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瑋
對于中國與美國當下陷入的貿易爭端,世耕弘成表示,從日本的經驗出發(f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的政策最終一定會提升中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在僵持近兩年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終于同意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提出的展開雙邊貿易談判的要求。此前,日本一直以說服美國重返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作為目標,避免與美國展開雙邊貿易談判。特朗普則希望通過一對一的談判迫使日本做出更大讓步。
今年9月,特朗普在紐約與安倍晉三舉行首腦會談后宣布,日本同意與美國就貿易協(xié)定展開雙邊談判。負責日本貿易談判的經濟產業(yè)大臣世耕弘成10月26日在接受《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日方對喜歡雙邊談判的特朗普展示了最大的誠意,同意就貨物貿易協(xié)定(TAG)進行談判。與自由貿易協(xié)定(FTA)不同,TAG談判將僅限貨物貿易,不包括投資和服務領域。
日美正式談判預計將于明年1月展開。談判期間,美國同意不對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產品征收額外關稅。
美國政府正在對進口汽車產品展開232調查。如果美方最后認定進口的汽車產品損害了美國國家安全,將對它們征收25%的關稅。世耕弘成表示,日本是美國的同盟國,認為日本出口的汽車給美國的安全保障帶來影響,“完全不可想象”“完全不成立”。
美國是日本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在特朗普耿耿于懷的美日貿易逆差中,汽車及零部件貿易逆差占兩國貿易逆差總額的四分之三。
對于中國與美國當下陷入的貿易爭端,世耕弘成表示,從日本的經驗出發(f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的政策最終一定會提升中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財經》:美國接連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加征關稅,中方也以征收報復性關稅作為回應。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是否對日本造成了影響?
世耕弘成:有為數眾多的日本企業(yè)在中國投資、開展業(yè)務,但它們原則上都是著眼于中國內需的市場,日本企業(yè)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比例是很小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中貿易摩擦對日本經濟沒有直接的影響。
但美中是全球GDP最大的兩個國家,如果雙方互相采取報復性措施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很大影響,我們存在這方面的擔心,有可能在我們預想不到的地方出現(xiàn)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我們會關注事態(tài)的進展,同時向美國和中國都做工作,希望它們冷靜、理性地應對。
《財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與美國也有過激烈的貿易摩擦,日本的經驗對中國有何借鑒?
世耕弘成:日本和美國的確有過非常激烈的貿易摩擦。對于美國向日本提出的具體的出口自我限制目標,我們認為是違反自由貿易規(guī)則的,所以堅決給予抵制。但與此同時,我們徹底地進行了國內改革,放松管制,加大了日本經濟的對外開放,尤其是以汽車行業(yè)為主。它們?yōu)榱藴p少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大幅增加了在美國的投資。
這樣的改革給日本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但今天來看,這樣的改革實際上為日本企業(yè)的國際化和加強競爭力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們知道現(xiàn)在中國正在為向海外開放市場做著巨大的努力,包括舉行國際進口博覽會。我們也知道中國國內制造業(yè)企業(yè)對此有一些意見,但從日本的經驗出發(fā),我們認為習主席所推動的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的政策最終一定會提升中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財經》:在美國對進口汽車產品發(fā)起的232調查中,如果最后的結果認定這些產品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影響,日本的汽車產品也將被征收額外關稅。你們打算如何應對?
世耕弘成:美國的232調查以所謂的對國家安全帶來影響的名義展開,日本是美國的同盟國,日本出口的汽車給美國的安全帶來影響,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我們認為這種想法是完全不成立的,我們向美國強烈表達了我們的意見。
日本對美國汽車相關的出口,包括整車和零部件,大概達到9萬億日元。如果對這些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將給日本汽車產業(yè)帶來致命的打擊。
2017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汽車174萬輛,日本企業(yè)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數量達到了370萬輛。在美國從事生產的日本汽車企業(yè)在美國國內采購零部件的比例達到70%。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汽車行業(yè)已經完全融入到美國經濟之中,為美國發(fā)展作出貢獻。
特朗普在執(zhí)政后,考慮到他推出的減稅政策,日本汽車行業(yè)正在研究繼續(xù)加大在美國汽車領域的投資力度。如果對日本輸美汽車加征關稅將會影響日本企業(yè)的經營情況,最終讓日本企業(yè)沒有能力在美國進一步擴大投資。這對美國經濟實際上是沒有好處的。
《財經》:這將體現(xiàn)在你們與美國展開的雙邊貿易談判中嗎?這是不是你們同意與美國展開雙邊談判,而不再堅持要求美國回到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的原因?
世耕弘成:我們現(xiàn)在也仍然希望美國回到TPP,而且我們認為這也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但特朗普非常喜歡進行雙邊談判,我們對他的這種要求也展示了最大的誠意,所以答應美國就貨物貿易協(xié)定進行談判。
貨物貿易協(xié)定談判也是要本著自由貿易的原則,必須遵守自由貿易的精神。雙方首腦已經達成共識,在談判過程中不會對日本輸美的汽車產品加征關稅。
《財經》: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成員希望在年底實質性結束談判。你在剛剛結束的新加坡部長級會議后表示談判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在這一階段還有哪些問題要解決?
世耕弘成:RCEP談判已經進入最后關頭。11月將在新加坡舉行RCEP相關首腦會議,我們希望在此之前達成實質性的談判內容。日本和中國是RCEP成員中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所以日中兩國展開合作,共同發(fā)揮領導作用,最終讓RCEP成形落地,這是符合雙方利益的。我在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的會談之中也就此達成了一致(編者注:RCEP是由東盟十國發(fā)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tǒng)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xié)定)。
《財經》:“安倍經濟學”實施近六年來給日本經濟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么?在這一背景下,中日之間可以如何加強經濟合作?
世耕弘成:“安倍經濟學”的終極目標是讓日本經濟擺脫長達20年通縮的狀況。在實施“安倍經濟學”之后的六年時間里,日本的名義GDP增長了10%,換算成金額是增長60萬億日元。企業(yè)的經常利潤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高,就業(yè)人數增長了251萬,失業(yè)率創(chuàng)25年來新低,為2.4%。日本在過去20年里一直受通縮之苦,但通過“安倍經濟學”的實施已經不再是通縮狀態(tài)。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課題就是要讓“安倍經濟學”的成果能夠惠及所有日本人,讓他們的工資得到提升,同時讓企業(yè)更積極地進行投資,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huán),最終完全擺脫通縮的陰影。
這個背景對中日經濟關系的影響體現(xiàn)在企業(yè)的預期有了大幅改善,所以無論是進行投資還是在海外開展業(yè)務活動,它們都變得很積極,這會對中日的經濟合作帶來正面影響。
《財經》:第三方市場合作將是中日之間合作的新方向。中日在第三方市場展開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可能在泰國落地,為什么是泰國?
世耕弘成: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上一共簽署了52個合作協(xié)議,其中包括基礎設施、物流、金融和健康等,成果遠遠超出了我們當初啟動這一論壇的預期。
我們認為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項目有可能成為落實日中兩國企業(yè)第三方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原因在于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已經開始,而且有很多企業(yè)已經入駐,其中包括為數眾多的日本和中國企業(yè)。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對于中國和日本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
泰國政府對于這一項目持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為了讓泰國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他們?yōu)榇俗鞒隽朔浅娪辛Φ某兄Z。東部經濟走廊項目非常容易形成日本、中國和泰國三方都受益的關系。
《財經》:中日在第三方市場展開合作是否意味著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tài)度從謹慎轉為正式參與“一帶一路”合作?
世耕弘成:關于本次第三方市場合作和中國所倡議的“一帶一路”構想從根本上來說應該沒有直接的關系,但今后兩國政府或者民間企業(yè)在開展合作、落實具體項目的時候有可能出于偶然,這樣的項目具體落實在“一帶一路”倡議所涉及的國家之中。
我們還有一個期待,希望通過日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中國推進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相關項目,具體包括滿足開放性、透明性、經濟合理性和對象國的財政健康性這幾個原則。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能夠積累中國滿足國際標準、建設基礎設施的經驗,最終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