫伯特·A·西蒙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切決策都是折中的問題。最終選擇方案,只不過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德爾最佳行動方案而已,不可能盡善盡美地實現各種目標。具體的決策環(huán)境會限制備選方案的內容和數量,從而設定了實現目的的最大可能程度?!盵2]因此,最終的決策只能是一個滿意的決策,而并非最優(yōu)的決策。因此,有限理性的決策分析就是決策者根據有限的信息,制定有限的方案,并在各利益集團的影響下,做出一個滿意的決策。
2 比較兩種決策分析方式
2.1 決策基礎
首先,決策需要信息和數據,兩種決策方式都是建立在人類的知識基礎之上,要求搜集與決策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但是,科學主義所要求的是充分的信息,在現實中不可能做到。有限理性則認為,決策者的人數是有限的;有限的決策者所具有的知識儲備量是有限的;有限的知識所得出的決策方案同樣有限。科學主義過于強調知識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信息是有限的;有限理性強調的是在有限的經驗、事實基礎上制定、選擇決策方案,更加符合實際。
其次,從認識論的角度看,科學主義信奉的是可知論,人的認識能力具有無限性;有限理性傾向于不可知論,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但兩種認識論可以統(tǒng)一,人類能夠認識世界,但是人類不能完全認識世界,正如哈耶克所言“我們自然知識的增長,不斷開拓著無知的新領域;而知識的增長使得我們創(chuàng)造的文明也日趨復雜,這也就為我們認知周圍的世界設置了新的障礙。人類知道的愈多,人們掌握的知識在全部知識中所占的比例就愈小。”[3]
再者,決策主體。在科學主義看來,決策主體毫無疑問就是擁有決策權的人。但是,并未考慮到現實中利益集團的存在和影響,利益集團會通過游說等方式來影響政府官員、議會議員,使決策者做出符合這些利益集團利益的決策。有限理性主義認為利益集團的參與和影響使得決策者不可能做出最優(yōu)決策,必須要協(xié)調、綜合各方的利益需求,才能做出最終決策。
2.2 分析視角
二者共同點在于都是從理性的視角來決策,理性就是人類運用自己的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包括“客觀”理性決策和“主觀”理性決策。
不同點在于,首先,科學主義是一種“靜態(tài)”分析視角,未考慮到現實狀況的復雜性,以簡化的思維看待問題,認為對于一個問題只要進行了理性的分析、決策,那么這一決策就必定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有限理性注意到了現實情況的復雜性,認為決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既受到各方利益集團的影響,也會考慮到實際問題的復雜性,逐漸調整決策,使之適應實際情況。
其次,科學主義與有限理性還存在理想與現實的區(qū)別??茖W主義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的復雜影響因素,而有限理性則從實際出發(fā),二者對決策的可行性有不同的理解。有限理性更多關注決策的實際可行性;科學主義更多關注決策的內容是否符合規(guī)范??茖W主義追求完美的理想,導致其可行性較低;而有限理性則蘊含著保守主義的傾向,過于追求決策的可行性。
2.3 決策價值取向
科學主義和有限理性在決策分析中所追求的價值的共同點在于二者都是要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這是決策的基本目標。但是它們的價值取向依然存在差異。
首先,最優(yōu)原則與滿意原則??茖W主義追求的是完美決策、最有決策,因為它想從根本上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正是這種價值取向,使得科學主義試圖找出所有解決方案,并按一定標準來最終決策。而有限理性則認識到自身能力的有限,在有限的信息基礎上,制定出有限的方案,并做出滿意的決策。
其次,價值中立與價值偏好??茖W主義信奉價值中立原則,將事實與價值二分,認為決策分析應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但價值中立不切實際,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必定會有自己的偏好。有限理性承認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制定出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決策。
最后,遠見與短視。在很多情況下,并不能以短期的效益來評價一個政策是否成功,因為有的決策雖然在短期成本投入巨大,且不會產生任何明顯收益,但是,它實現的可能是長遠利益??茖W主義的決策方式關注長遠利益;有限理性的決策方式首要關注決策的可行性,而且在各方利益集團的斗爭下,決策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個妥協(xié)的產物,并不能解決實質問題。
3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兩種決策方式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有限理性跟貼近實際,科學主義則是較為理想化??茖W主義的決策分析方式的合理性在于,第一,它的基本分析框架,即確定問題——提出方案——分析各個方案的利弊——價值排序——對策的優(yōu)先排序——最終決策的分析框架有重要意義,有限理性的分析方式也要遵循這一邏輯思路;第二,注重長遠利益;第三,追求完美決策有利于決策者進行創(chuàng)新。其局限性在于,第一,決策者的知識水平有限;第二,現實中存在各方利益集團的博弈;第三,追求最優(yōu)決策導致可行性較低。有限理性的決策分析方式的合理性在于,第一,根據決策者有限的知識和信息可以做出相對滿意的決策;第二,關注現實的復雜情況,注重各方利益集團的博弈;第三,追求滿意決策使得決策的可行性較高。其局限性則在于,第一,只關注到當前的利益,產生短視效應;第二,強調各方利益集團的利益平衡,造成保守和妥協(xié)。因此,在實際決策中,應當綜合考慮客觀條件,選擇合適的決策分析方式。
參考文獻
[1][英]安德魯·海伍德著.政治學核心概念[M]. 吳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1.
[2][美]赫伯特·A·西蒙著.管理行為[M].詹正茂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3:5.
[3][英]哈耶克著.自由憲章[M].楊玉生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49.
作者簡介
陳曦(1995-),男,白族,云南大理市人,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