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英明
作為一名教師,陽小梅老師不僅關注教學成績,同時也加強了對師德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教學期間,她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并針對學生心理狀況給予其關心和幫助,主動與學生交朋友,對學生常見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所以,班級管理及教學效果都較為理想,而且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師生具有較高的配合度。教學期間,陽小梅老師用真情打動每位學生,并用真誠和愛心增強學生自信心。30年來,她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演繹著自己的人生,她不忘初心,有時把愛心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有時把愛心化為對學生的嚴厲。在她的課堂,學生沒有坐姿不正、沒有不思考、沒有遲到缺課,她真誠、寬容、坦誠,是學生心中尊敬的老師。
在開展教學工作期間,陽小梅老師采取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主動思考每個問題,仔細鉆研、兢兢業(yè)業(yè),犧牲休息時間為學生編寫復習資料,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輔導學生,對于她所任教的班級來講,各項教學成績出類拔萃。她每天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嚴格落實校內(nèi)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也取得了顯著效果。她非常注重年輕教師的發(fā)展與成長,不斷指導年輕教師,使其明確自身缺陷,從多個方面完善自我,進而不斷成長。她具有高尚的品德,主動要求去邊遠學校支教,曾經(jīng)在高平的大石學校支教兩年,給山區(qū)的孩子帶去了知識的海洋和歡樂的源泉。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在面對自身工作時,陽小梅老師從未因為自己資歷較深而對工作挑揀,從不輕視任何一項工作,服從領導分配,樂于擔當重任,與年輕教師溝通和探析教書育人的對策;此外,她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更換思路,通過新方法開展自身教學工作;她主動學習知識,促進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工作期間采取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不僅提高自我,同時在完成工作后不斷探究,對教材內(nèi)容深入分析和研究,總結和歸納每堂課的優(yōu)點和不足。教學期間,她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接受新的知識。
為了將每一堂課上好,陽小梅老師在課下認真準備每一項工作。課前,對教材仔細鉆研,逐步分析教材基本概念及思想,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逐一理解,明確教學難點及重點,靈活運用;對學生原本知識及技能掌握狀況進行了解,明確學生學習習慣、方法、興趣及需要等,考慮學生學習期間可能存在的困難,并探究采取何種方法預防,對教育方法進行變革,例如每節(jié)課課程內(nèi)容如何安排、備課期間如何對教材合理安排等;她主動參與評課和聽課,采取虛心態(tài)度向他人請教,吸取他人的優(yōu)點,并向具備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詢問教學方法;主動參與校內(nèi)與校外開展的教學研討活動,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陽小梅老師一直以來非常熱衷于公益活動,她多次參加社區(qū)勞動和志愿者活動,非常關注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總是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陽小梅老師組織的班級互助“一對一活動”、學雷鋒愛心捐款以及學校文娛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獲得師生好評。其中,陽小梅老師所帶班級中郭香同學因家庭貧困,可能會輟學,她了解情況后想方設法幫助郭香同學解決后顧之憂,使她順利地考上省重點中學。
教學工作是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重點和中心,同時也是對教師工作狀況檢驗的標準。長時間以來,陽小梅老師不僅注重新課程理念的應用和學習,同時不斷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學規(guī)律,合理應用學校內(nèi)部教學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采用多種新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她經(jīng)常參加各級各類的教研教改活動,先后在省、市、縣教學比賽獲一等獎,輔導學生獲國家級一等獎,被評為省先進個人。她指導學生課題獲省一等獎,負責主持的課題獲市一等獎課題,被評為“縣優(yōu)秀教師”“縣師德標兵”。
“奉獻青春終無悔,化作細雨潤春苗”,這是陽小梅老師的執(zhí)教信念和人生追求。她全身心投入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不追名逐利,甘守清貧。雖然講臺僅有三尺,但是她嘔心瀝血、創(chuàng)新進取、愛心從教,她真正做到了“立足三尺講臺,塑造無悔人生”,用她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教師,對每位學生進行感化,為教育事業(yè)奉獻自身力量和青春。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師,陽小梅老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踐行為師之道,敬業(yè)、奉獻,銘記“少年強則國強”。